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忠實:不能忘卻的追憶(3)

21世紀年度散文選:2015散文 作者: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我們村的安徽菜販

自進入小崗村,或許自下火車踏上安徽省的大地,我的腦海里便浮現(xiàn)出一個安徽人來。掐指算來,竟然是近五十年前的事了。

這是習慣上稱作“三年困難時期”的頭一年,即一九六○年。我正讀高中一年級,某個星期六從學?;氐郊依?,在村子里遇見一個挑著空筐的陌生人,看樣子是剛剛在集市上賣完菜歸來。我也不大在意,村子里有陌生男女過往是常有的事。而這個挑著空筐的陌生人連連和我的兩三個鄉(xiāng)黨打招呼,而且是一種讓我聽來十分生澀的外地口音,讓我難免好奇,便問和他說話的鄉(xiāng)黨,這是哪里來的菜販子。鄉(xiāng)黨隨口說是安徽人,又著重加一句,難民。

我隨后就知道這是一個不遠千里從安徽逃難來到我們村子的難民。據(jù)說他先找到我們村子的主事人——黨支部書記和生產(chǎn)隊長,想從我們生產(chǎn)隊的蔬菜地里躉菜賣菜,書記和隊長都同意了。據(jù)說倆人同意接納這個安徽人的因由基本一致,于公事說,生產(chǎn)隊每天可以少派一個趕集賣菜的勞力。順便說明一事,自從實行農(nóng)業(yè)合作社以來,我們村這個獨立生產(chǎn)隊就開辟了一塊七八畝的蔬菜種植地,種植時令蔬菜,春夏有韭菜、菠菜、茄子、大蔥、洋蔥、豆角、西紅柿、芹菜、辣椒、大蒜等,秋冬有白蘿卜、紅蘿卜、白菜、冬蔥、香菜等。少量給社員分配享用,主要是給生產(chǎn)隊增加收入。我們村周邊的河川和白鹿原上有三四個規(guī)模大小不等的集鎮(zhèn),幾乎每天都有逢集的鎮(zhèn)子可以銷售蔬菜,生產(chǎn)隊每天都要派出六七個甚至十多個社員挑著各種蔬菜上原或過灞河趕集去賣菜。這個安徽人從菜園里躉買了蔬菜,生產(chǎn)隊每天就可以節(jié)省一個賣菜的勞動力了,但也不能不說我們生產(chǎn)隊的當家人對這位安徽“難民”的惻隱之心。這個安徽人便在我們村住下來,每天傍晚從集鎮(zhèn)上賣完菜回來,馬不停蹄直接進入菜園,躉買兩筐各種蔬菜,第二天一早就挑著菜筐趕集去了……他竟然在我們村子一住就是四五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