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17年 《共和女界新尺牘》

紙年輪:民國以來百年中國私人讀本 作者:張冠生


一個女性的家居憂樂及所思所行,

是其有志向、有能力走向社會并推動變革的明證。

“女界”這個詞,現(xiàn)在不大見得到了,連《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都未收。清末民初那段時間,中國媒體上常說這個話題。1903年,上海大同書局出版了一本《女界鐘》,倡導(dǎo)男女平等,主張婚姻自由,敦促婦女教育,呼吁婦女參政,產(chǎn)生了震動性的社會影響?!杜绻埠托鲁郀愤@樣的書,應(yīng)該就是響應(yīng)婦女教育的人士之作。

“新尺牘”編者為“蕭山孔憲彭”,孔氏宗親網(wǎng)上介紹他參與編纂過《孔氏宗譜》,孔夫子舊書網(wǎng)上有其多部著述,如《中華民國最新字典》、《共和新尺牘》、《共和新論說啟蒙》、《初學(xué)論說必讀》等,看來是民國初年比較活躍的一位作者。

書中設(shè)有多種收信人角色。親族之間,諸如叔侄、姐妹、親家、夫妻、母女、姑嫂、表親等。親族之外,如朋友、同學(xué)、師長及陌生人等。另有公文類的推薦書、籌款書、婚禮祝賀書、勸娼從良書、勸僧還俗書,等等,都照顧到稱謂、格式、敬語、謙辭、落款等。如今讀這類文言書信,覺得老氣橫秋,在當(dāng)時已屬“新尺牘”了。

初讀其文字,以為是作者模擬編寫。讀到“女士參政同盟會代表”賀章太炎、湯國黎結(jié)婚書,又覺得像是對成品的選編實錄。如是,則該書不僅有模本的使用參考之用,更有史料價值。

例如,署名“漢英”的一位女士寫給其伯母、叔母的信,說到自己的生活,其郁悶、快慰、心愿當(dāng)中,都可窺見當(dāng)時的一些社會問題與需求。

其郁悶處,是她“幼年惟知入校讀書,他非所長”。結(jié)婚后,丈夫家的女孩都擅長紡織,“乙乙之聲通宵達旦”,她在校所學(xué)無從參與。

其快慰處,是她發(fā)愿組織一個女子學(xué)藝會,“以我之文字易彼之手工”,得大家贊成。遂“上午講誦,下午紡織,頗有成效”。

至于其心愿,是她發(fā)現(xiàn)改良紡織的阻力極大,“且紗昂布賤,獲利甚薄。意欲撇去舊法,而別開新面”。她想起伯母、叔母平時所織之布,“有各種花樣,靈巧雅致,鮮艷奪目,擬請尊駕傳授”。由此,一個女性的家居家事、所憂所樂、所思所行,很自然地接通了學(xué)校教育、家庭副業(yè)、紡織改良、社會變革、新舊交替等題目,大有意味可品,且是女性有志向、有能力走向社會并推動社會變革的明證。

“漢英”可以代表的這類進步女性,很可能都讀過《女界鐘》一書,至少受到過該書的影響。這本被柳亞子稱為“女界黑暗獄之光線,女界革命軍之前驅(qū),女界爆裂丸之引電”的激進革命之書,是中國近代鼓吹女權(quán)的第一本,對此后的婦女解放運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匹婦亦有責(zé)”更成為流傳廣泛的一時名句。

《女界鐘》的三篇序言,作者都是女性。她們的序文是大寫的“女界新尺牘”,寫給了全體姐妹,寫給了全社會,寫出了黑暗中的縷縷光明。正是有這樣的優(yōu)秀女性,書中才有如此的贊頌:“善女子,汝之眼慧眼也,汝之腕敏腕也,汝之情熱情也,汝之心腸悲憫之心腸也……汝之身天賦人權(quán)、完全高尚、神圣不可侵犯之身也……吾國民望之久矣!禽名精衛(wèi),終填海其有時;虹號美人,看沖天而一起?!?/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