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柔內(nèi)剛的劉恒,以不卑不亢、義正辭嚴的語氣,給冒頓回復一信:
“單于不提前事,重修兩國盟約,我十分欣慰。國家之間和平相處,乃是古代圣人的志向。漢匈兩國約為兄弟,所以我贈送給單于的禮物甚為豐厚。違背盟約、破壞兄弟情誼,總是貴國率先挑起的,右賢王侵我邊境的事,我也不再追究,單于也不必深責了。如果單于愿意履行來信的承諾,公開昭示百官,責成他們不可再違背盟約,要言而有信?!?/p>
漢文帝是個不尚武功的皇帝,但并不意味著一味退讓,而是積極尋求以外交方式來解決兩國的軍事沖突。
不久后,冒頓去世,匈奴新的統(tǒng)治者是老上單于。
漢文帝為了信守盟約,延續(xù)和親的傳統(tǒng),便挑選了一位王族女子,嫁給老上單于??墒呛陀H政策沒有能夠羈縻住匈奴擴張的野心,老上單于比他的父親冒頓單于更加狂妄,完全不把漢帝國放在眼中。
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老上單于悍然撕毀與漢帝國的和平盟約,親自率領十四萬騎兵南下,這是白登之戰(zhàn)后匈奴最大規(guī)模的對外用兵。這次出其不意的襲擊,令漢帝國損失慘重,邊境要塞朝那、蕭關失守,緊接著彭陽陷落,秦始皇二十七年所建的帝王行宮——回中宮被燒毀。匈奴騎兵的前鋒已經(jīng)直抵甘泉,距離帝國的首都長安城,只有八十里。
面對匈奴騎兵疾風驟雨般的攻勢,漢文帝表現(xiàn)出應有的冷靜與從容。他沒有驚慌失措,而是以最快速度在長安城外布防十萬名士兵、一千輛戰(zhàn)車,做好充分的戰(zhàn)斗準備,并巡視檢閱了部隊,封賞一部分有功將士,提振士氣。在受到獎賞的將士中,其中就有后來成為一代名將的李廣。
檢閱完部隊,漢文帝回到皇宮后,當即宣布,將御駕親征匈奴。文武大臣聽了大驚失色,紛紛上書勸諫。雖然長安城外集結(jié)了十萬精兵,但是相對于匈奴的十四萬精銳的騎兵,漢軍在數(shù)量上并不占據(jù)優(yōu)勢。劉恒心志堅定,不為大臣的勸諫所左右。大臣們計無可施,只好搬出救兵,請出劉恒的生母薄太后。
薄太后雖然是個開明的母親,但畢竟是女流之輩,在軍政事務上,著實沒有什么高見。她斥責劉恒說:“你父親高皇帝身經(jīng)百戰(zhàn),帳下名將云集,當年御駕親征匈奴,尚且在平城被圍困七晝夜?,F(xiàn)在形勢比當年還嚴峻,匈奴大軍距離都城長安,不足百里之途,當年追隨高皇帝南征北戰(zhàn)的大將們,多已不在人世了。你若冒失御駕親征,稍有閃失,上則對不起養(yǎng)育你多年的母親,下則對不起天下蒼生百姓?!?/p>
薄太后的極力反對,使得劉恒不得不放棄了親征匈奴的計劃,而任命張相如為大將軍,全權負責指揮前線對匈奴作戰(zhàn)。
漢軍大舉反擊,匈奴人一溜煙就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