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統(tǒng)一海內(nèi)(3)

唐原來是這樣 作者:王者覺仁


 

作為李唐王朝在北方最強勁的一個對手,劉武周的覆滅讓李淵長長地松了一口氣。他隨后便把目光轉(zhuǎn)向了關(guān)東。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大舉進軍中原,經(jīng)過十個月的苦戰(zhàn),占據(jù)了王世充的大部地盤,最后把他死死地困在洛陽城內(nèi)。次年五月,竇建德率十萬大軍來援,李世民力排眾議,采取“圍洛打援,兩線作戰(zhàn)”的戰(zhàn)略,擊潰竇建德,將其生擒,繼而逼降了王世充,一舉消滅了鄭、夏兩大割據(jù)政權(quán)。(參見《逐鹿中原》)

就在李世民平定中原的同一年,趙郡王李孝恭和行軍總管李靖也大舉南下,進軍蕭梁。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月,唐軍兵分四路,由李孝恭和李靖率二千余艘戰(zhàn)船出巴蜀,浩浩蕩蕩順長江東下;另三位大將分別出襄州(今湖北襄陽)、辰州(今湖南沅陵縣)和夏口(今武漢漢口),從各個方向進逼江陵(今湖北江陵縣)。

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guān)頭,蕭銑卻對戰(zhàn)局產(chǎn)生了重大誤判。他認為此時長江水勢大漲,不易行舟,因此并沒有及時進行防御部署。李孝恭的唐軍主力遂一路勢如破竹,接連攻陷荊門和宜都兩處軍事重鎮(zhèn),迅速進抵夷陵(今湖北宜昌市)。

梁朝門戶洞開,都城江陵一下子暴露在唐軍的眼皮底下,蕭銑這才慌了手腳,急命大將文士弘率數(shù)萬精銳進駐清江(今清江入長江口)布防。十月初,李孝恭和李靖大破文士弘,俘戰(zhàn)船三百余艘,梁軍被殺和溺斃者數(shù)以萬計。唐軍艦隊長驅(qū)直入,兵鋒直逼江陵。梁江州(今湖北長陽縣西)總管蓋彥舉旋即以五州之地降唐。

文士弘潰敗、蓋彥舉叛降的消息傳回江陵,蕭銑頓感末日降臨。他迫不及待地向各地發(fā)出了十萬火急的勤王詔。然而,此刻蕭梁的大多數(shù)軍隊都遠在江南和嶺南,遠水根本救不了近火。

數(shù)日后,唐軍迅速攻破了江陵外城,俘獲艦船一千余艘。李靖建議將這些艦船放入江中,任它們向下游漂去。眾將領大惑不解,紛紛反對說:“破敵所獲,理當為我所用,奈何棄之,以此資敵?”

可在李靖看來,這批戰(zhàn)利品還有一個更大的用途,他可以用它們一舉擊潰下游梁軍的軍心和斗志,讓他們徹底放棄援救江陵的打算。

這就叫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眼見眾將領依舊是一臉迷惑不解的神情,李靖解釋說:“蕭銑所據(jù)之地,南到嶺表,東至洞庭,其軍隊數(shù)量仍然很大。我們孤軍深入,如果不能及時攻克江陵,等敵人援兵四集,我們必將陷入腹背受敵、進退兩難的困境,就算擁有這些戰(zhàn)船,又能起什么作用?如果我們將這些艦船放棄,讓它們蔽江而下,各地梁軍見之,必然以為江陵已經(jīng)陷落,不敢輕進;即便派人偵察,一來一往至少也要十天半月,到時候我們早已拿下了江陵。”

李孝恭和眾將領至此才恍然大悟,遂依計而行。

當一千多艘空無一人的“幽靈船”無聲無息又浩浩蕩蕩地漂向下游時,沿岸梁軍不禁大驚失色。

他們唯一的反應就是——江陵陷了,梁朝完了!

李孝恭和李靖率大軍將江陵內(nèi)城團團圍困后,迅速切斷了它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梁帝蕭銑神色凄然對文武百官說:“天不佑梁,勢不能支,若竭力死戰(zhàn),則生靈涂炭,豈能以我一人之故而使百姓蒙難!”隨后,蕭銑身穿麻衣,頭裹布巾,帶著文武百官來到唐軍大營,對李孝恭說:“當死者唯銑耳,百姓無罪,請勿殺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