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樂家傳人管地下黨金庫
北平解放有同仁堂貢獻
抗戰(zhàn)勝利了,日本鬼子被趕跑了,北平人真高興,北平的工商界也真高興!抗戰(zhàn)勝利初期,北平的市面上還真出現(xiàn)了一陣子繁榮景象。老百姓以為今后能過上好日子了,許多人做新衣裳、買新鞋和新帽、包餃子、吃炸醬面,如同過年一般。他們對市場的繁榮起了很大促進作用。
那時,同仁堂的員工勁頭足,樂家的老老少少心氣兒高,樂達義更是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他的心目中已經(jīng)有一個未來的同仁堂了,那是一個比供奉御藥時期還要繁榮興旺的同仁堂。
抗戰(zhàn)期間,北平的權貴大都是日本人、漢奸以及和日偽關系密切的人。日本投降后,他們有的被捕,有的返回日本,有的逃之夭夭。街面上,到處是賣舊貨的無照攤販,尤其以天橋、東單、隆福寺一帶為多。這些舊貨攤上賣的大都是日本人丟下的物品,以及查抄漢奸的“抄家貨”,從服裝到鞋帽,從字畫古玩到家具電器,無所不有,而且價錢都很便宜。
由于原來的高消費階層消失了,新的高消費階層一時還沒有產(chǎn)生。這一時期,普通市民和近郊的農(nóng)民就成了北平的消費主力。受這種消費結構的影響,同仁堂和其他中藥店一樣,貴重的滋補藥物如人參、鹿茸雖然賣得不好,可是那些治病的丸散膏丹卻賣得不錯。這時的同仁堂雖然談不上財源茂盛,卻也稱得上生意興隆。
不久,隨著國民黨“劫收(“接收”的諧音)大員”和美國軍人的紛紛來到,北平又冒出了一批新的權貴,商業(yè)也因此進入了一個畸形繁榮時期。一批新的商戶出現(xiàn)了,還出現(xiàn)了如“大華”那樣新建的百貨商場。不過那時,充斥了北平市面的是大量的美國貨,吆喝“美國玻璃雨衣”、“美國玻璃牙刷”的叫賣聲隨處可聞;畫著女人大腿的“美國玻璃絲襪”廣告到處都是。美國的口紅、指甲油、香水等更是名媛富婆們追逐的對象。舊貨攤上,當家的貨物也由日本貨變成了帆布行軍床、風鏡、美式軍裝等美國軍用品。這一時期,國貨幾乎樣樣受到美國貨打壓,可是參茸之類的滋補品卻銷量大增。有的中藥店老板看不明白行情,就問樂達義:“真是怪了,我這兒的人參鹿茸一向不大好賣,可這幾天都賣光了。您說我該不該進貨,進的話,進多少合適?”
樂達義一聽,嘿嘿地樂了,他胸有成竹地說:“您手里有錢就進吧,能進多少進多少。這行情可是看漲。”
“喲,我眼拙,沒看出這行情為什么會漲?!?/p>
“現(xiàn)在鋪天蓋地都是美國貨,西藥行里自然也是美國貨稱霸,什么盤尼西林、阿斯匹林,名目繁多。可是唯有人參鹿茸之類的滋補品,美國貨一時還礙不著咱們。更主要的是,現(xiàn)在政府接收大員來了,多少官吏要巴結他們,大大小小的政府衙門也建起來了,又有多少士農(nóng)工商階層為了將來好辦事,不受他們的氣,要送禮、要打點。再說,現(xiàn)在錢越來越毛,還不如早點兒換成細料呢!您說,這人參鹿茸之類的能不好銷嗎?”
“得,您一點撥,我明白了。怪不得我這小店的參茸幾天工夫就賣光了呢!”
樂達義還真說中了,同仁堂參茸等滋補品的買賣,自打抗戰(zhàn)以來,就沒有這么好過。
不過,樂達義也有不順心的事,就是國民黨政府的苛捐雜稅越來越多,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敲詐勒索的花樣也越來越多。同仁堂和許多商鋪一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接到稅務或經(jīng)濟管理部門“攜帶有關賬目前來查賬”的通知。商家只要接到這種通知,趕緊就得托人通融,送禮打點,不然的話,雞蛋里也能給挑出骨頭來,輕了說你“資料不全”,稅務部門就可以“逕行決定納稅額并據(jù)此課稅”,也就是想罰多少就罰多少;重了,那就是關門停業(yè),何時才能開張就難說了,被罰的商戶連喊冤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