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講授口才,課堂上的“十八般武藝”(2)

好教師贏在好口才 作者:王一銘


 

師道箴言

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近代)

■美國生物課,教師大膽講述“活人腦”

講奇聞任何時候都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教師在課堂上講出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奇聞逸事,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這種能產(chǎn)生一石二鳥效果的好口才,每位教師都要潛心修煉——語不驚人誓不休。

美國教師的生物課,學生并不是被動地聽老師講枯燥的生物知識,而是積極地參與到有關生物結構的趣味探索之中,教師要把學生的動手、動腦作為重點內(nèi)容。在一堂心臟解剖課上,男教師杰克先讓學生模擬解剖牛心臟,然后讓他們用手摸活人腦,再讓學生動手拆牛腦模型,他詳細講解人腦與牛腦的區(qū)別,整節(jié)課笑聲、議論聲、驚嘆聲不斷,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一般的生物課教學,都是教師講講圖片上植物的結構,或是“解剖”書本上的動物,頂多擺上幾種實物讓學生看看,而且生物教室里會有一股濃重的、讓人覺得不舒服的福爾馬林藥水味。但是美國中學的生物課堂與我們的有很大的不同。教室里不是刺鼻的福爾馬林的味道,而是一股淡淡的清香,并且極為干凈、整潔。教室里的布置非常人性化,學生的課桌與教師的辦公桌挨得非常近,教師辦公桌后面有精致的玻璃書柜,里面放著圖書、教具和各種各樣的生物模型。教室的窗戶非常明亮并且很低,學生坐在椅子上就可以看到窗外的風景,給人一種家庭式的溫馨。杰克老師身材魁梧,一臉大胡子,看起來挺兇的,但是位溫和、親切的老師,他這樣開始了自己的生物課。

杰克老師一邊對學生微笑,一邊熱情地給大家發(fā)放模型和手套。每人一雙薄橡膠手套,兩人一個牛心臟模型。學生們說笑著去拿老師發(fā)的物品,似乎不是在上課,而是在進行手工實驗。杰克老師先介紹牛心臟的構造,然后用手指穿過牛心臟的血管,打開牛心臟模型,讓學生仔細觀察牛心臟的結構。接下來,他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拆模型,觀察并記錄牛心臟的血管、心室、心房等構造。

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擺弄標本,記錄下各種數(shù)據(jù)。杰克老師更像一個輔導員,在一旁幫助學生處理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們只要輕輕一招手,杰克老師就立刻走到學生面前,微笑著給學生解答。有個小女生居然直呼老師的名字:“杰克,你過來。”杰克老師也不生氣,笑瞇瞇地走過來講解。這情形很像餐廳里的老主顧招呼自己所熟悉的服務員。這也可以反映出杰克老師的心態(tài)很平和,不擺架子。這種師生關系非常和諧、融洽。

學生們模擬解剖牛心臟之后,杰克老師收回了牛心臟模型,向同學們問道:“大家想不想做一個有意思的游戲呀?”

“想——”同學們高興地歡呼起來。有學生因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而站了起來,要求第一個參加游戲。

杰克老師轉(zhuǎn)身抱起一個大玻璃缸,還故意用報紙擋住了玻璃缸的中下部,他要用自己制造的新聞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力。

杰克老師快樂地招呼說:“誰來試一試?”。

“我來!”“我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舉手。杰克老師用手指著一個女生,示意她過來先做游戲。這個女同學高興地走上講臺,戴上膠皮手套后,用一只手蒙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伸到了玻璃缸里。

這個女同學剛開始一點兒也不緊張,但是當她把手伸向玻璃缸里的時候,手有些發(fā)抖,說話聲也變了樣:“什么東西?。“パ?!軟軟的!”她幾乎尖叫了起來。

“不要害怕,請你猜一猜是什么東西?!苯芸死蠋熣J真地看著她。

女同學閉上眼睛說:“軟綿綿的,一大團,像海棉,不對……”

“到底是什么?”杰克老師又問了一句。

“不……不知道!”這位女同學搖了搖頭。

“不會是蛇吧?”底下有學生叫了起來。這位女同學啊了一聲,立刻把手抽了出來。

杰克老師激動地說:“告訴你們吧,這是活的人腦!”

所有學生都大叫一聲:“?。咳四X?”那位女同學比被蛇咬了還要驚恐,用手捂住口鼻,低頭往玻璃缸里一看,禁不住大驚失色。課堂上頓時沸騰了。有幾個膽大的學生站了起來,跑到玻璃缸前想看個究竟。

杰克老師對大家說:“這確實是活的人腦,是我在這個人死亡幾分鐘后制作而成的腦標本。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學生們都開始往前擠,想要仔細看看,膽小的學生就站得稍遠一點。

杰克老師等學生們逐一看了活人腦標本之后,又拿出牛腦模型,對比講解人腦與牛腦結構有什么不同。然后宣布分組活動,把人腦模型和牛腦模型一起發(fā)給同學,兩人一組,一人負責拆拼,一人負責觀察記錄。學生們情緒高漲,拿著兩種模型進行對比、分析、仔細地拆拼著,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有位中國學者觀摩了這節(jié)生物課后,對“活人腦”十分好奇,課后向杰克老師問個究竟。杰克老師非常誠懇地說:“這絕對是真的!我事先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說我是生物老師,想要制作教學標本。得到批準之后,我開車跑了兩百多公里,提前在刑場邊上等,罪犯死亡之后,我馬上開始制作了這件標本?!闭f完他讓這位中國學者用手摸一摸這個活的人腦標本。

這位中國學者戴上了橡膠手套,把手往玻璃缸里一伸,的確觸摸到了一塊軟軟的、涼涼的東西。確實不是塑料、橡膠之類的仿制品。杰克老師興奮地告訴他:“這是我的一張‘王牌’,利用活人腦標本進行教學,課堂效果特別好。”

杰克老師遠赴刑場,親自制作標本。這種親力親為的做法很讓人敬佩,這種敬業(yè)的精神也是我們國家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種方式。但是我們的中學老師中,還沒有哪位生物老師敢把活人腦帶到課堂上來,而美國的杰克老師卻能這樣做。課堂上,他不僅不擺出教師的架子,而且和學生打成一片,采用新奇的教學方法,把死標本變成了活標本,把枯燥的生物知識介紹變成了有趣的課堂活動。

在這堂課上,杰克老師恰當?shù)剡\用了體驗教學法。所謂“體驗教學法”是以學生自我體驗為主的教學方式,力求在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達到認知過程和情感體驗的有機結合?!绑w驗教學法”能讓學生感受到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目的。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們的教師堅持以講授為主,甚至實行“滿堂灌”,而忽略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這樣做的后果是教師講得累,學生聽得更累。學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堂堂聽,時時刻刻聽,總是處于被動聽講的狀態(tài),沒有自己的體驗,沒有自己的情感,就是課堂上再活躍的學生,也難怪思維僵化,變成機器一般的刻板。

在杰克老師的這堂生物課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教學活動的主動參與者。杰克老師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和感悟來建構新的知識。這種來自感受性的認識,遠遠比硬性的接受更容易理解和深化。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的緊張、害怕、疑惑、驚訝……都是思維興奮的表現(xiàn),非常有利于對新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師不能局限于單向傳授知識,而要充分利用教具來組織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進入自覺學習、自我教育的理想境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