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節(jié):1 風暴前夜(8)

上帝之鞭阿提拉 作者:(英)約翰·曼


但瓦林斯不會給他們任何東西。他想要的是勝利的果實:抓住或殺死菲列迪根,使哥特人受到震懾。他拒絕回應這封信,并以受到了沒有被足夠重視的侮辱為由趕走了那名教士。

第二天早晨,8月9日,羅馬人準備完畢。所有不必要的裝備,包括空閑的帳篷,珠寶箱,皇帝的長袍,都為了安全起見而被帶入了阿德里安堡,同時,騎兵和步兵出發(fā)朝13公里外的西哥特人的臨時營帳鋪天蓋地而去。這是一次短程行軍,但卻是一次令人極度緊張的行軍。他們在灼人的烈日底下穿過被燒毀的田地,舉目之下沒有溪流可供這些重裝部隊飲用。

幾個小時之后,羅馬騎兵和步兵接近了西哥特人的營帳以及他們扎成堆的馬車。西哥特人在那兒粗野地吶喊著并唱著對哥特人祖先的贊歌。汗流浹背的行軍已經使羅馬人有些散亂,他們隊伍一側的騎兵來到了最前面,而后面的步兵又擋住了另外一側的騎兵。他們慢慢地將自己的隊伍拉成了一條直線,與此同時,他們撞擊著他們的武器,敲打著他們的盾牌以壓過野蠻人的吶喊聲。

對還在等待援軍的菲列迪根來說,這些景象和聲響令他喪失斗志。他再一次玩起拖延時間的把戲,提出了和平的要求;而瓦林斯再一次因為使節(jié)的地位太低而將他趕走。仍然沒有東哥特騎兵的影子。菲列迪根不得不又一次送出消息,仍然是和平的建議,但是他增加了籌碼。他提出如果瓦林斯能夠派出高官的話,他愿意本人親往談判。這次,瓦林斯同意了,一名合適的志愿外交官也上了路。但與此同時,一隊渴望榮譽的羅馬騎衛(wèi)隊也對西哥特人的側翼進行了一次突襲。這位志愿外交官倉促地撤了回來-他撤得正是時候,因為這時東哥特的騎兵正沿著山谷疾馳而來。羅馬騎兵向前挺進應對這新到來的危險。

這正是菲列迪根所期盼的。他的步兵從馬車里涌了出來,他們射著箭,投擲著長矛。兩支軍隊短兵相接之時,頓時陷入了盾牌和殘矛斷劍擠得水泄不通的局面,以至于士兵們都舉不起他們的手臂去戰(zhàn)斗,或者當他們剛舉起來就不得不馬上又放下。塵土飛揚,使得戰(zhàn)場上彌漫著嗆人又迷離的塵霧。在混戰(zhàn)之外,西哥特的弓箭手和長矛手沒有必要參戰(zhàn),因為任何隨意投擲或發(fā)射的東西都會在煙塵中失去蹤跡,而且如要這樣做必須找到一個標志物。

接著,重騎兵趕到了,并沒有羅馬騎兵前去阻截他們。踏著垂死的士兵,他們的戰(zhàn)斧劈開了飽受酷熱折磨,被鎧甲壓彎了腰,最后跌倒在浸透鮮血的大地上的步兵們的頭盔和胸甲。不到一個小時,活著的人就開始蹣跚著跨過被屠戮的人的尸體逃離羅馬人的陣線。阿米亞努斯這樣寫道:"一些倒下的人不知道誰在攻擊他們,另一些人因為寡不敵眾而被擊垮,還有一些人則死在自己的同伴手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