正文

正緯(1)第四

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套裝共2冊) 作者:張燈 著


正緯(1)第四

夫神道闡幽,天命微顯。馬龍出而大《易》興,神龜見而《洪範》燿(2),故《繫辭》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斯之謂也(3)。但世敻文隱,好生矯誕,真雖存矣,僞亦憑焉(4)。

神道幽深,需要闡發(fā)纔能明白;天命微妙,有待述說方可顯現(xiàn)。馬龍呈圖而後有巨著《易經(jīng)》的問世,神龜獻書繼而又見《洪範》大法的閃耀,所以《繫辭》說“黃河出圖,洛水現(xiàn)書,聖人效法它”,講的便是這個意思。可是,遠世著述時長日久,文多隱秘,不單容易訛,更有僞託摻雜,於是,真的雖然得以保存,僞作卻也同時附著在裏面了。

【註釋】

(1)正:糾正,匡正。緯:緯書,包括圖讖(chèn)。緯書傳爲解釋經(jīng)書而生,始於西漢而盛熾於東漢,魏晉六朝時仍未衰竭。南朝宋時開始禁行,至隋煬帝搜繳焚毀後其風方止。因與圖讖結合,多荒誕迷信的內(nèi)容。劉勰對其有批評有取用,《序志》篇稱“酌乎緯”,“正”字實應有端正認識的含義。

(2)“夫神道”二句:《易·繫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表n註:“《易》無往不彰,無來不察,而微以之顯,幽以之闡?!鄙竦?,神妙莫測的造化自然。天命,天的旨意。句中的“闡幽”,實乃“幽闡”意,前句應謂神道幽深有待闡發(fā)?!●R龍、神龜:代指河圖、洛書。馬龍,形狀似馬的龍?!〈蟆兑住放d:相傳伏犧據(jù)河圖製成八卦,周文王爲八卦作卦辭爻辭而有《周易》?! 逗楣牎窢d:洪範指大法;燿,見《原道》註(25),唐寫本正作“耀”,指閃現(xiàn)光彩。相傳夏禹據(jù)洛書的九條治天下,周代箕子作《洪範》闡解此九種大法,亦原自洛書。

(3)這裏的引文是《易·繫辭上》的原文。則:效法?!∷梗捍?。

(4)敻(xiòng):久遠?!〕C誕:唐寫本作“矯託”。矯,假託,詐稱。誕,虛妄,荒誕?!{:依憑,依附。

夫六經(jīng)彪炳,而緯候稠疊;《孝》《論》昭晳,而鉤讖葳蕤(5)。按經(jīng)驗緯,其僞有四:蓋緯之成經(jīng),其猶織綜,絲麻不雜,布帛乃成;今經(jīng)正緯奇,倍擿千里,其僞一矣(6)。經(jīng)顯,聖訓也;緯隱,神教也。聖訓宜廣,神教宜約,而今緯多於經(jīng),神理更繁,其僞二矣(7)。有命自天,迺稱符讖;而八十一篇皆託於孔子,則是堯造綠圖、昌制丹書,其僞三矣(8)。商周以前,圖籙頻見;春秋之末,羣經(jīng)方備。先緯後經(jīng),體乖織綜,其僞四矣(9)。僞既倍摘,則義異自明,經(jīng)足訓矣,緯何豫焉(10)?

先聖的“六經(jīng)”光彩閃耀,後人的緯候則重疊繁複;《孝經(jīng)》、《論語》等著明白清晰,與之相配的鉤讖卻又瑣屑紛亂。所以,若按經(jīng)典檢驗緯書,其虛假反常的依據(jù)有四:緯書配經(jīng),猶如紡織,縱橫有序,絲麻不混,然後纔能織就不同質(zhì)料的布帛;可現(xiàn)在的狀況卻是經(jīng)正緯邪,背逆千里,緯書反常,這是第一點。經(jīng)書義理顯豁,那是先聖的訓導;緯書意思晦隱,這又是幽冥的暗示。照理說,聖訓應當廣博,神教則該簡約,然而現(xiàn)存的緯書卻多於經(jīng)書,說理也顯得更爲繁雜,緯書虛假,這是第二點。天命來自於上蒼,人們纔稱之爲符讖,可是八十一篇一概歸結爲孔子所作,就連唐堯創(chuàng)造的綠圖、文王製作的丹書也都不屬例外,緯書妄謬,這是第三點。商周以前,圖讖已頻頻出現(xiàn);春秋末期,經(jīng)書始一一完備。緯書先出,羣經(jīng)繼後,根本違背經(jīng)先緯後的紡織程序,緯書僞託,這更是第四點明證了。僞作既然與經(jīng)書背向而行,內(nèi)容的歧異也就不辨自明,其實,經(jīng)典足堪教導後世,又何須由緯書來參預其間呢?

【註釋】

(5)六經(jīng):儒家六經(jīng),見《原道》註(18)。去《樂》稱“五經(jīng)”,加《孝經(jīng)》又稱“七經(jīng)”?!【暫颍杭淳晻?,講述瑞應占卜方面的書冊。其中有以“候”字命名的,如《尚書中候》,故稱“緯候”。候,占驗。緯書是古書中的一類,對應經(jīng)書,有《易緯》、《書緯》等,漢人僞託謂係孔子所作。其書闡述儒家經(jīng)義,附會人事吉兇禍福,預言治亂興衰,多有怪誕迷信之說。隋煬帝曾下令搜焚讖緯,今僅存輯佚,其中也記錄了一些神話、傳說,並天文、曆法、地理等的知識。稠疊:繁多而重疊?! 缎ⅰ贰墩摗罚褐浮缎⒔?jīng)》、《論語》。昭晳:明白清楚?!°^讖:讖,驗的意思,原指預言未來吉兇得失的圖記文字,這裏指鉤書和讖書。如關於《孝經(jīng)》的緯書,有《鉤命訣》等九種;解釋《論語》的讖書,有《比考讖》等八種。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貌,這裏狀讖緯的紛亂。

(6)緯之成經(jīng):成,指相配相成。有的校註家以爲“成”是“於”字之?!】椌C:即指織機。綜,織機上控制經(jīng)綫上下開合形成梭口的裝置?!【暺妫号c“經(jīng)正”相反,指緯書邪異?!”稊`(zhāi):倍同“背”;擿通“摘”,指牴牾。下文“倍摘”同此。

(7)神教:神秘的教導和啓示?!∩窭恚荷窠淌稣f的道理。這裏的“神教”、“神理”指讖緯而言,與以上各篇提到的“神道”、“神理”專指天道,表意應有些區(qū)別。兩個“聖訓”,唐寫本作“世訓”。

(8)有命自天:《詩經(jīng)·大雅·大明》:“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薄》彛合槿鸬尼珧?。符,祥瑞?!“耸黄杂氺犊鬃樱骸端鍟そ?jīng)籍志》:“其書出于前漢,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云自黃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別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聖之所增演,以廣其意。又有《七經(jīng)緯》三十六篇,並云孔子所作,幷前合爲八十一篇?!薄蛟炀G圖:據(jù)《尚書中候·握河紀》,說堯修壇河、洛,龍馬銜甲而出,是“赤文綠地”的河圖(按,有的古書所載與此有些出入)?!〔频骸渡袝泻颉の覒菲d,周文王曾獲赤雀銜來的丹書,上云:“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也。”劉勰認爲,符命、圖讖都應由上天降賜而不可人爲造作,故緯書假託孔子所作仍也不可信。

(9)圖籙:又作“圖錄”,即圖讖,散見於緯書之中,如河圖、洛書等據(jù)傳本就畫有圖案的形狀,故稱爲“圖”?!∠染曖峤?jīng):織事應先上經(jīng)綫,後上緯綫,這裏喻緯書反常?!」裕哼`背。

(10)足訓:足以爲訓。訓,典法,準則?!≡ィ和邦A”。唐寫本正作“預”。

原夫圖籙之見,迺昊天休命,事以瑞聖,義非配經(jīng)(11)。故河不出圖,夫子有歎,如或可造,無勞喟然(12)。昔康王河圖,陳於東序,故知前世符命,歷代寶傳,仲尼所撰,序錄而已(13)。於是伎數(shù)之士,附以詭術,或說陰陽,或序災異(14),若鳥鳴似語,蟲葉成字,篇條滋蔓,必假孔氏(15)。通儒討覈,謂起哀平,東序祕寶,朱紫亂矣(16)!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風化所靡,學者比肩(17)。沛獻集緯以通經(jīng),曹褒撰〔選〕讖以定禮,乖道謬典,亦已甚矣(18)。是以桓譚疾其虛僞,尹敏戲其深瑕〔浮假〕,張衡發(fā)其僻謬,荀悅明其詭誕(19)。四賢博練,論之精矣(20)

追溯圖符的相繼現(xiàn)世,本是上天的吉慶昭示,將祥瑞的徵兆賦予聖人,目的並不是要配合經(jīng)書。所以,黃河後來不再顯圖,孔子爲此深表感慨,如果圖籙可以妄加編造,夫子想也無需喟歎不已了吧!早先周康王珍藏河圖,專門陳列於東廂要地,可見古代遺留的符命,歷朝都視若大寶,世代傳承,而聖人孔子的編撰著述,也僅僅是忠實地予以敍錄,未敢有絲毫的增益修改??墒堑搅酸醽磉@幚方術之士手中,卻又加上種種詭異的言辭和手段,有的講解隂陽轉(zhuǎn)換,有的預言災禍變異,甚至還有諸如鳥鳴似語,蟲葉現(xiàn)字之類的說法,因而讖緯的篇章便不斷冗繁,條目也日趨蕪雜,並且又必定要假託孔子,意欲借以成立。博學的漢儒經(jīng)硏究考核,指出這種弊端起自哀、平年間,東廂秘藏的珍寶,至此已達朱紫混雜、真僞莫辨的程度了。待到東漢光武時世,帝王深信讖緯,影響所及,趨從日衆(zhòng),習者如雲(yún),比肩接踵。沛獻王曾收集緯書以解經(jīng),曹褒則又選取讖言而制禮,背棄正道,謬經(jīng)典,實在又是過分已甚的做法。因此,桓譚痛斥過它的虛僞,尹敏嘲弄了它的淺陋,張衡揭發(fā)過它的乖謬,荀悅證實了它的荒誕。四位先賢博學深思,對讖緯的論斷確實都是夠精闢的了。

【註釋】

(11)原:推根究源。圖籙:唐寫本作“綠圖”,句前無“原”字?!£唬╤ào)天:即指天。昊,狀博大貌。休命:美善的命令?!∈拢喝蝿釉~,作、從事,引申指賦予;有的譯作“事情”,恐未妥。該句其實是“以瑞事聖”的意思?!×x:本指意義、含義,此處可作“目的”解。

(12)“河不出圖”二句:孔子之世,未見有河圖、洛書等的出現(xiàn)?!墩撜Z·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喟(kuì):歎息。

(13)康王:周康王,成王之子,名釗。 東序:東廂?!渡袝ゎ櫭氛f康王將河圖等珍藏於東序?!》汗糯J爲帝王受命前出現(xiàn)的某種吉祥是天降瑞應,故稱“符命”。 歷代寶傳:《尚書·顧命》孔傳:“皆歷代傳寶之。” 序錄而已:謂忠實地予以敍錄,不敢有絲毫的增添改動。

(14)伎數(shù)之士:古稱醫(yī)、卜、占候等人爲方技或術數(shù)之士。伎即“技”,數(shù)指“術”?!「剑杭?,增益?!夺釢h書·桓譚傳》:“今諸巧慧小才伎數(shù)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痹幮g:詭異的方術和說辭。 隂陽:古代解釋萬物化生的說法,天地、日月、晝夜、男女等皆以隂陽說闡釋之。

(15)鳥鳴似語:《左傳·襄公三十年》載鳥鳴“譆譆”,預示將有災變,後宋都果然發(fā)生大火,宋恭公孀妻伯姬也被燒死。 蟲葉成字:《漢書·五行志》載,昭帝時上林苑蟲噬柳樹葉,顯“公孫病己立”數(shù)字?!肮敝笣h昭帝之兄、死於“巫蠱之亂”的衛(wèi)太子,“孫”指漢宣帝,宣帝劉詢本名病己。這些說法雖荒誕不經(jīng),但古時方士確實又是這樣推演吉兇禍福的?!〖伲禾茖懕咀鳌搬纭?。

(16)通儒:《後漢書·杜林傳》:“博洽多聞,時稱通儒?!奔床┩ㄖ?,指下文提到的桓譚、尹敏、張衡、荀悅四賢。覈:同“核”。 謂起哀平:唐寫本作“謂僞起哀平”。有無“僞”字表意實相同,指緯學泛濫成災的現(xiàn)象起自於哀帝、平帝年間。至於讖緯的起源,則又可追溯上達秦朝?!〉z:今通行作“秘”。 朱紫:正色與雜色相混淆。古以青、黃、赤(即此處說的“朱”)、白、黑爲正色,紫則屬雜色?!墩撜Z·陽貨》:“惡紫之奪朱也?!边@裏喻經(jīng)書被緯書所攪亂。

(17)至於:唐寫本無“於”字。光武:光武帝劉秀,東漢第一任帝王?!『V信:堅信,深信?!★L化:風俗,教化,這裏指影響。靡:倒,謂影響之大?!”燃纾簛K肩,形容人數(shù)衆(zhòng)多。

(18)沛獻:沛獻王劉輔,光武帝二子,封沛王,諡(shì)號“獻”。輔“好經(jīng)書,善說《京氏易》、《孝經(jīng)》、《論語》傳及圖讖,作《五經(jīng)論》,時號之曰《沛王通論》”(《後漢書·沛獻王輔傳》)?!〔馨鹤质逋ǎ瑬|漢人?!夺釢h書·曹褒傳》載,漢章帝命褒定禮制,褒雜用五經(jīng)和讖記中的說法,作冠、婚、吉、兇禮制一百五十篇。撰:據(jù)唐寫本校作“選”。二字古相通?!」缘乐嚨洌褐^乖於聖人之道,謬於儒家經(jīng)典。

(19)桓譚:字君山,東漢學者,著有《新論》。他積極反對當時的讖緯迷信,幾爲光武帝所殺?!∫簦鹤钟准荆瑬|漢學者。光武強令尹敏校正圖讖,他在讖書缺漏處添上“君無口,爲漢輔”六字。君無口即“尹”字,所以稱“戲”。尹敏或借此證實讖記的虛妄無稽。深瑕:據(jù)唐寫本校作“浮假”?!埡猓鹤制阶?,東漢科學家、文學家,詩文有《張河間集》。僻謬:邪僻乖謬。張衡曾上書順帝,列陳讖緯中的矛盾訛錯,奏請禁絶?!≤鲪偅鹤种僭?,東漢學者,著有《申鑒》、《漢紀》?!渡觇b·俗嫌》篇揭示過緯書僞託孔子的虛假。詭誕:唐寫本作“詭託”。

(20)博練:博通,練達。

若乃羲農(nóng)軒皥之源,山瀆鍾律之要,白魚赤烏之符,黃金〔銀〕紫玉之瑞(21),事豐奇?zhèn)?,辭富膏腴,無益經(jīng)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後來辭人,採摭英華(22)。平子恐其迷學,奏令禁絶;仲豫惜其雜真,未許煨燔。前代配經(jīng),故詳論焉(23)。

至於說到緯書的衆(zhòng)多記載,諸如三皇少皥最早的傳說,山河音律蘊含的徵兆,白魚赤烏展示的符驗,黃銀紫玉呈現(xiàn)的祥瑞,事跡都豐茂神奇,辭章也富麗華美,它們無益於經(jīng)典的學習,卻又有助於文章的寫作。因此,後世辭人採擷拾取,吸收精華(,未必就是壞事)。張衡因擔心緯書的弊病會迷後學,曾奏請?zhí)熳酉铝罱^;荀悅則惋惜緯書或又夾雜真義,於是不贊成付炬焚毀。因爲前代是以緯書來配合經(jīng)書的,所以這裏有詳加論述的必要。

【註釋】

(21)羲農(nóng)軒皥:伏犧、神農(nóng)、黃帝、少皥。相傳伏犧始畫八卦,神農(nóng)演八卦爲六十四卦。黃帝號軒轅氏,《尚書中候·握河紀》說“赤文綠字,以授軒轅”。少皥傳爲黃帝子,名摯,《左傳·昭公十七年》說他登位時“鳳鳥適至”。源:源頭,指上列傳說?!∩綖^(dú):指山川。古人以爲山川有靈。瀆,大河,通海的河。鍾律:指音樂。古人認爲音樂也給人以徵兆。這裏實指關於地理、音律方面的緯書,如《遁甲開山圖》、《河圖括地象》,《鍾律災應》、《鍾律消息》等。要:本指綱領、要點,此處指提供的啓示和徵兆?!“佐~赤烏:《史記·周本紀》說,周武王渡河至中流,有白魚躍入舟中。又說,有火降自天,至武王屋頂化爲赤烏?!↑S金紫玉:唐寫本“金”作“銀”,是?!抖Y》緯《斗威儀》:“君乘金而王,其政象平,黃銀見,紫玉見於深山。”黃銀、紫玉,都是銀和玉中的一種。

(22)膏腴:膏,油脂;腴,肥肉。膏腴多形容土地肥沃,這裏狀“辭富”二字。 採:唐寫本作“捃(jùn)”,與“採”同義。摭(zhí):拾取。

(23)平子:張衡字?!≈僭ィ很鲪傋?。 煨燔(wēi fán):焚燒。

贊曰:榮河溫洛,是孕圖緯。神寶藏用,理隱文貴(24)。世歷二漢,朱紫騰沸。芟夷譎詭,糅〔採〕其雕蔚(25)。

總之,黃河祥雲(yún)閃光,洛水應德升溫,從此便孕育了圖讖緯冊。神寶存藏意義重大,理義隱深文采可貴。然而世經(jīng)兩漢讖緯紛亂,簡直到了以紫代朱的程度。刪棄其詭譎的內(nèi)容,吸取其豐美的文辭吧!

【註釋】

(24)榮河溫洛:謂黃河閃光,洛水升溫。《釋名·釋言語》:“榮,猶熒也,熒熒,照明皃也?!薄渡袝泻颉の蘸蛹o》說帝堯即政,“榮光出河,休氣四塞”。又《易》緯《乾鑿度》說帝王有盛德,“洛水先溫,九日乃寒”。據(jù)此,該句實應爲“河榮洛溫”的倒置,“榮”字似不宜訓譯爲“光榮”?!‰[:深隱。文貴:應上文“有助文章”,指文采頗爲可取。

(25)芟(shān)夷:芟,除草;夷,指平地。芟夷即言鏟平,引申指刪棄?!◆郏禾茖懕咀鳌皰瘛?,宜從改較顯順暢。雕蔚:雕指彩繪,蔚狀茂盛,此言文辭豐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