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 楚子發(fā)母
深諳籠絡人心之道的楚子發(fā)母
楚國的將領(lǐng)子發(fā)進攻秦國,沒糧食了,趕緊回來請求楚王增加糧草,順便讓人探望一下自己的母親。楚人雖然是南蠻子,但中原的教化也早已滲透進去,百行孝為先。
子發(fā)的母親身為貴族婦女,心系國家,心系戰(zhàn)場,本著國家興亡貴婦有責的精神,問來人:“士兵們都還好嗎?”使者說:“士兵們還行,能分到豆粒吃?!崩蠇層謫枺骸澳菍④娺€好嗎?”使者心里話,老太太問的關(guān)鍵點在這兒呢,不過話說回來,誰沒個私心呢,上了戰(zhàn)場,沖鋒陷陣,刀槍往來,箭矢飛舞,都沒長眼,萬一有個好歹,哪個母親能不掛念呢?使者據(jù)實回答:“您老人家放心吧,將軍好著呢,早晚好吃好喝都齊著呢!”
卻說這子發(fā)還真打了勝仗,班師還朝了。子發(fā)那個心里得意,趕緊地,向老母請安,順便報一下喜。卻不料兜頭一盆冷水澆過來,老媽不讓進門。兒子正納悶呢,心說,我打了大勝仗,舉國歡慶,楚王都迎接我呢,這是多大的光榮,這不是給咱祖宗爭光嗎,您老人家這是刮的哪股風呢?正懊惱加郁悶呢,但見老媽派的人出來代她老人家數(shù)落子發(fā):“你沒聽說過越王勾踐伐吳的故事嗎?有人給越王獻上一壇子好酒,越王舍不得自己喝,分給大家又不夠,越王就派人把酒倒到河的上游,讓士兵在下游舀上喝,那能有丁點兒酒味嗎?但那份與士兵同甘共苦的心意,激勵士兵以一當五。又過了一天,有人給越王獻上一口袋干糧,越王又分給士兵分享。那口干糧給一個軍隊吃,還不夠塞牙縫的,硬要咽也就剛能過了喉嚨,但戰(zhàn)士們卻深受感動,打仗時以一當十,奮勇殺敵。反過來,你看看你,身為將領(lǐng),士兵吃的是豆粒,你卻獨自早早晚晚好肉好菜吃著,是什么干法?詩上不是說:好樂無荒,良士休休(快樂而不荒廢正事,賢良的人都沒什么好說的),言下之意是做事不能失了分寸。你身為將領(lǐng)讓人出生入死,自己卻享樂不止,就是能夠得勝還朝,這也不是帶兵的道理。你不是我的兒子,別入我家門?!?/p>
長長的一席話,早讓子發(fā)臉上花紅柳綠姹紫嫣紅,恨不能有個地縫鉆進去,和人家越王一比,那真是云泥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平日里老媽的教導再現(xiàn)眼前,咱要當知錯能改的好孩子,馬上認錯,態(tài)度誠懇,認識深刻,就差寫檢查了。老媽一看,嗯,態(tài)度還算端正,比較滿意,“進來吧小子。”這才讓進了門。您瞧這勝仗打的,不僅沒得到表揚,還狠狠挨了一頓尅。
瞧人家母親當?shù)?,跟父親一樣,您佩服嗎?反正,我佩服。
原文
楚將子發(fā)之母也。子發(fā)攻秦絕糧,使人請于王,因歸問其母。母問使者曰:“士卒得無恙乎?”對曰:“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庇謫枺骸皩④姷脽o恙乎?”對曰:“將軍朝夕芻豢黍粱?!?/p>
子發(fā)破秦而歸,其母閉門而不內(nèi)。使人數(shù)之曰:“子不聞越王勾踐之伐吳?客有獻醇酒一器者,王使人往江之上流,使士卒飲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戰(zhàn)自五也。異日有獻一囊糗糒者,王又以賜軍士,分而食之,甘不踰嗌,而戰(zhàn)自十也。今子為將,士卒升分菽粒而食之,子獨朝夕芻豢黍粱,何也?詩不云乎:‘好樂無荒,良士休休?!圆皇Ш鸵病7蚴谷巳胗谒赖?,而自康樂于其上,雖有以得勝,非其術(shù)也。子非吾子也,無入吾門?!?/p>
子發(fā)于是謝其母,然后內(nèi)之。君子謂子發(fā)母能以教誨。詩云:“教誨爾子,式谷似之。”此之謂也。
頌曰:子發(fā)之母,刺子驕泰,將軍稻粱,士卒菽粒,責以無禮,不得人力,君子嘉焉,編于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