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仁政的春天:文景之治(5)

西漢原來是這樣 作者:醉罷君山


在儉樸節(jié)約上,漢文帝的表現(xiàn)足以令人稱道。從他繼位到去世,在位時期長達二十三年。這段時間里,皇家宮殿、花苑以及專用的馬匹車輛及宮中所用的服飾,全部沒有新增數(shù)量。他的節(jié)儉,在歷代皇帝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有一回,他想在宮中新建一座露臺,便召來工匠,做了工程預(yù)算,大約需要一百金。他心里盤算一下,覺得太貴了,便說道:“這筆錢相當于十戶中等人家的家產(chǎn)。我繼承了先帝留下來的宮殿,時常害怕自己德行不夠,令先帝蒙羞,看來是沒必要再修建露臺了?!?/p>

還有很多事例可以證明文帝的樸素。他身為皇帝,也不穿著上品衣料,他最寵幸的慎夫人,裙子不拖地。我們在古代的繪畫中,可以看到古代女子服飾多是裙子很長,拖在地板上,這是古代的時尚,但漢文帝不許自己的妃子裙子拖地,羅帳也不準繡花紋,簡簡單單的。倒不是說漢文帝真的節(jié)約到這種程度,而是要以此來為天下作一個榜樣,皇帝尚儉,臣下應(yīng)該不敢過分奢華吧。

中國一直有厚葬的傳統(tǒng),帝王更是如此,歷史上保留下來的皇陵大多規(guī)模浩大,在這些大型地宮的背后,是勞民傷財與奢侈浪費。在諸多的帝陵中,漢文帝的霸陵格外樸實,沒有高大的墓冢,沒有金銀銅鐵作為陪葬品,只有一些廉價的瓦器。無論生前還是死后,漢文帝在儉樸上,一以貫之。

漢文帝的時代,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好的時代。如果說漢高帝劉邦的事業(yè)是強兵,那么漢文帝的事業(yè)就是富民。民富則國富,漢文帝的德治開創(chuàng)了一個令人懷念的時代,其歷史影響是深遠的。他多次詔免農(nóng)民一半田租,以鼓勵農(nóng)桑,刺激經(jīng)濟生產(chǎn)。公元前167年(漢文帝十三年),更是下詔免除田租。對廣大農(nóng)民來說,這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漢文帝去世后,他的兒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

漢景帝劉啟無論在人格修養(yǎng)上還是政治才干上,都不及漢文帝,不過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父親遺留下來的仁政傳統(tǒng),使得西漢的黃金時代得到延續(xù),后世把文帝、景帝的時代稱為“文景之治”,成為二千年專制時代中最具人性化色彩的時代。

肉刑被漢文帝廢除后,罪行較重者改為笞刑。前文說過,這種刑法也仍然存在問題,就是刑罰過重,經(jīng)常導(dǎo)致受刑者喪命。漢景帝在公元前156年與前144年,先后兩次降低刑罰的標準,笞五百最后降低到笞二百,笞三百則降為笞一百。即使如此,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笞刑所用刑具標準不同,也會對犯人身體損壞造成不同的后果。如果只降低笞刑的次數(shù),而沒有統(tǒng)一刑具,仍然可能存在濫用權(quán)力的現(xiàn)象。因此,漢景帝又下令將刑具標準化,有一個細節(jié)也可以說明其人性化的考慮,由于刑具是用竹片制成,竹片上有突出的節(jié),一律必須削平。另一個人性化的措施,是受刑者的受刑部位,一律在臀部,不得笞背,執(zhí)刑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因為施刑者也有體力消耗,如果中途換人,那么囚犯的苦楚當然要增加了。

從這些法律條文的細節(jié)處,可以看出漢景帝還是繼承父親寬厚、人性化的傳統(tǒng)。

文帝、景帝在位時間約四十年,政治上的清明與經(jīng)濟上的發(fā)展,不僅使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也使得朝廷府庫充盈。文帝與景帝都沒有彪炳的武功,然而漢武帝時代的赫赫武功,并非無源之水。數(shù)十年的積累,使國家富強、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故而漢代之強盛,并不始于武帝,而是奠基于文景之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