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朱高熾,面對弟弟的構(gòu)陷,朱棣的不待見,也漸漸從恐慌轉(zhuǎn)為了“淡定”。起初的時候,每當(dāng)傳來朱棣對他不滿的消息,他經(jīng)常驚恐不已,甚至好多次嚇得臥床不起。比如永樂十二年(1414)朱棣北征歸來時,因?qū)χ旄邿搿氨O(jiān)國”時期的工作成績不滿,隨即張榜昭告天下:凡是太子監(jiān)國時期頒布的命令,一律都屬無效。消息傳來,朱高熾嚇得立刻病倒。太醫(yī)診治多日,既查不出病因,更不見好轉(zhuǎn)。無奈的朱棣,只好命袁珙前去診治,袁珙探望回來后對朱棣說:“太子的臉色青藍,一看就是被您嚇病的。您只要把那張針對太子的皇榜收回來,太子立刻就能好?!贝耸逻^后,朱高熾越發(fā)小心謹慎。而隨著時間推移,他也漸漸習(xí)慣,朱棣晚年時,再有對朱高熾不利的流言傳來,他已不似早年那般惶恐,反而平靜回答說:“哪有每件事都讓人滿意的,我只求無愧于心就好?!睔埧岬臓幎分校男闹且讶怀墒?。
朱高熾做太子的二十年,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受氣包”。幫他出頭的人,除了他所信任的文臣外,就是他的兒子,后來的明宣宗朱瞻基了。一次朱高熾與弟弟朱高煦一起去祭陵,朱高熾體胖腳跛,一瘸一拐由太監(jiān)扶著走路。朱高煦趁機幸災(zāi)樂禍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币馑际歉绺缒阕呗妨酎c兒神,摔倒了后面可有我等著呢。朱高熾忍住氣沒說話,沒想到兒子朱瞻基不冷不熱地接了一句:“更有后人知警也?!币馑际牵菏迨迥闶∈“?,我爸倒下了有我這個做兒子的,沒你什么事。
永樂二十二年(1424)四月,六十四歲的朱棣,發(fā)動了對蒙古韃靼部落的第五次北征,也是他人生里的最后一次出征。比起歷次出征的意氣風(fēng)發(fā),這次的朱棣,卻更像一位滿心倦意的老人。按照楊榮《從征北記》里的記錄:征途之上每到一處,朱棣不再像往常那樣給大家“上課”,相反,卻總慨嘆地回憶過往的征戰(zhàn)故事。一路更不止一次下令,如果遇到敵人,只要對手放棄抵抗,就不要再發(fā)動攻擊。五月二十三日,朱棣在清平鎮(zhèn)宴請群臣,席間大發(fā)感慨說:“我自從繼承先帝(朱元璋)的皇位后,每天兢兢業(yè)業(yè),一日都不敢忘記??!”在得悉對手韃靼太師阿魯臺已然逃遁后,朱棣于六月下令班師,途經(jīng)清水源時,他命文臣金幼孜在當(dāng)?shù)乜套?,并感慨說:“希望后世子孫,都知道我來過這里?。 币簿驮诖藭r,他對楊榮托付說,回京之后,他要把國家的政務(wù)都交給太子,自己老了,只想過幾天享清福的日子了。從頭至尾,這場遠征都不像遠征,相反卻似一個即將告別的老人最后的回顧。一個月后,朱棣真的告別了,大軍行至榆木川時,朱棣病逝。
朱棣過世后,受了二十年欺負的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了。他在位的八個月,后人普遍的評價是“仁厚”,比如他赦免“建文舊臣”,平反冤獄,整頓經(jīng)濟。而被后世褒獎最多的,就是他的愛民。比如洪熙元年(1425)正月,戶部奏報說隆平鬧饑荒,請求朝廷借糧,朱高熾回答說:“還什么借糧,趕快發(fā)糧食賑濟??!”山東地區(qū)因為常年負擔(dān)沉重,經(jīng)濟困難,朱高熾命大學(xué)士楊士奇起草詔書,免除當(dāng)?shù)叵亩?。楊士奇問:“這事兒要不要先知會一下戶部?”朱高熾回答:“不用了,救濟老百姓,就像救火一樣,片刻不能遲緩。戶部考慮的是財政稅收問題,知會他們肯定耽誤事兒?!彼€廢除了朱棣的“瓜蔓抄”,規(guī)定非謀反大罪,不得株連親屬。對欺負了他多年的兩個弟弟,他也毫不記恨,反而厚加賞賜。如上種種,確如他謚號中的“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