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沃宮闈——黃金家族的大寶之爭(8)

一言難盡:全元歷史現場 作者:趙愷


這個時候忽必烈似乎也意識到了兒子的一些“偏科”現象,因此特意找來了劉秉忠的弟子——著名的神童王恂做伴讀,以亦師亦友的身份幫助真金成長。王恂只比真金大八歲,因此在真金的眼中顯然要比姚樞、竇默那些老學究親近得多。不過王恂對真金要求也很嚴格,除了對其起居飲食慎為調護,還限制真金的社交圈子——“非所宜接之人,勿使侍其左右”。有一次其他宗室子弟攜鷹犬至真金窗前,邀他打獵,竟被真金全部趕走。

王恂本人對天文、歷法頗有研究,因此除了教導儒家思想之外,還開設了數學課程。同時在真金所讀之書都由名儒許衡親自編寫的情況下,王恂自己又寫了一本二十萬字的小冊子,著重向真金講解遼、金兩代的興亡故事,以便讓這位未來的太子爺盡早開始了解政治的陰暗面。

公元1262年,年僅十九歲的真金被父親忽必烈冊封為燕王,以中書令的身份正式到中書省“上班”。據說真金第一天上班,他的奶媽特意給他做了一件新衣服,真金卻笑著拒絕了:“我沒事穿那么漂亮干什么!”的確,身為政府高層工作人員,沒必要那么高調。何況忽必烈給真金的任務不過是以“見習元首”的身份“守中書”而已,需要的是多聽、多看、多學。這個時候丞相史天澤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忽必烈的唆使,跑來向真金匯報工作。真金得體地表示:“我年紀還小,社會閱歷不足。許多大事還要你們這些老前輩多多協助。”謙虛的同時,真金也不忘培養(yǎng)自己的執(zhí)政班底,特意請了王恂以“秘書”的身份和自己一起上班,讓他一起聽取來自各地的“工作報告”。種種得體的表現,使得真金只上班六天,劉秉忠、王鶚、張文謙、商挺等重臣便聯名向忽必烈建議:“真金既然已經是中書省的領導者,應該每個月給他幾天的時間處理一些日常政務。”真金的身份從“見習生”升到了“實習生”。公元1273年,三十一歲的真金被忽必烈冊立為太子,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十二年的接班人生涯。

漢族士大夫們對于真金所抱的厚望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在他們看來真金如果順利即位,將會大大提升儒學在元帝國中的地位。不過忽必烈身體強壯,真金一時半會兒還沒有機會。于是他們便退而求其次,開始鼓動真金去對抗忽必烈所寵信的大臣——阿合馬。阿合馬奉行嚴苛的財政制度,與儒臣極力主張的“輕徭薄賦,藏富于民”的觀念相左,于是在一片“革弊、去邪”的議論聲中,真金無可避免地被推到了阿合馬的對立面上。阿合馬本人和真金沒什么矛盾,同時由于是真金的母親察必皇后的侍從出身,阿合馬對真金處處謙卑忍讓。據說有一次真金拿著自己的長弓莫名其妙地把阿合馬打了一頓,忽必烈看到阿合馬臉上有傷就關心了一句:“你怎么搞的?”阿合馬不敢說“是你的寶貝兒子打的”,只能回答說:“我這是讓馬給踢的!”不過他似乎忘記了真金就坐在旁邊,這位太子爺立刻跳了出來:“你當面撒謊,這明明是我打的!”從此之后,真金開始當著自己老爸的面對阿合馬開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