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沃宮闈——黃金家族的大寶之爭(7)

一言難盡:全元歷史現(xiàn)場 作者:趙愷


阿里不哥的軍事才能在蒙古王公貴族中還是排名比較靠前的,但是想和百戰(zhàn)成功的忽必烈對抗,還是差得遠(yuǎn)。當(dāng)阿里不哥的軍隊徹底斷絕了后方補給,以小麥代替大麥飼馬時,老百姓們就只能以牛馬的飼料為食了。一時間餓殍遍野,連當(dāng)?shù)叵騺眇B(yǎng)尊處優(yōu)的長老也大多因為饑餓而死。絕望的民眾只能向上天禱告,不知道是否是真神顯靈,一天阿里不哥正在開會,突然來了一陣狂風(fēng),將由數(shù)千顆釘子固定的朝會大帳掀翻了,與會者無不帶傷。原本就絕望的情緒再加上這樣的不祥之兆,使得阿里不哥的大軍頓時潰散。悍將藥木忽兒全然不顧“輕傷不下火線”的原則,裝病跑回父親旭烈兀身邊去了。而蒙哥之子玉龍答失以在自己的封地征兵為名,向阿里不哥要回了父親的印章,隨后就蓋在了向忽必烈投降的協(xié)議之上。

阿里不哥的衰弱首先招來的不是忽必烈的打擊,而是長期被他追殺的阿魯忽的反擊。無奈之下阿里不哥只能踏上了向哥哥忽必烈投降的東歸之路,忽必烈預(yù)先在邊境地區(qū)準(zhǔn)備好糧食,先讓長期挨餓的弟弟好好吃上一頓。而此后的兄弟相見也頗有戲劇性。據(jù)說忽必烈見到阿里不哥,首先是許久的沉默,隨后就是哭,阿里不哥也跟著哭。忽必烈這個時候問自己的弟弟:“你說說,按道理我們兄弟二人誰應(yīng)該繼承汗位啊?”阿里不哥很老實地回答道:“以前是我,現(xiàn)在是你。”

表面上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兩兄弟似乎只是“相逢一哭”便“泯結(jié)恩仇”,但事實上,作為一個帝國統(tǒng)治者,在接受自己弟弟和侄子們的投降之后,忽必烈還是對其主要部下進行了血腥的清洗。據(jù)說在忽必烈考慮如何追究阿里不哥的叛國罪行上,阿里不哥不愿牽連自己的部將,表示所有罪名自己一力承擔(dān),而以禿滿為首的阿里不哥系將領(lǐng)卻紛紛表示:“是我等之謀。請勿罪阿里不哥,而置我等于刑。”在這樣“君臣爭死”的情況之下,最終阿里不哥還是跟哥哥忽必烈坦白說:“蒙哥去世之后,孛魯合和阿蘭答兒的確勸過我,在你和旭烈兀都領(lǐng)兵在外的情況下,我理應(yīng)出來主持大局?!卑⒗锊桓绲倪x擇的確沒有錯,唯一錯的是他沒有能夠有效利用忽必烈滯留在蒙宋戰(zhàn)場之上的有限時間搶占先機,最終導(dǎo)致了在這場皇位角逐中,只能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黯然退場。最后,他和阿速臺雖然保住了首級,但是他們的部下孛魯合、禿滿、脫忽思等人卻被悉數(shù)處死。

忽必烈是一個漢化程度很高的蒙古君主,因此他根據(jù)自己當(dāng)年在“潛邸”時期的特殊經(jīng)歷,很早便開始對自己的繼承人真金灌輸儒學(xué)思想,甚至指定自己的重要幕僚姚樞做兒子的啟蒙老師。忽必烈的這一安排頗有問題,作為著名學(xué)者,姚樞對儒家思想的理解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偏頗,他所推崇的“程朱理學(xué)”在南宋時代已經(jīng)被證明過于刻板和迂腐。真金在童年時代就被姚樞每天以“三綱五?!保盏滦校愿裆喜幻馐е⒅???上ё鳛楦赣H的忽必烈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在姚樞隨自己遠(yuǎn)征大理期間,他又找來了另一位儒學(xué)大師竇默作為代課老師。忽必烈對于姚樞和竇默一向敬重,他曾對自己的近侍說過:“如竇漢卿(即竇默)之心,姚公茂(即姚樞)之才,合而為一,斯可謂全人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