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員工和領導有一定潛在的矛盾,本質(zhì)原因在于員工和領導的出發(fā)點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結(jié)果對于彼此的責任不一樣,屬于角色矛盾。
如何在職場成為“紅人”?如何能夠提升和加薪?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巴結(jié)領導”、“討好領導”、“絕對服從”、“領導永遠是對的”幾乎成為職場的溝通哲學。
第二章向上溝通:匯報真相、解決問題才是最大的本事其實,越是上司的心腹愛將,越需要主動讓上司了解你,每一次接觸,都是他定義你的時候。要想成為領導的心腹,就必須迎合他的心,最高境界是成為領導的知己。
知己文化素來是中國交友文化的最高境界,知己是人際溝通的最高價值取向,士為知己者死就是對這一說法的最佳解釋。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人是社會的產(chǎn)物,精神層面的滿足是人性的最高體現(xiàn),層次越高的人對精神的重視度就越高!層次高了以后,就會曲高和寡,能夠理解其追求、境界、品位、情感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因此,便有了寂寞高手之說,領導一般都是寂寞英雄。
知己是一種奢求,知己是朋友關系的升華,知己是最懂自己的人,知己是一面鏡子,知己的錯誤就好像是自己的錯誤,因此,知己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寬容。一位在汽車業(yè)工作的高級經(jīng)理人小馬頗有體會。他和總經(jīng)理是知己,彼此有共同的寫作和書法情趣,他的一句話就被馬總視為知己了,他對馬總說:“馬總,很多人都認為您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和一手好字是非常自然之事,我覺得不能這么看問題,完全可以想象,你的內(nèi)心要經(jīng)歷多少次的掙扎和痛苦歷練,因為,文章千古事,不是想寫就寫得好的,如果沒有您非凡的人生作為底色,您不可能寫出人性的精神和思想的高度,好文章是經(jīng)歷出來的;其次,書法就更難了,文章不好可以抄,千古文章一大抄嘛!書法就不可能抄啊,一出手就是功夫,沒有相當?shù)奈幕滋N,能夠?qū)懗瞿@樣的文人書風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發(fā)自肺腑的尊敬您!”因為彼此信任、欣賞和懂得,于是他們成了知己。
有一次,當個性率直的小馬與總經(jīng)理工作意見不一致吵完架,下班后,他們卻走進了咖啡廳就事論事,以心換心,彼此感情沒有因為工作爭吵而受到傷害,這就是知己的魅力??偨?jīng)理為什么視小馬為知己,是因為在公司上下,他還沒有遇到可以讀懂其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人。因此,一句話就入了靈魂。即使后來有了一點工作上的爭吵,依然風平浪靜。
按理講,爭吵是上下級之間最忌諱的。一旦和領導有了隔閡,再怎么努力都無法挽回你曾經(jīng)在他心中的位置。所以工作中遇到了問題,和領導之間應該心平氣和的溝通,根據(jù)他的喜好和性格,順著他的心理說話,而不是用“戰(zhàn)爭”來滿足你的一時之快,最后吃苦頭的還是自己。即使爭吵,也要知道領導的底線和上線,否則,只有離場的命運。
但是,如果你能夠和領導成為知己,那結(jié)局就會意外了。
當今職場,唯有懂得溝通的藝術,懂得領導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需求時,你才能真正成為領導身邊的心腹紅人和知己。
職場也有表錯情會錯意的案例:康明是一家廣告公司宣傳部的經(jīng)理,以前是一名普通員工,后來因為工作表現(xiàn)突出,被提拔為現(xiàn)在的位置。他手下的員工,都是以前工作過的同事,因此他與他們保持著一種哥們兒關系。但最近員工高偉為私事耽擱了工作進度,康明以上司的身份批評了他一頓。
批評完高偉的第一天,康明剛走進辦公室,就聽到高偉在抱怨:“真不知道經(jīng)理這些天是怎么了,前幾天下班時,他還和我們一塊兒出去吃飯,像以前一樣有說有笑的??勺蛱焖盐医械睫k公室里,把我訓了一通,說我工作進展緩慢。一會兒把我當朋友,一會兒又要做我的領導。沒想到升官后他會這樣對待我們,太讓人失望了?!?/p>
“算了吧,”一個同事插話進來,“只有你這種傻瓜才會相信他還把我們當朋友,說不定他跟我們一起出去玩,就是想看看我們有沒有說他的壞話呢!”
“哎,我也不知道該怎樣面對他了,反正是不能再把他當朋友了?!备邆フf道。本故事的癥結(jié)在于康明并沒有把以前的下屬當成知己,只是當成一般朋友而已,因此,職場中一定要把握好上級領導的真正心態(tài),否則就會自作多情。知己一生難求,要想成為領導的知己就必須要研究領導,最關鍵的要有領導的境界和情懷,否則不會匹配的。
職場中,上司就是上司,員工就是員工,你想和他成為永遠的朋友,你就必須要站在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溝通的潛規(guī)則就是下級以上級標準為標準。如果你不擺正雙方的角色,希望領導尊重你的標準,那你就永遠不可能成為領導的知己。
其實,職場要成為領導的知己,是非常艱難之事。我們只能把知己淺層次理解,即理解領導、知道領導之意。為了在工作中與領導更好的合作,請注意如下溝通技巧:
(一)犧牲個人榮譽
一個精明的英國人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在世界上可以有許多事業(yè),只要他愿意讓別人替他受賞。”為了讓上級臉上光彩,有時,可以讓他代你接受因你的設想或發(fā)明而得到的榮譽。如果你與你的上級的關系十分牢固,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將會有利于長遠的利益和奮斗目標。
下面舉一個案例:某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是當?shù)匾还P桿子,文章寫得非常好,出過6本書,不過,有三本都是他和上級領導聯(lián)合署名,于是,他心態(tài)失衡了,到處講不公平,說:“領導一個字沒有寫,署名還在前面,真煩。”當這事被他的領導知道后,其日子非常不好過,領導經(jīng)常給他小鞋穿。該部宣傳科長劉某就深得官場溝通密碼,他寫了一本書,直接署名給領導,自己名字都拿下了,并且一直保密至今,他還在領導面前說:“領導,這本書是我按照您的思想,根據(jù)您的談話記錄整理出來的,我知道您時間忙,請您審閱!”后來,這位科長很快就代替那位牢騷滿腹的副部長了。本案例兩個主人公都不是領導的知己。副部長沒有辦法抗拒命運,內(nèi)心卻不情愿,因此,在職場很痛苦。宣傳科長就是善解人意的職場高手,但不值得推廣,屬于用書行賄的人。我們要注意:真正的知己不是幫助領導做壞事、投其所好、弄虛作假。知己更多是建立在精神層面的共鳴。
巧妙轉(zhuǎn)讓光彩就是把工作中得到的榮譽歸功于領導的正確領導。
(二)用低調(diào)換關注
下屬提出一個建議,試圖讓領導接受,這不僅取決于建議內(nèi)容本身的合理性,還往往取決于下屬提出建議的方式。此外,你還要注意領導的態(tài)度,就是要時刻注意領導的心理感受和變化軌跡,就是要求下屬在提出建議的時候首先要獲得領導的心理認同。經(jīng)驗表明,以請教的方式提出建議更易讓領導接受。小王深得領導喜歡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合理化建議,為公司節(jié)約了300萬元。但是,他沒有把功勞記在自己名下,而是以領導名義申報的,他面對領導和廣大員工說:“我真的是太欽佩領導的智慧了?!弊詈蠼Y(jié)果是領導得了榮譽,小王悄悄得了獎金。小王的名言是:“領導第一,才有利益”。事實上,一個組織的成績真的是一個人的嗎?錯了,一定是團隊協(xié)作導致。領導用你的智慧也是功勞啊,如果領導不用你,你再有本事也會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小王值得表揚。
(三)用感覺換感情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就是在最好的、最友善的、最單純的人際關系中,稱贊和贊揚也是必要的,正如潤滑劑對輪子是必要的,可以使輪子轉(zhuǎn)得快。” 所以,你要對你上司加以贊美。但你注意不應該試圖靠溢于言表的贊揚或是假惺惺的恭維話來安撫他或讓他高興。這種做法不僅是不誠實,而且往往會自討沒趣。
除了給予敬意和贊賞之外,另一種使上級感覺良好的做法是表達你的良好反應。如果上級在宴會上講了一段話,你和在座的其他人都以為講得很精彩時,要毫不猶豫地向他表達自己的感悟。比如你說:“領導,今天您發(fā)揮太出色了,您的動作舉止汪洋,您的聲音真力彌漫,您的氣魄具有領袖的風采!”
領導最在乎的是感覺,如果下級不懂得領導心理,就很難融洽,溝通成本將大大加大。人只有對感覺好的人才有感情。聽到好話才有感覺,夸到位才有感覺。說人好話是本事,說人壞話是本能。
不要吝嗇你的掌聲和語言,舊式文人對于說好話制造了一個詞叫做“拍馬屁”,這是一個意識誤區(qū)。只要把握好一個度,夸獎就是制造感覺的重要工具!事實上,人的天性就是希望被別人承認和得到最有質(zhì)量的夸獎。我想,沒有人愿意聽到別人說你真實的壞話吧!
(四)做崇拜領導的下級
領導是希望能夠得到尊重和支持的,因此對于積極配合的下屬,領導也一般都會給予較多的關照。
上司發(fā)表演講,你應該積極鼓掌,大聲喝彩;上司留下加班,最好你留下幫忙;如果上司相邀去吃飯,你要主動地相陪。在茶飯間的閑聊,你不妨使用這樣的話語:“能夠聽到您的人生經(jīng)驗是我最大的幸福!”這些話會成為和領導溝通的最好的潤滑劑。
即使上司談的都是一些老調(diào),也要做傾聽狀,時而給予共鳴或由衷的贊美,而不應有一絲不耐煩的神態(tài),這種部下是最被賞識的。
在領導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屬在公開場合使自己下不了臺,丟了面子,那么這個下屬遲早會出問題,畢竟有氣度和胸懷的領導是少數(shù)。正如一位心理學家所說的那樣:“人們都喜歡喜歡他的人,人們都不喜歡不喜歡他的人?!?/p>
領導一般都有對下屬訓話談人生經(jīng)驗的欲望,會希望下級崇拜他。因此,不妨做個忠實的“聽眾”來聽他高談闊論,對這種肯比別人更用心“聆”聽上司言論的下屬,上司自然會給予更多的信任與較高的評價。最好拿個筆記本或買一支錄音筆作記錄。
(五)用事實表達忠心
與領導溝通,說得好不如做得好,如果能夠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就能夠很快和領導成為心腹。領導也是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依然會出現(xiàn)酸甜苦辣,依然會有坎坷痛苦和無奈,也會遭遇意外。某公司王總與公司肖副總、馬副總和部門經(jīng)理小何驅(qū)車出差,不小心和一外地車輛發(fā)生小車禍,無人員傷亡。對方一行3輛車,有8人,事故發(fā)生后,對方仗勢欺人,就要過來打架,王總作為領導主動去溝通,希望好說好散。但是,對方根本就不理智,幾個人上來就把王總打翻在地,肖副總、馬副總已經(jīng)不敢言語了,而小何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不懼被打的危險,上前勇敢地大聲說:“請你們理智一點好不好,車禍是誰都不愿意出的事,既然出了,就要解決問題,何況沒有傷亡就是最大的大幸,如果打架能夠解決問題,就請你們打我好了,別打他,可能是你們覺得問題太小,請你們把我打死吧!”于是,小何做出了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對方被小何的勇敢、幽默和在理折服,于是都心平氣和了,找來交警處理,對方也向王總真誠道了歉。從此,小何成為了王總最信任的人。事實勝于雄辯,關鍵時候就是檢驗友誼、情感和忠心的時候。毫無疑問,小何是因為這件事而得到了領導的信任和重用。
(六)用智慧成就領導
前面幾招都是停留在表面,都是在關鍵時候的個案,要成為領導的心腹和知己,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實力,用實力說話是職場永恒的成功法則。
領導就是帶領大家共同實現(xiàn)目標的那個人,要實現(xiàn)目標就需要智慧,不僅需要懂得領導的智慧,更需要解決問題的智慧,如果你既懂得領導,又有工作能力,你肯定能夠和領導成為事業(yè)搭檔,還能夠成為心靈的知己。
對領導最大的尊重和認同是幫助領導完成目標,幫助領導完成他不能完成的目標。因此,必須站在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去獻計獻策。某火鍋企業(yè)李總,一直希望通過加盟連鎖形式來做大做強,于是找來一家專業(yè)的咨詢公司,三個月下來,對于公司的企業(yè)文化都沒有破題。作為公司加盟部經(jīng)理的王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本來是胸有成竹,但是他不能在不對的時機獻計獻策,因為當領導把信任投給咨詢公司時,你的建議會被他們淹沒,只有當他們無計可施時,你站出來貢獻智慧,才會被領導重視。后來,咨詢公司無計可施時,王強向領導貢獻了獨到的企業(yè)文化理念和加盟策略,一舉贏得了領導的高度重視,公司的加盟效果特別明顯,公司在不到一年時間加盟了300多家企業(yè)。領導也終于明白什么叫“七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的道理,從此把王強作為知己。職場成功最終需要實力說話,如果你做人好,加上有本事,領導一定會視你為心腹。其次,王強懂得掌控時機的智慧也是可圈可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