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 西部詩人李白(1)

西域余聞 作者:(日)陳舜臣


李白與杜甫并稱為唐詩兩大高峰,據(jù)說他出生于西域。

《新唐書·李白傳》中有

——李白,字太白,興圣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隋朝滅亡于618年。

文中提到“神龍初”,這個年號僅僅持續(xù)了兩年。神龍元年即705年。

“以罪徙”指被處以流放西域的刑罰。大致可推算李家在西域居住的時間約為九十年。

李白出生于長安元年(701),據(jù)說這個時間是學(xué)界公認(rèn)的。李家從放逐之地逃回巴西(即現(xiàn)在的四川?。┑臅r間如果按《新唐書》所說是在神龍元年的話,李白生于西域的說法就應(yīng)當(dāng)是正確的。

像李白這樣舉世聞名的大詩人,傳記中卻未曾記載他父親的名字?;蛟S因為,在揚(yáng)名天下的兒子的傳記之中,一個擅自從放逐地逃亡的罪人的名字是不允許出現(xiàn)的。

李白死后五十年,得以新建一座墳?zāi)?。為他撰寫墓銘的是范傳正。銘文寫?/p>

——絕嗣之家,譜牒難求。

眾所周知,李白有個名叫伯禽的兒子,但其后如何卻無從查考。為李白建新墓的時候,李家已無子嗣。范傳正依據(jù)已知的資料寫道

——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

“一房”在狹義上可理解為一個家庭,不包括堂兄弟等親戚。如果當(dāng)初觸犯的是大罪,必當(dāng)株連九族,由此可推斷李白的祖上在隋末觸犯的并非大罪。

在被處以竄(放逐)刑的九十年間,李家改換了姓名。對盼著回歸的流放家庭來說,一定想盡量抹消這段被放逐的歷史吧。要想使這段生活不留痕跡,最好的辦法是改名換姓。

我們當(dāng)然無法得知李白的家族在西域使用的是什么姓氏。李白應(yīng)當(dāng)知道,但那是絕對不可觸動的秘密。

寶應(yīng)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死于遠(yuǎn)親李陽冰家中。臨終前,他把大量的詩文草稿托付給李陽冰。

李陽冰是當(dāng)涂縣令。當(dāng)涂縣位于現(xiàn)在的安徽省,李白被暫時葬于此地。如前所述,直到五十五年后才得以重新改葬。

李陽冰把李白托付的遺稿輯為《草堂集》并公之于世。在李陽冰撰寫的序文中,有如下記述

——中葉非罪,謫居條支……

所謂“非罪”,應(yīng)理解為罪狀輕微。“謫”有因罪被放逐遠(yuǎn)地之意。李白的友人稱他為

——謫仙人。

意思是因負(fù)罪而被從天上流放至下界的仙人。

關(guān)于李白一族因罪被放逐遠(yuǎn)地這件事,所有資料的記載都是一致的。但是關(guān)于放逐的地點卻各不相同,或者應(yīng)該說,不是地點不同,而是地名的表述不同。

如前所述,《新唐書》寫作“西域”,范傳正的新墓銘寫作“碎葉”,李陽冰的《草堂集序》寫作“條支”。

唐朝正史有《舊唐書》和《新唐書》兩種。如書名所示,宋代歐陽修等人撰寫的后者較新。以“新”為名,并不只是因為成書年代較晚,更因為前者質(zhì)量不高。

《舊唐書·李白傳》把李白的籍貫寫作“山東人”。

所謂山東,并非現(xiàn)在的山東省。依唐代的用法,以“圣山”華山為中心,華山之東稱為山東。依照這個用法來看,李白自中年以后,常年生活在山東一帶,所以人們才會誤以為他是山東人。

如新墓銘所記,李白原籍隴西成紀(jì)。不過李白本人對祖上的出自應(yīng)該并無感念,而對少年至青年時代生活過的四川,似乎也沒有表示過眷戀之意。

李白一家離開放逐之地西域,是屬于擅自行動?;卦]西恐怕不安全,而四川外來者眾多,又有少數(shù)民族居住,對于逃亡者而言,應(yīng)是一塊可以不惹人耳目地安心生活的土地。我想李白的父親抑或祖父,一定是出于這樣的理由而選擇了四川。

——遁還,客巴西。

這是《新唐書》中的記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客”字。

對當(dāng)?shù)赝林鴣碚f,外來者被稱為“客”。現(xiàn)在中國南部仍居住著“客家人”,他們在當(dāng)?shù)刈鳛楹筮w入的居民,不能像土著居民那樣擁有條件較好的土地,只能耕耘貧瘠的土地。要想過普通水準(zhǔn)的生活,也必須付出巨大努力,甚至還會遭受來自土著居民的歧視。對他們的勤儉刻苦,當(dāng)?shù)厝丝隙ㄒ残膽呀鋫洹?/p>

對于新來的“客家”,目前所居住的地域,也不能算是可以安居樂業(yè)之處。而感性豐富的李白,在四川這個地方也許有著諸多不愉快的回憶。

作為一個漂泊詩人,李白流浪各地,終于沒有再主動靠近過四川。即便得知摯友杜甫身在四川,他也不曾動身前往探望。

說起出生地時,也難以把西域那個放逐之地的地名說出口,但又不想自稱四川人,而隴西也太過陌生。也許正是因為如此種種,李白才只好自稱山東人。杜甫在詩中不時稱他為“山東李白”。另外,也有一些文獻(xiàn)把李白記作山東人?!杜f唐書》的撰者未經(jīng)明察,就沿用了這個說法。

《舊唐書》關(guān)于李白出生地的疏忽,在《新唐書》中得到了訂正。

但是《新唐書》的記載僅只說西域,所指并不明確。大詩人李白在五歲之前生活過的西域到底是指哪里?對我們來說,這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如前所述,已知的兩種說法是,新墓銘的“碎葉”和《草堂集序》的“條支”。

郭沫若對李白的出身地作過相當(dāng)詳盡的考證。據(jù)他的觀點,唐代“條支”這個地名的用法與漢代《史記》中的用法有相當(dāng)大的差異。

簡單說來,“碎葉”是一座城市的名字,而“條支”則是包括碎葉城在內(nèi)的一個更廣泛的地名。就像說大石內(nèi)藏助既是播州人,同時也是赤穗人一樣。

據(jù)《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大月氏國往西數(shù)千里為安息國,再從安息往西數(shù)千里有條枝,以北有奄察、黎軒?!妒酚洝芬院蟮氖窌蠖鄬懽鳌皸l支”,下文隨之。

——臨西海,暑濕。耕田,田稻。有大鳥,卵如甕。人眾甚多,往往有小君長。而安息役屬之,以為外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