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近代歐洲(10)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作者:(澳)約翰·赫斯特


這些科學家多么聰明啊,可是他們的聰明帶來了什么?他們發(fā)現(xiàn),人類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人類其實微不足道。這是西方普遍面對的困境:我們很聰明,可是我們不斷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足輕重。但更慘的還在后頭,19世紀,達爾文把這個論點延伸得更遠:人類跟猿猴來自同一個祖先。這對人類本身和人類的傲慢來說,都是更大的棒喝。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什么特別的生物,我們只是借由一種偶然機制,從動物王國里繁衍出來的后代。

對于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圍繞著它旋轉(zhuǎn)的新學說,不管是新教或天主教教會,一開始都抱持反對的立場。《圣經(jīng)》說,是上帝創(chuàng)造了地球,接著在地球上空裝置了太陽、星星和月亮,但教會最后也不得不低頭,宣布這些科學家才是對的——就跟他們最初駁斥達爾文一樣,結(jié)果兩次都威望大失。

法國啟蒙運動——你會在哪里找到“上帝”?

科學革命之后,那個時代的人并不認為科學的種種發(fā)現(xiàn)貶低了人的重要性。恰恰相反的是,他們認為,如果人類做得到這一步——借由理性思索出整個自然體系的運作,又能用數(shù)學精確表達,當然就可以利用理性更上層樓。我們可以把這份理性用于人類生活,讓它得到脫胎換骨的改善,這份以理性為尊的渴望,就成了啟蒙運動的驅(qū)動力。

這場18世紀的智識運動,目的是發(fā)揮理性,將它運用在政府、道德觀念、神學和社會的改造上。

啟蒙運動從法國發(fā)端,聲勢也最為壯大。在啟蒙運動的學者看來,這是個受無知和迷信宰制的世界。社會有兩股非理性的強大勢力,一是教會,即天主教廷;一是法國國王,那位絕對專制的一國之君。教會和法國國王的地位之所以屹立不搖,靠的就是人民的無知。

教會到處兜售奇跡故事,為了讓人民聽話,恫嚇要讓他們永遠在地獄受苦;法國國王指稱自己治國是奉上帝的神諭,質(zhì)疑王權(quán)就是違反教義,人民除了乖乖服從別無選擇。啟蒙運動的一位推動者如此歸結(jié)該運動的訴求:“我希望看到最后一個國王被最后一個神父的腸子給絞死?!?/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