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PART 1 踏入羅布泊
1.武裝到牙齒的大伙伴
2.我們的“西游記”
3.你好,羅布泊
4.死亡之海的答案
5.與沙塵暴賽跑
6.九九八十一難
7.樓蘭古城的新發(fā)現(xiàn)
1.武裝到牙齒的大伙伴
“砰砰砰”槍聲連吼,子彈離膛呼嘯而出,劃過靜謐的北京晴空,鉆進靶子里,迸出碎屑。
這是京郊昌平區(qū)的一個射擊場。我領(lǐng)了一隊人來這里,不過不是來玩槍的,而是專門來聽槍聲。接下來幾個月,我們將與槍炮為伍。沒錯,這一次我們要去阿拉伯世界,去戰(zhàn)區(qū),槍與火隨處可見的地方。
我們不是武裝團隊,并不配備武器。我和梁紅早年都受過專業(yè)的槍械訓練,而且也鉆過索馬里的槍林彈雨,但是我們此行的隊伍,都是“生兵蛋子”。戰(zhàn)區(qū)里真實的火藥味兒,遠比電影上的音效讓人恐慌、戰(zhàn)栗。
所以我組織了這么一次團建,其實是一堂心理建設(shè)課,讓大伙兒來射擊場聽聽那奪命呼嘯,先習慣習慣那突然破空而來的尖銳聲,不至于到時候真遭遇上了荷槍實彈的沖突而驚慌失措。
這幾年和梁紅一路走下來,闖索馬里、跑寒極、進鬼城、下火山,還有帆船穿越太平洋去南極,鬼門關(guān)口來回溜達了好幾回,朋友們都說我心大膽兒肥。其實并不然,我是個膽子特別小的人,我所做的這些事情,容不得犯錯,也不能有僥幸心理,一點兒忽略和意外,就可能讓人命喪旅途。
所以每次出行前,我的心完全是被憂懼占據(jù)著的,這種心態(tài)和處女座的特性,一起逼迫著我必須超冷靜地思考問題,全方位地考慮各種因素,預設(shè)各種困難,然后做好萬全準備,設(shè)定應急預案。我們無法規(guī)避危險,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前期的準備工作,盡量把危險降到最低。哪怕霉運真的來臨了,心里有底,遇事不急。
強大的團隊是我“西游”最堅強的后盾。
身赴險途,不能只憑愛和勇氣。
頭銜從“船長”變成“隊長”,不變的是我肩上、心頭,都扛著對大伙兒的責任。我把大伙兒帶出去,還得給毫發(fā)無損地捎回來。于我自己也是,妻子梁紅守候相伴,家有老母翹首以盼,我可沒有資格去做一個莽夫。
有人問,既然如此危險,那你們?yōu)槭裁催€要選擇做這些事呢?
此前我已經(jīng)說過關(guān)于改變的往事,而這種生活就是我改變的選擇,并且我樂在其中。當然,其中伴隨的壓力和恐懼,也是一種讓人欲罷不能的體驗。怎么說呢?無論是“侶行”還是挑戰(zhàn),都會讓人上癮。
這個團隊,并不只有人,還有幾個將一路為我們保駕護航的“大家伙”:“大白”和“小白”——兩輛奔馳越野車,還有一輛載物資的特制拖車。我有點兒想念曾伴隨了我們7個月,此刻停在馬爾維納斯港口吹海風的老伙計——“北京”號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給“白家兄弟”做改裝的時候,我可真是煞費了一番苦心。
“大白”“小白”是梅賽德斯-奔馳G500款,曾經(jīng)在30多個國家的軍隊服過役,簡歷上的這一筆,讓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它們。這款車也載過不少“牛人”,羅馬和東正兩位教皇在座駕上不謀而合都選擇了G系,俄羅斯前總統(tǒng)葉利欽也對這一款情有獨鐘。
這一次的行程實在是太過兇險,翻山越嶺過沙漠,蹚河爬塹穿戰(zhàn)火,都得靠它們倆。我必須得把哥倆武裝到牙齒。進可當坦克,退可做堡壘。
改裝“大白”和“小白”,讓它們成為我的“左膀右臂”。
定做的拖車,看似“拖油瓶”,其實它是我的“堡壘”。
提高底盤、加裝油箱、改換鈦合金越野前杠、增配防撞角、換裝防彈玻璃……還在車尾安裝了煙霧發(fā)生器,如果有人跟蹤,這招噴霧障眼法,可是遁形利器。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裝后,我又加上了六只維森高照度燈,增加聚光泡,完美!能達到360°無死角照明,在路上如果遇到山清水秀的地方,這車的燈光足夠支撐辦一臺我的個人演唱會。
另外一個大家伙,就是拖車了——裝載著我們此次三萬千米遠行的所有物資、設(shè)備,堪稱移動后勤供需處。底盤我挪用了退役軍用拖車的,然后再加鋼架。連接拖車和“小白”的地方,我采用了坦克的扭力軸,絕對大制作,硬通貨。
梁紅念叨著拖車需要收納的物品清單,就生活用品類:單人睡袋睡墊八套、大型帳篷四頂、折疊餐桌兩張、氣爐頭兩個、氣罐四個……食材、廚具、餐具、壓縮餅干、速食米飯、衛(wèi)生紙……正所謂一車在手,吃喝拉撒睡不愁。
此外,它還辟出了一間設(shè)備儲藏室:攝像機、各種鏡頭、航拍飛行器、三腳架、拍攝軌道、攝影燈、電池,若干組移動硬盤等,再配上打印機、電腦,我們幾乎把整個工作室塞進去了。防彈衣、防彈板、防沙帽、頭盔等安全設(shè)備,也占了一角。當然少不了車隊維修中心了,千斤頂、法蘭盤、各種規(guī)格的扳手、大力膠、充氣泵、抽油泵、發(fā)電機……門上還背了四個輪胎,齊活兒。
拖車的底部還藏著一個鈦合金包裹的大油箱,“白家兄弟”的應急口糧就藏在這兒了,可儲備900升燃油。
這一順溜捋下來,我都不由自主地想給它豎起大拇指。當然,如此“肚量”的拖車重量必然少不了,重達五噸,負責背它的“小白”得受累了。
2.我們的“西游記”
700多年前,歐洲的皇帝和貴族們,對遙遠的東方一無所知。有的人認為那里是蠻荒之地,有的人認為那里有兇禽猛獸。馬可·波羅用了17年的游歷,給歐洲人帶回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和梁紅做“十年之約”的計劃時,我們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地方,中東?!缎侣劼?lián)播》節(jié)目里、互聯(lián)網(wǎng)上、身邊的人嘴里、歷史課本上,我們常常都能聽到關(guān)于中東的故事;迪拜的繁華、巴格達的混亂。可是細想,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了解得又并不多。兩河文明、古巴比倫、海灣戰(zhàn)爭、“飛毛腿”,我們知道幾個詞語,卻又好像對阿拉伯世界一無所知。
似乎很熟悉,又無比陌生。
攻略都是淺嘗輒止,玩玩看看從來都不是我們想去了解世界的目的。《馬可·波羅行紀》和《大唐西域記》記錄的實在遙遠。鋪開地圖,我和梁紅敲定了一趟“西游記”的行程。
從北京出發(fā),過羅布泊,進入阿富汗,穿越中東16國,包括伊拉克和敘利亞戰(zhàn)區(qū),最后經(jīng)埃及,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結(jié)束。北非諜影,一趟艱苦的旅程,我們想要一個浪漫的終點。
這活兒我們夫妻倆干不了,必須得有幫手。這一次我沒有從身邊薅人,我想把機會給那些跟我們有著同樣興趣的人。他們必須渴望去見識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他們必須渴望跟我們一起去揭開阿拉伯世界的神秘面紗。
網(wǎng)絡招募隊友的事兒很快就敲定了。我和梁紅事先有了個心理預設(shè)。
性別:男的。沒有歧視,這事兒姑娘真做不來。大半年的顛沛流離、風餐露宿,而且還要途經(jīng)戰(zhàn)區(qū),一般女孩兒真扛不住。當然和大航海一樣,梁紅永遠是那個例外。沒有我的旅行,永遠只有我們的旅行。無侶,不行。
特殊技能,一定要有。畢竟這確實不是一趟普通的說走就走的觀光,團隊資源有限,每顆螺絲釘,都得擰得上,要能隨時發(fā)光發(fā)亮。
最重要的,就是熱情。對于這趟行程,對于我們將要去的地方的愛和勇氣。帶著長久以來的夢想、疑問,還有探究精神,打心底想去干這件事情,干成這件事情。
選拔過程中,最難的不是選上誰,而是放棄誰。
很欣慰的是,這件事兒讓我們知道,國內(nèi)有如此眾多的人,懷著跟我們一樣的夢想,想去走走中東,想去了解阿拉伯世界。雖然很多人困于工作和生活,無法留下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瀟灑地說走就走,但是他們通過網(wǎng)絡平臺,給我們送來了鼓勵與祝福。
毫無疑問,這是一份額外的動力。我們不是只身上路,而是帶著大伙兒的期盼和目光,一塊兒去探究這片黃沙熱土。
除了我和梁紅,最終坐在我家里的,還有六個人。他們是網(wǎng)絡招募最終的——他們自稱是幸運兒,我想說的是勇士的人。
一支穿云箭,五湖四海來相見。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之前互相并不認識,因為這次“西游”聚到一塊兒了。
球球依然在列,他是跟我一起開帆船去南極的成員之一。小伙子說,第二季的大航海是他的成人禮?;貋砗笏娃k理了退學手續(xù),他說在路上的感覺讓人欲罷不能,他還想跟著我們再走一趟。在路上,這就是他的大學。
葉爾夏特,一個胖嘟嘟的小伙子。從他的身形大伙兒完全看不出來,其實他跟我一樣,是個靈活矯健的胖子。他學過散打、自由搏擊,當過新聞記者,對國際戰(zhàn)爭局勢了如指掌,更棒的是,他英文說得超級順溜,還會說一些阿拉伯語。
王鵬,攝影師,隊里人管他叫師父,是這個年輕團隊里的老資歷。我和梁紅不在的場合,他就是那股凝聚力。
金星,90后。在隊里擔任無人機飛手,負責此行的航拍。他平時嘻嘻哈哈的,可到干活兒的時候,又總是一副酷酷的認真勁兒。
小權(quán),權(quán)煜棋。表面身份是攝影師,實際上是多功能師,還身負如下技能:電焊、機修、造船。我這個機械達人,這一路可以偷懶打打下手了。
方鵬,也是攝影師,兼任供需官,負責大伙兒的飲食起居和統(tǒng)籌。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當然這也代表著冷靜,是關(guān)鍵時候的定海神針,如果我不幸出了什么岔子,他能頂上來。
健豪,有點兒“壕”。家境好,留過學,對槍械特別感興趣,在隊伍里擔任安保警戒的職責。當然,正因為他對武器的興趣,讓我有點兒擔心——怕他在外面看到武器的時候會沖動,會興致勃勃地去跟人聊武器,而讓人認為我們是個準軍事化的團隊,這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
最終,我給健豪的名分是待定成員。先帶著走一段看看,再決定后面的行程捎不捎上他。
在嘉峪關(guān),我們?nèi)w成員拍了一張全家福。雄姿英發(fā),整裝待發(fā)。
3.你好,羅布泊
2015年4月21日,趕上了個風和日麗,我們出發(fā)了。
國內(nèi)路段,從北京正陽門出發(fā),經(jīng)河北省進入內(nèi)蒙古,過阿拉善旗和包頭,然后穿過甘肅省,進入新疆,抵達庫爾勒。
這一段公路暢通,順風順水,權(quán)且當自駕游了,順便鍛煉鍛煉隊伍,讓大伙兒進入狀態(tài)。一路上大的意外沒有,小磕碰不斷,都是車的問題,剛好讓團隊練練手。出門在外,我的信條就是必須協(xié)同作戰(zhàn),到了萬不得已,才能允許孤膽英雄的出現(xiàn)。
其實這一段,最讓我擔心的是梁紅?!按蟀住薄靶“住眱奢v車,我開著“小白”帶著拖車,另外一輛還需要個人掌舵。最初小權(quán)自告奮勇,但是梁紅也舉手了。她的理由是,要跟我并肩作戰(zhàn)。以前我開坦克她只能坐著觀光,我開船她只能在艙里躺著,我上氣球她只能在直升機里。她說,這是我們夫妻兩人的計劃,除了陪伴,還要并肩作戰(zhàn)。
我對梁紅的車技很放心,但是路途太長,后期路況復雜,一個疲憊的哈欠,一瞬走神的恍惚,都可能出意外。梁紅反過來說服我:“你就把心收回肚子里去吧,毛主席早就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
出了北京城,開了3000千米的高速公路,藍天白云帶著和風,好山好水伺候著,人還是開得困乏。梁紅說:“也就是擱現(xiàn)在交通發(fā)達我才愿意到處跑,放古代我肯定不喜歡旅行,肯定也是一宅女。去哪都靠走,那會兒還沒車,玄奘他們太狠了?!?/p>
然而,柏油公路也到盡頭了。
在庫爾勒,我們?nèi)ヱR蘭基地辦理了進入羅布泊的許可證,然后抵達吐魯番。沒空去嘗葡萄、看姑娘了。迅速檢查車況,做最后一次物資補給,我們要進入越野路段了。
后面等著我們的,是羅布泊。
“亞洲大陸魔鬼三角洲”“死亡之?!薄_布泊的駭人名頭不用贅述了。提起這個地名,隨之跳入腦海的,就是“神秘失蹤”“離奇死亡”等關(guān)鍵詞。
在北京勾勒這次阿拉伯行紀的路線圖的時候,看著地圖上的“大耳朵”羅布泊,我就毫不猶豫地把這兒定作了第一站。梁紅在邊上問了一嘴:“你確定?”
我點頭,確定。地球上的幾個無人區(qū),包括羅布泊、可可西里、羌塘、百慕大等幾個地兒,都在我未來的計劃之內(nèi)。這一次,就先和羅布泊來一次偶遇吧。
梁紅說:“你可想清楚了,咱們帶著五噸重的拖車呢?!?/p>
我說:“嘿,沒挑戰(zhàn)性我還不去呢。羅布泊咱們必須過,咱們的隊伍,無論是人還是車,如果折在羅布泊了,后面的兩萬多千米壓根兒就不用走了。能過去,后面的雄關(guān)漫道,我心里就有底兒了。”
從鄯善縣進入戈壁,過龍城雅丹,經(jīng)樓蘭古城,穿羅布泊湖心,到若羌出來。我畫出來這么一條路線。
梁紅看出了門道,說:“別人進羅布泊都是走的由東向西路線,無人區(qū)少點,相對安全。你這條路是從北向南,幾乎是最長路線了,還覆蓋了所有的無人區(qū),危險系數(shù)也最高?!?/p>
我點頭,要做就做到極致。
為了應對羅布泊,在出發(fā)之前,我還把隊伍拉到河北天漠,模擬訓練了兩個禮拜。
我們要挑戰(zhàn)羅布泊,但絕不能只憑一腔熱血。做好各種準備,然后帶著敬畏,我們才能從容地去走近羅布泊,走進羅布泊。
我的心中有些小興奮,因為羅布泊就在眼前了。
看似很近的路,卻走了很久,很久……
4.死亡之海的答案
起起伏伏的土丘,胡亂散布著的雜草叢,一眼望不到頭的蒼黃。羅布泊,我們來了。后面的路,沒有救援,沒有補給。一切,都得靠我們自己。除了可預知的危險,還得奢望老天別贈一個壞天氣,更不要撞上那些傳說中的種種“未解之謎”。
看客總希望看見驚險刺激,而當事人只祈求平安第一。
進入戈壁,仿佛連天都陰暗了下來,平添了一股肅殺的味道,讓人的心情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我拍了拍巴掌,喊了兩嗓子:“這就是羅布泊了,大伙兒打起精神,咱們上門去一探個究竟?!?/p>
上車,開拔,出發(fā)。
戈壁的路確實不好走,顛簸不堪??梢哉f哪兒都是路,或者說根本沒有路,我們要蹚出一條自己的路。
需要全神貫注地駕車,因為路不平方向盤容易反打,在戈壁里開車確實對反應和身體的要求都很高。我更加擔心跟在身后的梁紅了,盡量開得穩(wěn)一點,讓她跟順一點。
這個想法很快被現(xiàn)實打破:進入沙地后,車跑起來后面就像是人工揚沙機,沙塵滾滾的,沒法跟,只能并行。
羅布泊很快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陷車了。
沙地不實,而且容易打滑。我后面拉著五噸重的拖車,沿途鑿出來深深的轍,終于還是陷住了?!靶“住崩宪囘M戈壁,怎么形容呢,就像是我背著個大胖子過沼澤地,不陷才奇怪。
“大白”拉“小白”,“小白”扯拖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給拉出來了。我示意絞盤、拖繩也別收了,這一路估計還要陷好多回。
在沙漠中最可怕的事情發(fā)生了——陷車。
露宿在戈壁灘,體驗“天為帳,地為席”別有一番滋味。
開出去大約200千米,天就完全黑了下來。黑暗中的羅布泊更加神秘莫測,我決定先停下來扎營,天明再走。
我們找了個平坦一點的地方,把車停好作為一堵防風墻,從拖車里卸下鍋碗瓢盆,安營扎寨,生火造飯。
夜間的戈壁非常冷,接近0℃,所有人都添上了衣服。寒風中,大燈下,一鍋煮面條,一鍋燉羊肉。這感覺就像是一個周末,拉上一幫朋友去郊外篝火,這次我們宿營到了羅布泊。
吃飽喝足,支帳篷、拉睡袋。睡前大伙兒還扯了會兒閑篇,毫無意外的,主題就是這片土地的傳奇往事。
小權(quán)先講了一個,那是1949年,一架從重慶飛往烏魯木齊的飛機,在鄯善縣上空失蹤。直到整整十年后,飛機遺骸才被發(fā)現(xiàn),機上人員全部死亡……
我講了科學家彭加木的事兒,1980年他在羅布泊科考失蹤,當時國家?guī)缀鮿佑昧穗y以想象的搜索力量來營救,然而35年過去了,依然沒有任何消息。他仿佛像一滴水一樣,在這里被蒸發(fā)掉了。
梁紅說了個最近的,20世紀90年代上海的探險家余純順孤身深入羅布泊探險,后來偏離預定路線15千米,干渴而死。尸體被發(fā)現(xiàn)時,他的頭朝向東邊的家鄉(xiāng)。
還有一些進來探寶的、尋礦的,最后都莫名死亡,有的甚至汽車完好,不缺食物不缺水,人卻離奇死亡。
到最后,雙魚玉佩、詛咒、仙湖的事兒,都聊起來了。寒風中,這些話語入耳,讓人不禁打了個寒戰(zhàn)。
這是一片白骨累累的土地,這也是一片沒有答案的土地。然而也正是因為它的神秘,才吸引著國內(nèi)外的許多人,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不斷地向這里發(fā)起挑戰(zhàn),索求答案。
“小權(quán),你今晚好好守夜啊,別打瞌睡?!便@入帳篷前,我不忘再叨叨一嘴。
5.與沙塵暴賽跑
梁紅早起,生火煮了一壺奶茶。
清晨的羅布泊,看著清爽了很多,空氣里一切都是新鮮的,沒有霧氣,天空透徹湛藍。雖然依然有風呼嘯,眼前仍是一望無際的荒涼。
滅掉火苗,裊裊白煙奔天而去,頗有“大漠孤煙直”的感覺。舊時候的那些邊塞詩人,不僅道出了戈壁的荒涼孤苦,其實也描盡了它的別樣之美。山水如畫是人間風景,黃沙茫茫的粗獷,也是人間一色。
接下來一段路相對好走一點,龜裂的地面反而踏實。但是很快讓人不踏實的消息來了,留在北京給我們做氣象預報的煙斗打來電話,發(fā)出了沙塵暴預警。
在我們的右后方和左前方有兩股沙暴,其中一個是20年不遇的大家伙。它倆明天交匯,而它們的“碰頭”點,就在我們前進的路上。
我們能做的,就是停下來等,等它們過去。說話間,風就大起來了,緊接著遮天蔽日的黃沙,從四面八方撲過來。我號召大家,趕緊趁著風暴到來前,下車加固行李和裝備。
待在車里等著,煙斗那邊始終沒有好消息傳來,而且沙暴的路線也隨著風力在變動。煙斗的建議,就是我們不要妄動,老老實實地原地待著,別往前躥了。
其實在我的理解里,在無人區(qū)里最恐怖的就是等待。本來不測風云就是未知的,躲著可能偏偏就趕上了,往前走兩步可能就繞開了。這樣無聲的等待,更增添了大伙兒心里的緊張感。就像許許多多沙漠里的故事,前方可能是沙暴,可能什么都沒有,也可能是綠洲。而待在原地,就只有沙漠。
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風暴,之前開帆船去南極的時候就遇到過不少回。滄海一孤舟的境地,我們屢屢逃生。我并不想感謝上天眷顧,更多的是我們團隊在危急時刻的堅韌和不放棄。
現(xiàn)在我們不在海里,踩在大地上,車能擋風,有食物有儲水,我們沒理由止步等著。我做了一個決定,不等了,迎風前進。
這個不測很快就又被趕上了,我們在一個斜坡上再次陷車。這回陷得有點兒深,折騰了半天拉不出來。煙斗的警報又過來了,如果還待在原地,再過半個小時,沙暴中心就跟我們遭遇上了。我們得趕緊把拖車拉出來,否則人都可能被吹走。
跟時間賽跑,梁紅駕著“大白”拉,其他人全員下車,推的推,拉的拉,填的填,車終于爬出了陷坑。說實話,那會兒我心里挺高興的,不僅僅是因為車拉出來擺脫困境了,而是我扎扎實實地感受到了隊伍在練級路上的進步。
每個人都能動起來,不急不躁,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伸手知道遞什么工具,皺個眉知道哪兒出故障了。互補互助,協(xié)同作戰(zhàn)。沒有人抱怨,沒有人泄氣。一把灰抹一把汗,埋頭就是干。
那段路我們也在跟沙塵暴賽跑,拖車不斷地陷住,我們緊急而按部就班地上絞盤、拖繩、牽引、拉拽,一次次地停下,前進,停下,前進。
和風暴賽跑,就是和生命賽跑。
萬徑人蹤滅的羅布泊天空竟然出現(xiàn)了一只飛鳥!
在不停地輾轉(zhuǎn)騰挪了四個小時之后,煙斗那兒終于傳來了好消息,我們終于錯開沙塵暴的路線了,它們往遠處走了。
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緊繃了大半天的神經(jīng)一下子都放松下來了,臉上掛滿了各種奇形怪狀的笑。我樂和一聲:“大伙兒辛苦了,晚上一人加一只雞腿兒。”
球球嘟噥:“不行,我得加倆?!?/p>
我下車去“大白”那兒看了看梁紅,她已經(jīng)累癱了,長長地伸了個懶腰,靠在座位上。我有些心疼,伸手擦了擦她額頭的汗,說:“多虧你了媳婦兒,要是沒你拉著,這羅布泊我真走不過去?!?/p>
梁紅疲憊的臉上擠出笑,把手伸出窗外,朝著大伙兒點了個大拇指:“小伙伴們都是好樣的,干得不錯?!?/p>
沙塵暴“老師”今天給大伙兒上的這一課特別扎實:真遇到事兒的時候,慌亂和埋怨,只會把人推向深淵。害怕無用,先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事后回想的時候,可以后怕,當然那也會更有味道吧。
莽夫和懦夫,沒法行萬里路。
6.九九八十一難
一夜整頓。越過沙塵暴和蓬松的沙地之后,羅布泊開始向我們展示它溫柔靜好的一面。
地面開始出現(xiàn)綠色的植被。耐寒的駱駝刺望著我們前行;遠處還有蘆葦迎風搖擺,向我們打著招呼;還有零星的紅毛柳,抓緊展示自己的嫵媚。
遠處偶爾還會閃過幾個黑點,那是佇立著的野驢,它們好奇地看著我們這些這片土地上難得一見的客人。
我借著個機會,在對講機里跟大伙兒補了一節(jié)地理課:“羅布泊可不是不毛之地,這兒生長著很多植物,除了課本上提到過的胡楊柳之外,還有檉柳、沙拐棗、肉蓯蓉等。動物除了咱們剛才看到的,還有難得一見的雙峰駝、雪豹和棕熊?!?/p>
這是進入羅布泊四天后難得的一段輕松愜意之旅。漸漸地,植被徹底消失了,我們進入了雅丹地貌區(qū)域。
雅丹還有一個通俗的名字,叫“魔鬼城”。這有點兒不太貼切,在我看來,茫?;哪?,林立的風蝕脊,它們不僅是站在風中,更是站在時光中,它們身上的道道凹痕,都記錄了一段段我們未曾有機會參與的歷史風云。
站在風蝕脊面前佇立靜思,似乎在與古人對話。開車穿梭其中,徜徉歷史變幻,感覺整個人都變得寬廣和浩瀚起來。
順利通過龍城雅丹,我們的前方,就是樓蘭。
此時隊伍接近一個臨界點,不是物資緊缺,不是裝備罷工,而是人乏了。
從進入羅布泊開始,睜眼閉眼,就是一色黃沙。路上大伙兒的精神又一直緊繃,吃不好睡不好就算了,一路還在顛簸搖晃。而且洗臉、刷牙這種之前生活里最基本的習慣,在這里都沒法做到。每天一身灰,卻又不能洗澡。時不時地來一次野外緊急搶修,還都是體力活兒。
我和梁紅經(jīng)歷過海上孤單而艱難的七個月,這些心理磨難我們是能經(jīng)受住的,但是這些小年輕們,他們之前甚至都沒有過野外生存的經(jīng)歷,這一回卻直奔拔高極限好幾倍的羅布泊而來,確實難為他們了。
我沒有做過多的激情煽動演說,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等我們成功地走出羅布泊之后,你們才能體會到現(xiàn)在這些挫折的快感。”
還好大伙兒的疲態(tài)只是體現(xiàn)在沉默不語上,行動上并不消極。
進入羅布泊五天后,我們終于見著人煙了,偶爾有其他車輛從我們視野里掠過。樓蘭科考成熟后,現(xiàn)代過硬的交通工具,再加上專業(yè)的向?qū)?,已?jīng)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近樓蘭了。
路再次變得難走起來,這里曾經(jīng)是羅布泊的湖底,干涸之后地面變得像曾經(jīng)水面的波浪一樣,崎嶇不平。
全程我們一直在左搖右晃,時而上下顛簸,有時候拖車甚至顛得騰空而起,再轟隆墜地。意外還是發(fā)生了,在路過一個坑地減速的時候,拖車沒剎住,沖斷了扭承軸,直挺挺地撞上了我的“小白”。
又是一番緊鑼密鼓的搶修,終于讓拖車和“小白”恢復了聯(lián)系,再次牽連上了。當然“小白”后背被撞擊留下的那個重重的“吻痕”,是清理不掉了。
進入黑山口后,路面又變了,遍地是斷面像刀片一樣的風凌石。我們開始減速,盡量走得慢一點兒,防止輪胎被刺穿。仿佛蹚水過河,千小心萬注意,還是濕了“鞋”,拖車的右前方輪胎,被風凌石給刺穿了。
這次爆胎可難倒了我們,因為輪轂被壓得變了形,想卸下輪胎換上備胎,可是拖車本身重量太沉,再加上地面下陷,氣泵、千斤頂都使上了,甚至用絞盤往外拉的招都使上了,可輪胎根本卸不下來。
這事兒麻煩了,一堆人忙活一圈之后,發(fā)現(xiàn)都是在做無用功。如果拖車折這兒了,相當于我們這趟的行程,這兒就是終點了。
蹲在路邊續(xù)了三根煙之后,我想了個歪招:輪轂變形拆不下來,咱們就轉(zhuǎn)動輪胎,讓拖車的重量把它重新給壓圓了,再卸。
這招奏效了,費了一番周章,終于裝上了備胎。
繼續(xù)上路,后面的路依然在如玄奘西行般,累積著九九八十一難。又陷了三次車,拖繩斷裂過一次,最嚴重的,拖車直接拉斷了“小白”的后保險杠。
無論如何,這些事兒都還在我們能夠擺平的范圍之類。無論發(fā)生什么,我們的車頭始終向著前方。
度盡劫波,羅布泊終于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我們和一群羅布泊野駱駝遭遇上了。這動物可是稀罕物,珍稀物種,數(shù)量比大熊貓還少,而且是陸地上唯一能以淡水為生的脊椎動物。當然更難得的是,因為它們嗅覺靈敏,能察覺幾千米以外的危險,所以人類很難靠近它。無數(shù)人曾專門來羅布泊尋找它們,都尋隱者不遇。甚至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有人第一次拍到它們。
這一群野駱駝三大兩小,遠遠見著我們后,撒開蹄子就跑。放以前到一個地兒,我們是不會去驚擾當?shù)氐摹熬用瘛钡模墒窍胍錾稀昂π摺钡囊榜橊?,真的靠緣分,一輩子可能就一回,我也不管不顧了,下令車隊撒歡地追上去,想要近距離接觸。
在戈壁上狂奔了幾千米之后,地形沒人家駱駝熟,越追越遠。終于我們放棄了,停車端起望遠鏡,遠遠看看它們遠去的屁股,留個偶遇的念想。
7.樓蘭古城的新發(fā)現(xiàn)
樓蘭近了。
出行第十天,進入羅布泊第六天,我們抵達了樓蘭工作站。
這不是我第一次來樓蘭,但是這一次意義不同。梁紅是頭一回來,我給她準備了一份禮物,樓蘭古城半日游,和歷史約個會,算是這趟艱苦的羅布泊之旅的一個小驚喜吧。
我們把拖車扔在了工作站,前往樓蘭古城遺址的一路,這“大家伙”過不去,只能暫時分開一陣兒了。找了一個向?qū)?,我們幾個人全部駕著“大白”“小白”,輕裝前往。
這段38千米的路,卻是整個羅布泊區(qū)域里最難走的一段??涌油萃荩狼鹣论?,力求穩(wěn)妥,我們騰挪蠕動般前行。
古城遺址并不壯觀,準確地說那里也只剩下一地枯黃。黃色的土坷垃,黃色的殘垣,黃色的胡楊軀干。
這些胡楊木,曾經(jīng)蓋起了樓蘭古國的一座座房子、城門樓子、祭塔、府衙、宮殿。傳說胡楊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滿地的胡楊遺骸,似乎就記錄著這個地方幾千年的故事。它們靜靜地或立或躺在荒漠里,它們的記憶里,就藏著曾經(jīng)的樓蘭王國往事,藏著千年風云變幻無際,藏著滄海桑田、綠洲變荒漠的徙轉(zhuǎn)變遷。
遺址并不大,我和梁紅在里面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希冀或許有一個不經(jīng)意的發(fā)現(xiàn),能和那個遙遠古國,有一次意外的邂逅。
梁紅在地上撿到一小塊金屬,我接過看了看,那是一枚古錢幣上殘留下來的屑角,應該是1300年前唐朝的商人留下的。他們或許是前往西域買馬,或許是絲綢之路上的淘金者。
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千年前腳下這片土地的繁華。
云母、陶罐碎片,還有動物的骨骼碎末……我們夫妻倆撿破爛般“掃蕩”著樓蘭古城遺址。當然,都是撿起來看看,然后放回原地。這里的一切都有著歷史的印記,我們只可以在其中輕快漫步,在腦海中形成穿越時空的畫面:一個繁華故國在浩牒歷史中傲然崛起;一座壯麗城郭于綠洲間威嚴矗立;一棟森嚴的府衙里官兵進出;一條人聲鼎沸的街道車水馬龍;一戶快樂人家在安詳?shù)爻燥垺?/p>
徜徉神游,我們只留下腳印,然后帶走記憶。你好樓蘭,再見樓蘭。
這里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千年前,無數(shù)來自漢地的商人在這里歇腳飲馬;玄奘法師也曾帶領(lǐng)著隊伍經(jīng)過這里,然后繼續(xù)往西域前行。風云際會,在不同的時空、相同的空間里,我們在這里與他們見面,然后沿著絲路足跡,繼續(xù)前行。
回到工作站接上拖車,我們繼續(xù)踏上迤邐征程。在羅布泊區(qū)域的探險,我們只剩下最后一段路了,穿越羅布泊湖心,就將再次回到生機人間。
湖心路段是一望無際的鹽殼,看著踏實,其實不定哪里就埋著雷:氣眼,就是假地表,下面可能是巨大的空洞,車如果不幸開上去就是天崩地陷,迅速被黃沙吞噬,一點兒營救的可能都沒有。
這一段路我心一直提在嗓子眼兒,緊緊地盯著前方,不敢有一點兒疏忽。梁紅也是,手掌著方向盤,額頭上全是汗。我們都是在探著走,見著低凹地段就繞,感覺路面蓬松就退,謹小慎微,蜿蜒前行。
經(jīng)歷了兩次陷車,天又黑了下來。走到這最后的路段,所有人的神經(jīng)都是既有緊繃著的緊張,也有臨近極限的困乏。行百里者半九十,我決定今天不扎營了,一鼓作氣,夜出羅布泊。
愛人在側(cè),山河遙遠。
曾經(jīng)的輝煌永遠塵封在黃沙之中。
在羅布泊湖心碑留下一張全家福,算是到此一游的證據(jù)。后面的路就相對踏實了,隊員們的神經(jīng)也終于能松弛一些,紛紛睡去。我和梁紅還不能睡,羅布泊的漫天黑幕下,靜謐無聲,兩輛車,兩道光柱,在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
我們仿佛是牽著手在走這一段路。路途艱辛,愛人在側(cè),山河遙遠,攜侶同行,那就沒有越不過的天塹,沒有邁不過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