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非常偶然的
馬國川:隨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近年來對于辛亥革命的評價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局面。明年將迎來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作為一個思想家,您對辛亥革命有何評價?
李澤厚:很簡單,如果沒有辛亥革命,中國早就實現(xiàn)憲政了。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經(jīng)在進行改革,也有可能實現(xiàn)憲政。
馬國川:當時確實制定了許多法律,甚至新聞法都有了。1906至1908年,清廷相繼頒布了《大清印刷物專律》、《報章應(yīng)守規(guī)則》、1907年頒布了《報館暫行條規(guī)》、《大清報律》,構(gòu)成了比較完備的新聞法律體系。
李澤厚:這些法律明確賦予國民以言論出版自由的權(quán)利,相當不錯。另外,很多主要省份都有了諮議局,議會已經(jīng)成形,而且很像個樣子了。各地立憲派已經(jīng)大體長成,許多新的制度、機構(gòu)、規(guī)則也在不斷建立、籌劃和實行。
馬國川:問題是,為什么改革被革命取代了呢?
李澤厚:清朝準備立憲,原來設(shè)為九年,大家覺得太長了,后來改成五年,革命黨還是認為太長。遺憾的是,就在這期間,也就是在1908年,慈禧死掉了。如果她早死十年就好了,戊戌變法可能成功;如果她晚死十年也好,就不會有辛亥革命了。
為什么呢?因為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非常偶然的。武昌起義后,清廷派袁世凱去鎮(zhèn)壓起義軍。北洋軍隊把漢口、漢陽打下來后,袁世凱就按兵不動,開始和清廷討價還價。假如慈禧在世,袁世凱根本就不敢這樣做。慈禧有權(quán)謀,能夠統(tǒng)帥、控制比袁世凱的權(quán)勢大得多的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在慈禧面前,袁世凱是非常畏懼的,根本不敢心存異想。所以,如果慈禧活著,即使發(fā)生辛亥革命,很快就會被慈禧壓下去的。
馬國川:在您看來,辛亥革命能夠成功是非常偶然的。
李澤厚:非常偶然啊。
馬國川:我自己可能是受到一些宣傳的影響,所以總覺得,包括辛亥革命在內(nèi)的革命運動,如果僅僅歸結(jié)于一些歷史偶然性的話,似乎有些不妥。比如,我很難理解,太平天國搞了那么長時間也沒有成功,可是到辛亥年間,為什么偶然事件一夜之間就令一個龐大的封建王朝分崩離析了呢?
李澤厚:其實,太平天國也有成功的可能啊。假設(shè)當年洪秀全打下南京后不是急于稱帝,而是直取北京,就可能改朝換代。但是,洪秀全定都南京,楊秀清也不再親自帶兵打仗,派兩個部下北伐,援兵也接濟不上,北伐部隊被消滅了。這兩個錯誤是致命的,再加上內(nèi)訌,北王韋昌輝殺了楊秀清東王府兩萬人,那都是主要人物,不得了。從此,太平天國就走向了末路。
馬國川:但是到辛亥的時候,為什么能夠打垮清廷呢?
李澤厚:那時人心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不管哪個黨派,不管哪個利益集團,都覺得清廷不行了。就像在1948年前后的蔣介石,包括他的高級軍官都感覺不行了,軍心已經(jīng)渙散了。辛亥時更是如此,所以一場武昌起義就摧枯拉朽一般地打垮了清王朝。
我不贊成金觀濤的“歷史超穩(wěn)定結(jié)構(gòu)”說。他們認為所有都是必然的,“文化大革命”也是必然的。不對,沒有那么多歷史必然。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為什么一定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不一定,世界上也沒有那么多必然的事情。歷史就是這樣的,有時候一兩個人就可以決定歷史。特別是在軍事、政治上,偶然性很大。
馬國川:那么,在您看來,什么是必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