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影視業(yè)的上下游都行動起來了,可以說是風起云涌。
首先是資本的行動。以前,除了體制內的影視機構,支撐影視業(yè)的主要資本來自蓋房子的朋友,專業(yè)術語叫房地產商。后來挖煤的老鄉(xiāng)們也來湊過一陣熱鬧,但挖煤的老鄉(xiāng)們對這個行業(yè)沒有什么真正的熱情,玩兒個票也就走了。當然,更多的時候,老鄉(xiāng)們玩的是“女票”?,F在,這些老鄉(xiāng)以及這些老鄉(xiāng)的上線被抓起來的不少。由此可見,玩票不要緊,但玩鈔票和玩“女票”,風險還是很大的。
其實,影視業(yè)的資本真正熱鬧起來,還是最近幾年。搞屠宰的,開飯館的,搞能源的,搞電商的,搞旅游的,賣火腿腸的,都來了。這個現象是好是壞,還需要長遠考量,但短期來看,這些熱錢、傻錢還沒有真正幫助到影視業(yè),并且催生了一批泡沫作品,也燒壞了很多編劇、導演、制片人的腦子。但我依然不認為這就一定是個壞現象,因為跟錢、跟財富打交道是人類永恒的命題,讓影視界的同志們早一點見識一下錢,比晚一點好。雖然非常遺憾的是,同志們目前對金錢還沒有什么抵抗力,一倒一大片。所以我認為,最近幾年是影視界大躍進的幾年,數量上早就超英趕美了,質量上卻比日韓還落下一大截兒。
除了資本的行動,演員們最近幾年的行動也非常強烈。我有時候因為不甘寂寞,也沽名釣譽地參加了一些影視活動、頒獎晚會,在后臺的時候,我一般都不敢抬頭,因為根本認不出誰是誰,生怕把張三叫成了李四。以前主要是女演員長得像,最近我發(fā)現一些年輕的男演員也開始長得越來越像了。就跟我們的影視作品一樣,模樣也開始跟風了。太驚悚了。我后來一琢磨,這里邊有化裝的因素,也有整容的因素。據說韓國有一條街,是為中國愛美人民服務的。說實話,我真是為這些長著雙眼皮、尖下巴和高鼻梁的演員朋友們擔心,因為根據常識我們知道,長相的流行也是在變化的,以后如果流行單眼皮、圓下巴呢?再整回來不成?
演員朋友們對修改自己的模樣都有著極大的興趣和毅力,當然,這是他們的人身權利,無可厚非,我只是善意提醒,畢竟整丑了的也大有人在。我所擔心的是,相比修改自己,演員朋友們對修改劇本有更大的興趣。2010年,大量資本涌入影視業(yè),演員朋友們片酬暴漲,興高采烈地掌控了局面,不拍戲的時候改自己,拍戲的時候改劇本。在我們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有錢就等于有權力,有權力就等于有能力。這邏輯非常古怪,但卻顛撲不破。這幾年,我們到底生產了什么樣的作品,大家也都看見了,特別像一出整容事故的現場。在此溫馨提醒演員朋友們,修改自己要謹慎,修改劇本更要三思而后行。也建議演員朋友們抽空學習一下《著作權法》。
導演們最近幾年的行動也集中在兩點。一點是很多電視劇導演從片場消失了,他們已不再親臨一線拍攝。導演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指導表演、場面調度和調性設計,當放棄了這一切之后,他們還是導演嗎?我覺得很多導演更像是藝術總監(jiān)或監(jiān)制。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電視劇導演都是這樣,依然有堅守陣地的戰(zhàn)士,比如《決勝》的導演閻建鋼。這部戲在京郊拍攝,條件非常艱苦,但閻建鋼導演執(zhí)掌每一個鏡頭的拍攝。我曾提議說,您已經不是年輕導演了,要不讓劇組給您配一輛房車。他說我除了每天上兩趟廁所,其余時間全部在現場,沒這個必要,如果非要配,可以把錢發(fā)給我。我去現場待了幾天,發(fā)現果然如此,令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