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心靈永遠在英雄主義和感官享受中徘徊,隨時從極端的精神愛戀直接過渡到對物質(zhì)的極端迷醉,從文化的最高雅層次過渡到最沖動的本能愉悅。印度心靈穿過由情感和制度構(gòu)成的密林,四處游蕩,尋找戒律??傊?,印度心靈深處雖有希望和純情的綠洲,它卻是悲觀和冷峻的。這并非因為印度人比其他人更需要制造痛苦或死亡。印度人是名副其實用泥捏塑而成的,他們?nèi)崛鯚o骨,但身披鐵和金制成的鎧甲。依據(jù)他們帶來的是林木的氣息,還是海洋或沙漠的氣息,印度人依次被卷入愛情或謀殺的深淵。不過,無論在哪種情況下,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在別處,印度的雕刻總是使最昂揚的動力時刻與最天然的材料結(jié)合在一起。被奮力拋出的本能仿佛在無限的生命中顯現(xiàn),似乎在崇高的本性中不斷激起心靈最深處的情感。如果說聰穎的印度人在飽受痛苦的折磨后,為了戰(zhàn)勝冷漠而昂然超脫善與惡,那是因為印度的蕓蕓眾生既不知善也不知惡,全身投入了迷醉的或令人恐怖的生活之中。
對于印度人,平衡只能通過在普通社會生活中的瞬間才能得到實現(xiàn)。因此,他們在這種社會生活條件之外尋找平衡,在巨大的和諧內(nèi)部尋找平衡。在這種和諧里,生和死昏昏然不知根源與結(jié)局,它們把相等的威力混合起來,除卻其自身而外不知其他的界限。他們就這樣讓生命消耗在生活中直至死亡來臨,隨后又讓死亡在它的腐朽中使生命之花重開。印度人何以試圖把自然的動力引入意識的和諧?這是因為自然動力只需遵從瞬間的紀律便會占據(jù)上風(fēng),能把人的意志和希望卷入重獲青春所帶來的含混的陶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