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韓文化談》生活方式、儀式(15)

中韓文化談 作者:(韓)金惠媛


公寓

四合院與韓屋的處境一樣,大部分被以開發(fā)的名義拆掉而逐漸消失。無論是韓國人或是中國人,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現(xiàn)在大都住在稱為公寓的公共住宅里。根據某項調查,韓國人有一半居住在公寓里,像首爾這樣的大城市比率更高。雖然韓國房價遠不及香港貴,但韓國尤其首爾的公寓價格相當高。在韓國,長期暴漲的不動產(公寓)價格,已經成為主要的社會問題。最近,中國甚至流行“房奴”這一新生名詞,暴漲的住房價格也已成為社會問題。與“衣”和“食”有所不同的是,即使經濟增長,“住”也沒有太大的改善。

為解決首爾的住房問題,首爾周邊開發(fā)出許多用作臥室社區(qū)的衛(wèi)星城市。居住在這些衛(wèi)星城市的上班族,上下班往返于首爾市中心和住所之間,每天花費兩三個小時是常事。與日本東京相比,可謂條件好得多;但與香港相比,的確在路上浪費大量的時間。韓國與主要利用火車的日本社會有所不同,自駕車上下班的上班族較多。開車的上班族下班后,有時與同事或顧客一起聚餐,免不了要喝酒,酒后開車回家會很危險。因此,韓國“代理駕駛”的業(yè)務很興旺。

不僅香港,大部分國家都以月租計價租房。然而,與月租相比,韓國人更普遍地實行“傳貰”制度,租客須繳納相當于現(xiàn)行房價約50%的巨款給房主。當然,這種情況下每月不用交房租,契約期滿時可從房主那里取回全部押金。韓國還有一種時常在韓國電視連續(xù)劇中出現(xiàn)的叫做“Office-Tel”的房屋,名稱較怪異,由辦公室(Office)和賓館(Hotel)兩個單詞拼合起來,顧名思義是商住兩用房。大部分是單間工作室,主要是年輕單身者用的多。

我第一次到香港,看到超過40層的超高層公寓時,感到非常驚訝。有一段時間,我也生活在這種高層公寓中。高層公寓鱗次櫛比的現(xiàn)象,在世界上也許只有在香港才能見到。無論是四合院還是韓屋,古老傳統(tǒng)住宅的發(fā)展進化都非常切合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但是,正如可以從香港的例子中看到的,強調高效率的城市都有高層化的趨勢。如果燕巖先生還活著,看到香港的情形寫出《港行錄》,也許會說:“每隔3里有高層公寓,每隔5里有大型商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