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曹操的長子,曹植的兄長,魏朝開國皇帝, 建安文學(xué)代表人物之一。此人一出生就好生了得,如同天上文曲星下凡,有祥瑞之兆?!段簳吩唬骸暗凵鷷r,有云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dāng)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闭f曹丕,當(dāng)產(chǎn)婆把他從娘胎里拉出來的時候,頭上便有青色如車頂圓蓋形狀的祥云籠罩其上,看面相的人一瞧,立刻大贊,這是祥瑞之象啊,此子日后肯定能成一代君王。咱們暫不考慮這事是否屬實,文學(xué)本身就是奇異瑰麗的,若非要用科學(xué)知識求證,無疑是撕掉美婦身上霓裳般,會令文學(xué)大為失色。但我們起碼可以從這一逸聞中,看出當(dāng)時曹丕肯定是被世人推崇的,要不然也不會在語言上窮盡夸張想象技巧,還有一點是因為他是皇帝,自然要為他編些不類凡人的故事出來,這樣才對得起“天之子”的尊貴稱謂。
曹丕天資聰穎,幼年時便表現(xiàn)出天才的一面,八歲即能成文,后又熟讀古今經(jīng)傳和諸子百家之書,長大成人后又有乃父之風(fēng),善騎射,精劍術(shù)。所謂“虎父無犬子”,曹丕沒有理由不寫得一手好文,而且他的文學(xué)成就在后人眼中更是青出于藍,高于曹操的。曹丕是中國三國時期第一位杰出的偉大詩人,他的《燕歌行》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所著《典論?論文》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有重要地位,是我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題論文,開文學(xué)批評之先河。
《三國志?魏書?文帝本紀》:“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劉勰:“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援,故不競于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選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p>
史上關(guān)于稱贊曹丕文學(xué)水平和成就的言論多不可數(shù),成長于一個父強弟又不弱的書香世家里,這就是對一個人最好的鞭策,曹丕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加上本身天資聰慧,后來他又筆耕不輟地寫賦作論,可以說他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據(jù)一席之地,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努力。所以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人活一世,在追逐人生價值時,不但要利用好已有的外在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需要自己頑強拼搏。在東漢到魏晉時期,人們評判一個人是否杰出,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便是才情如何。曹丕生在帝王家,且有繼承王位想法,身后兄弟又眾多的情況下,擁有好的文學(xué)修養(yǎng)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