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主梁武帝
【原文】
東坡書李后主去國之詞云:“最是蒼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币詾楹笾魇?dāng)慟哭于廟門之外,謝其民而后行,乃對宮娥聽樂,形于詞句。予觀梁武帝啟侯景之禍①,涂炭江左,以致覆亡,乃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fù)何恨?!逼洳恢锛海嗌跻?!竇嬰救灌夫,其夫人諫止之。嬰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绷何溆么搜远且病?/p>
【注釋】
①侯景之禍:指的是侯景之亂,南北朝時梁武帝太清二年八月,侯景與京城守將蕭正德勾結(jié),舉兵反叛。
【譯文】
蘇東坡在寫李后主的亡國之詞時說:“最是蒼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認為李后主在亡國之后,應(yīng)該到祖廟門外大哭一場,向民眾謝罪之后才能啟程前往東京開封,但是他卻在聽宮娥奏樂,還把這件事寫進了詩詞之中。我在史書上看到梁武帝引起的侯景之禍,讓江東地區(qū)變成了一片生靈涂炭,最后導(dǎo)致國家因此而滅亡,梁武帝自己卻說:“江山在我手上得到,又從我手上失去,也沒什么可讓人遺憾的?!彼蔡话炎约旱倪^錯當(dāng)回事了!竇嬰救了灌夫,他的夫人勸諫阻止了他,竇嬰說:“侯爵從我的手上得到,也從我手上丟失,沒什么可遺憾的?!绷何溆靡玫木褪沁@句話,但是意義卻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