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亞當夏娃法則

愛情美學 作者:趙惠霞 著


小和尚在深山中的寺院長大,從小沒有見過女人,師父告訴他女人是吃人的老虎,小和尚見了一次卻念念難忘……為什么“異性相吸”“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為什么人們普遍喜歡漂亮的異性?為什么出現(xiàn)“七年之癢”現(xiàn)象?為什么“肌肉男”會敗給“感情男”?“亞當夏娃法則”為你揭示其中的愛情規(guī)律。

男女相愛中的亞當夏娃法則,又稱為本能影響規(guī)律,指的是一個人的先天本能影響戀愛對象選擇和愛情發(fā)展這樣一種現(xiàn)象。

亞當夏娃法則有兩種表述方式:

方式一:性特征突出的異性,容易成為戀愛的對象。

方式二:戀愛對象性特征突出,愛情成功的概率較大。

2.1 亞當夏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0世紀90年代,曾經(jīng)流行一首歌曲,名字叫作《女人是老虎》。歌曲的內(nèi)容出自清代袁枚的《續(xù)子不語》一書,在書中的名字叫作“沙彌思老虎”。

故事說的是五臺山有一位禪師,收了一個3歲的小徒弟。五臺山山勢險峻,師徒倆在山頂修行,從不下山。十多年后,有一天禪師帶著弟子下山,小沙彌看到牛馬雞狗,都不認識。師父就一一教他:“這是牛,可以耕田;這是馬,可以騎;這是雞、狗,可以報曉、看門?!边@時,迎面走過來一個年輕姑娘,小沙彌問道:“這是什么?”師父擔心小沙彌受女色誘惑,就嚇唬他說:“這叫老虎,人要是靠近它,就會被咬死,身體會被它吃掉?!蓖砩匣氐缴缴希瑤煾竼栃∩硰洠骸鞍滋煸谏较驴吹侥敲炊鄸|西,有沒有讓你動心的啊?”小沙彌回答:“別的都不想,就是那個吃人的老虎,心里邊總是念念難忘。”

與這個故事相似的內(nèi)容,也出現(xiàn)在歐洲文藝復(fù)興的文學名著《十日談》中。說的是一個男人在妻子去世后,帶著2歲的兒子住到深山的茅草房中,一心一意地侍奉天主。為了不讓兒子受到塵世的污染,男子每次下山總是獨自去。兒子長到18歲了,對父親說:“爸爸,你年齡大了,每次下山很辛苦。你為什么不帶我一起下山,把你的朋友介紹給我,以后有事我就可以代替你去了。”父親覺得兒子說的有道理,再下山時就帶上了兒子。兒子看到城里的宮殿、教堂、馬車等,都覺得新鮮,一路上問個不停,父親都一一講給兒子。迎面走來一群剛剛參加完宴會的姑娘,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美麗動人。兒子問父親:“這是什么東西?。俊备赣H說:“快快低下頭,不要看她們!她們叫綠鵝,全都是害人的禍水!”兒子盯著遠去的姑娘說:“我不懂你的話,也不明白她們?yōu)槭裁词堑溗?。我只覺得,我還沒看見過這么美麗、這么惹人愛的東西呢,她們比你平日給我看的天使畫像還要好看??丛谏系鄣姆萆?,要是你真的疼愛我的話,就讓我們趕快想個法子,給我?guī)б恢痪G鵝回去,我要喂養(yǎng)它?!?/p>

這兩個產(chǎn)生于不同國家的故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表現(xiàn)了男女之間強烈的吸引力。為什么男女之間會有這么強烈的吸引力呢?從很早的時候起,人們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并且提出了許多有趣的猜想。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說法,最初的人是兩面人:一面是男人,一面是女人。后來天神為了懲罰人,把人從中間劈開,分為男人和女人。從此以后,男人總喜歡找女人,女人總喜歡找男人——人們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圣經(jīng)》寫道:世界之初,上帝在創(chuàng)造了萬物之后,按照自己的樣子,用泥土捏了一個男人,并賦予他生命,取名亞當,把天下的一切生物交給他管理。后來,上帝看亞當一個人生活太孤獨,就施展法力使他昏睡,然后取下他的一根肋骨,用這根肋骨變成一個年輕的女人,取名夏娃。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整天游戲玩耍,非??鞓贰R惶?,他們受蛇的誘惑,偷吃了園中的智慧果,就看到自己赤裸的身體,產(chǎn)生了羞恥的感覺。于是,他們用樹葉編織成圍裙,把自己的身體遮掩起來。上帝來到園中,看到他們的行為,就知道他們違反了禁令,于是把他們趕出了伊甸園。亞當和夏娃流落在大地上,二人結(jié)合,繁衍了人類。由于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變的,所以女人總喜歡依偎男人;由于女人是男人的一部分,所以男人格外喜愛女人。

油畫《天堂里的亞當和夏娃》

《圣經(jīng)》的故事誕生較晚,大約在公元初年,因而更接近人類的現(xiàn)實生活。亞當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知道了害羞,懂得了遮羞,與小孩長大為成年人的過程非常相像。什么東西讓他們害羞?他們遮蔽的是什么東西?就是性。

什么是性?從生理學的角度講,性是人一種先天的本能,稱為性本能。與生活中人們一般理解的性概念不同,科學意義上的性本能,不僅僅局限于生殖的意義,還指先天的影響人與異性交往態(tài)度、行為的一切生理因素。性本能同其他本能一樣,是人體一種先天的規(guī)定性。這種規(guī)定性,決定了異性之間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的行為趨向。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認為,女孩從11歲到18周歲,男孩從13歲到20周歲,是性功能逐漸發(fā)育成熟的時期,稱為青春期。在這個時期,男孩的體內(nèi)開始分泌雄性激素,女孩開始分泌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孩和女孩的身體開始發(fā)生變化,體形、聲音和行為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性別特征。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也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表現(xiàn)為對異性的敏感、好奇和喜愛。

亞當和夏娃偷吃智慧果以后的種種表現(xiàn),是早期人類對男女之間相互吸引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原因的一種解釋。從現(xiàn)代科學研究的角度而言,這是人成長的一個自然過程,即隨著身體生理發(fā)育的成熟,開始產(chǎn)生了自覺的性意識和性需求。導(dǎo)致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性本能。人的性本能是男女相愛的生理基礎(chǔ),男女相愛的各種社會活動,都建立在性本能這個生理基礎(chǔ)上。

把性本能作為男女相愛的根本原因,把生理因素作為愛情的基礎(chǔ),對于許多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長期以來,社會中存在一種普遍的觀念,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是神圣的、高尚的,而本能性的、生理性的活動是低下的、污穢的。這種觀念反映到美學界,就是割裂審美活動與生理因素的聯(lián)系,反對從生理的角度探討美感產(chǎn)生的原因。許多研究者認為:“審美心理學研究的是一種高級的精神現(xiàn)象,而不是動物性的快感;是人在滿足基本的生物性需求之后向更美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不是一種低級的趣味;是一種涉及著多種高級心理功能的復(fù)雜心理狀態(tài),而不是一種單一的‘刺激—反應(yīng)’。”其實,不僅是美學家,就是在心理學界,同樣存在這樣的認識。蘇聯(lián)權(quán)威心理學家捷勃洛夫的故事就典型地反映了這一點。

捷勃洛夫1950年6月29日在蘇聯(lián)科學院及蘇聯(lián)醫(yī)學科學院的聯(lián)合大會上,坦白地講述了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轉(zhuǎn)變過程。他說:“我要詳細地談及我的中學心理學教科書,這是很廣泛地被采用的。蘇聯(lián)的多數(shù)青年都是從這本書學習心理學的?!谟嘘P(guān)技能這一篇內(nèi),我寫了如下的幾句話:‘條件反射的機制構(gòu)成動物技能在生理學上的基礎(chǔ),而人類技能在生理學上的基礎(chǔ)是遠遠更復(fù)雜的。條件反射形成的機制在人類技能形成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更高級的大腦機制具有更大的意義?!@更高級的大腦機制究竟是什么東西?”當捷勃洛夫講完這句話時,會場內(nèi)響起了一片笑聲。捷勃洛夫意識到這種認識上的錯誤,于是在這本書1951年改版時,便根據(jù)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的學說對以往錯誤的認識作了修正。但是,許多人至今仍然保留著這樣的認識。

現(xiàn)代生理學研究認為,任何高尚的精神活動,不論是宗教、愛情、信仰等,從生理的角度講,都是一系列的神經(jīng)信號活動,我們神圣不可侵犯的性格也是由一定的生理結(jié)構(gòu)方式形成的。現(xiàn)代生理學的這些研究成果,為研究審美現(xiàn)象提供了理論指導(dǎo)和研究路徑。正如人類從低級生物進化而來的事實,無損于人類的偉大一樣。把人的性本能作為男女相愛的基礎(chǔ),同樣無損于愛情的神圣、純潔和高尚。相反,只有從生理的因素出發(fā),愛情研究才有了堅實的基礎(chǔ),才能發(fā)現(xiàn)男女相愛的真實規(guī)律。

2.2 皇家選美的標準

性本能作為男女相愛的生理基礎(chǔ),最基本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男女雙方對異性的喜愛。“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為什么君子追求淑女、淑女喜愛君子呢?就在于性本能的這種作用。

性本能在男女相愛中的作用,不僅表現(xiàn)為追求異性的動力,而且表現(xiàn)為人們對異性外貌的選擇。

男女相愛,最直接的選擇方式就是看長相。什么樣的長相最有吸引力呢?放眼古今中外,標準可以說五花八門,有的甚至互相矛盾。蘇軾有一句詩說得好,“短長肥瘦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反映的就是人體審美中這種矛盾的現(xiàn)象。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男女相愛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對異性長相的選擇都有不盡滿意之處。因為每個人都非盡善盡美,有什么資格要求對方盡善盡美呢?但是,在社會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人,比如封建社會的帝王,他們在異性的選擇上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所以他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分析這些不受外界條件限制選擇異性的行為,可以看到人類對于異性外形最基本的審美傾向。

早在漢代,皇家就開始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從民間征收良家女子?!稘h儀注》記載:“八月初為笄賦,故曰笄人?!薄绑恰?,本意為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女子成年后開始用笄盤住頭發(fā),所以“笄”又特指女子15歲插笄盤發(fā)的年齡。所謂“笄賦”,也就是征收姑娘的賦。即每年的八月初,朝廷像征收捐稅、租賦一樣,開始向民間征收美女。征收美女的官員稱為“笄人”,他們負責“閱視”民間13~20歲年齡的姑娘,把那些符合條件的帶回宮中候選。

晉武帝司馬炎登上帝位后,很快下了一條詔令:所有卿以下文武官員的女兒都必須到后宮接受挑選,若有把女子藏起來的就處以“目無君主”的罪名,直至死罪。也就是說,在他沒有對這些女子進行挑選以前,這些女子是不能選擇配偶的。

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太平,財豐糧富,玄宗派人挑選天下好看的女子納入后宮,稱這些人為“花鳥使”。由于每年都要從民間采選民女入宮,開元、天寶年間皇宮的女人急劇增加。據(jù)《新唐書·宦者傳》記載,在開元、天寶年間,皇宮大約有宮嬪4萬人。

明代挑選宮女皆奉欽命而行。洪武十四年(1381),皇帝下令從蘇、松、嘉、湖等地及浙、贛二省選民間13~19歲的女子以備后宮。明朝天啟元年(1621),明熹宗舉行大婚之前,從各地選擇13~16歲的女孩,經(jīng)過初步淘汰到京城候選的姑娘就達5 000人之多。

清入關(guān)后時興選秀女,一般從滿蒙八旗中遴選,少數(shù)從漢族中挑選。滿蒙13~16歲身體健康無殘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須參加閱選。適齡女因故未參選,則要求在下屆參選,否則20余歲尚不準出嫁,違者將遭到嚴懲。私自結(jié)婚的由該旗都統(tǒng)參查治罪。如果是殘疾的,則需層層上報戶部,經(jīng)皇帝允許后方可免選。

這些史料說明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皇帝在選擇異性方面,具有絕對的優(yōu)先地位。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看上誰就是誰。不過,有了這樣優(yōu)越的選擇權(quán),他們?nèi)绾芜x擇美女呢?我們來看看明熹宗選擇皇后的過程。

第一關(guān)是海選。由負責選拔的宦官,對全國各地13~16歲的良家少女進行挑選,選拔出5 000名優(yōu)秀者,由皇家付給聘金和路費送到京城。

第二關(guān)叫初選。5 000名少女按年齡大小,每百人排成一行,由負責的太監(jiān)逐一察看,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少女挑出來,淘汰掉1 000人。

第三關(guān)叫復(fù)選,初選過關(guān)的少女繼續(xù)列隊,太監(jiān)們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發(fā)、皮膚,當然也包括“三圍”,讓各人自報門第、姓名、年齡等,考察音色、儀態(tài),再淘汰掉2 000人。

第四關(guān)是精選。太監(jiān)們先用尺子計量少女的手和腳,再讓她們走“臺步”,把那些腳稍大的、手腕稍粗的、舉止不雅的,又淘汰掉1 000人。

第五關(guān)是留宮。由宮中的老宮娥,將美女們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選出其中的300人作為入選留宮的宮女。

第六關(guān)是晉嬪?;实圻x派專員,對300名留宮的美女觀察一個月,依據(jù)她們的性情言語,再淘汰掉250人,剩下的50人晉級為嬪妃。

第七關(guān)是“選三”。由皇太后或者太妃,通過與剩下的50個人談話,“試以書算詩畫諸藝”,從中選出3個供皇帝欽定。

第八關(guān)是欽定?;实塾H自召見選中的3個人,最終決定皇后。明熹宗當年見著3個姝艷絕倫的美人,左右為難,自己拿不定主意,便讓旁邊的趙選侍幫助決斷。最后按照趙選侍的建議,欽定張嫣為中宮皇后,王氏封為良妃,段氏封為純妃。

分析這個選妃過程,有一個標準顯而易見,就是健康。

按照規(guī)定,明顯有殘疾的女子可以免選,也就是被提前淘汰。在接下來的選擇中,凡有麻子、口臭、鼻炎、腋臭、痔瘡、腳氣以及婦科疾病等的,都是必須淘汰的對象。這樣的淘汰過程,體現(xiàn)的實際是以健康為美的選擇標準。

在第二關(guān)和第四關(guān)中,先是淘汰了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少女,隨后又淘汰了那些腳稍大、手腕稍粗、舉止不雅的。這種選擇標準,與現(xiàn)代西方美學的一項研究成果不謀而合。這項成果認為,如果把一個族群的所有臉型輸入電腦,讓電腦計算出一個平均值,結(jié)果一定是最美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系助教科倫·艾皮瑟拉近年研究了坦桑尼亞哈扎部落人的擇偶標準。這個部落很少和外界接觸,至今仍然保持男人打獵女人采集的生活方式。有關(guān)研究表明,這種生活方式占據(jù)了人類發(fā)展過程中95%的時間,人類絕大部分原始特征都是在這種生活方式中進化而來的。艾皮瑟拉研究了哈扎人對于臉的審美標準,發(fā)現(xiàn)他們和歐洲人一樣,都喜歡平均的臉型。她認為,這個選擇是雙向的,越是平均的臉型說明基因越優(yōu)秀,自然也就越受青睞。反過來,越是優(yōu)質(zhì)的臉型在族群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也就越多,因此也就越平均。

在當前我國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認為女孩不能長得太矮,但也不能太高,1.65米是理想的身高,體現(xiàn)的同樣是這樣的審美傾向。

為什么對異性的選擇會出現(xiàn)這種選擇“平均值”的審美現(xiàn)象呢?按照科倫·艾皮瑟拉的研究,在這種平均的身體形態(tài)背后,隱藏的是優(yōu)秀的基因。也就是說,對于異性“平均值”的審美標準,實質(zhì)上同樣出于對健康的考量。

以健康為美的選擇標準,在現(xiàn)代社會男女相愛的選擇中,依然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個患有某種疾病的姑娘,即使長得漂亮,人們也會敬而遠之。近年來,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有的人甚至會把對方家族的遺傳病史也作為考量的因素。

如果說對疾病的排斥,是從負面表現(xiàn)以健康為美的審美標準,那么對美的直接追求,則是從正面表現(xiàn)了這種審美標準。

很長時間以來,民間把年輕女性相貌美的特征歸納為八個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泵记?,指眉毛茂密集中有型;目秀,指眼睛黑白分明有神,也有說瞳仁偏向上方,認為這樣的眼睛對男人具有誘惑力。“眉清目秀”作為人體的一種外在形態(tài),實際上表現(xiàn)的是人體的一種內(nèi)在狀態(tài),即內(nèi)在的精氣充盈。嘴唇的顏色與人的血氣相關(guān),嘴唇紅潤飽滿,說明血氣充沛;牙齒的顏色則與腎臟相關(guān),牙齒潔白,說明腎氣飽滿。此外,諸如皮膚細白光滑之類的審美要求,其實質(zhì)都是身體健康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為這種傳統(tǒng)的選擇配偶的標準提供了科學依據(jù)。該研究對1.5萬名美國男女進行跟蹤研究,從他們年滿10歲起開始,一直跟蹤到24~35歲。研究發(fā)現(xiàn),不論男女,外形越有吸引力,健康狀況就越好,身體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也越少。這就是說,美的人體也就是健康的人體,人體的健康在很多方面會成為美的根源。所以,從生理的因素選擇戀愛對象,健康因素往往會被人們優(yōu)先考慮。

分析明代宮廷選妃的過程,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的第二個標準,就是女性特征。

選妃的第三關(guān),要求女孩自報家門,說出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等,目的在于聽聲,把那些“稍雄、稍窳(yú)、稍濁、稍吃者去之”。其中的“稍雄”,也就是聲音稍粗、稍低,有點兒接近男人聲音。為什么要淘汰這種聲音的女孩呢?就是因為她們的聲音太像男人,而不像女人。換一種說法,就是女性的特征不足,缺乏女人味。淘汰腳大、手腕粗的女孩,同樣出于這樣的考量。與男人相比,女性的腳要小,手腕要細。所以腳大腕粗的女性,比起腳小腕細的女性,女性特征就顯得不夠,就少了一些女人味。由此不難看出,諸如此類的淘汰,實際是對性特征的選擇:性特征突出的女性被選中,性特征不突出的女性則被淘汰。

現(xiàn)代生理學為這種選擇提供了科學依據(jù)?,F(xiàn)代生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在11歲之后,由于體內(nèi)性激素的作用,男性和女性的身體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特征。女性的特征表現(xiàn)為乳房隆起、骨盆變寬、臀部變大、皮膚細膩、聲音細高;男性的特征表現(xiàn)為肌肉強健、長出胡須、喉結(jié)突出、聲音粗沉。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性激素充足的女性和雄性激素充足的男性,性特征就會越來越突出;雌性激素不足的女性和雄性激素不足的男性,則會表現(xiàn)出相反的特征。典型的例子可以舉出古代宮廷的太監(jiān)和現(xiàn)代泰國的人妖,由于缺乏雄性激素,他們的聲音就變得非常尖細,更加接近于女性。同時,在皮膚和體形方面,也會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變得越來越不同于正常的男人。

古今中外對女性的審美中,乳房、臀部和腰部之所以始終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就是由于性特征的緣故。比較普遍的審美傾向是,女性的乳房要高,臀部要大,腰卻要細。在舊石器時代留下的那些雕像中,經(jīng)??鋸埖乇憩F(xiàn)裸體女性的豐乳肥臀,說明這一審美標準悠久的歷史。

關(guān)于女性的細腰,我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事件,就是春秋時期楚靈王建造了一座宮殿,把從全國各地搜集來的細腰美女安置在里邊,這座宮殿被稱為“細腰宮”。當時民謠唱道:“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據(jù)說受這種風氣的影響,當時楚國的許多朝臣,都是把腰扎細了才去上朝。

歐洲歷史上同樣有以女性腰細為美的風尚。為了使腰變得纖細,法國婦女一度盛行扎腰。扎上腰箍不能運動,也不能進食足夠的食物,久而久之,就會使內(nèi)臟的位置改變,引起慢性病和流產(chǎn),甚至失去生育能力。由于女性普遍扎腰,法國一度人口增長率低于死亡率,引起朝野震驚,政府明令禁止扎腰,違者要以法律問罪。但是,上流社會的女性為了美,竟視法律于不顧,依然我行我素。世界上的扎腰之最是由英國的埃塞爾·格蘭格夫人(1905—1982)創(chuàng)造的,她從25歲起一直扎腰,到30歲時腰圍細到33厘米,被載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

女性的身體曲線,是女性美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具有S形身體曲線的女性,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女性腰圍和臀圍之比為0.7,被認為是最迷人的身材。在歐洲和美國,最受歡迎的三圍(胸圍—腰圍—臀圍)尺寸是:90—60—90(單位為厘米),其腰圍與臀圍之比為0.67。在非洲一些國家,人們可以接受腰圍與臀圍之比為100:135(約等于0.74)的女性,但重要的是腰部必須明顯細于臀部。

對于這種審美標準形成的原因,以往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原因在于豐乳肥臀細腰的女性比身材平板的女性更有利于生育。具有這種身材的女人表明體內(nèi)有足夠的雌性激素,更容易懷孕。女性的身體在青春期之前以及更年期之后更接近于男性身體,大體呈圓筒狀,但一旦進入青春期,在雌性激素的作用下,身體就會發(fā)生明顯的改變,呈現(xiàn)出女性特有的特征。有關(guān)研究表明,若女性的身體所分泌的雌性激素較少,且在生長發(fā)育期只能通過人為的方法來滿足身體對雌性激素的需求,這些女性的腰圍和臀圍之比就會比較接近。歌德就認為:“達到結(jié)婚年齡的姑娘,她的自然定性是孕育孩子和給孩子哺乳,如果骨盆不夠大,胸脯不夠豐滿,她就不會顯得美。”

另一種觀點認為,在人類早期的生活中,由于不能有規(guī)律地獲取食物,只能有什么吃什么。當孕婦缺少食物時,尤其在孕期最后3個月和哺乳期,身體的脂肪就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有關(guān)研究認為,一般女性大約有10千克的“可再生脂肪”分布在她們的臀部以及大腿處。這些脂肪儲藏了大量的能量,可為消耗較大的懷孕過程提供能量。

分析這兩種觀點,前者強調(diào)有利于懷孕,后者強調(diào)有利于哺育嬰兒,都是基于有益后代生育。毫無疑問,這樣的作用自然會促進相關(guān)審美心理的形成。但是,當少男少女在一起談戀愛時,他們會想到這些嗎?為什么不諳世事的男孩,依然會喜愛具有這種特征的姑娘呢?根本的原因還在于這樣的女性更具有女性的特征,或者說更有女人味。

性特征突出的人,容易受到異性的喜愛。這個規(guī)律不僅體現(xiàn)在男性對女性的選擇上,同樣體現(xiàn)在女性對男性的選擇上。一部中國古代史,基本上是男人主宰的歷史,留下的多是男人對女人的要求。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女性,如鳳毛麟角,有幸成為社會的主宰,從而使人們能夠了解,女性在具有絕對優(yōu)先選擇權(quán)的情況下,對男性有著怎樣的審美要求。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59歲時丈夫去世,67歲稱帝。武則天曾經(jīng)也想同男皇帝一樣,選一批美男子侍奉自己,為此下發(fā)了一道“選美少年為左右奉宸供奉”的詔令,但很快就接受臣下的勸諫予以廢止。俗話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武則天圣命既出,何以會接受臣下的意見很快收回呢?武則天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她執(zhí)政時期的許多政策在歷史上都是可圈可點的。武則天同時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女人,有作為人的自然需求。正是這種需求,使她一時頭腦發(fā)熱,下達了那道選美少年的詔書。但是,她很聰明,臣下一點很快就清醒過來了。她明白盡管自己做了皇帝,但這畢竟是男權(quán)意識占主導(dǎo)地位的社會,她不愿意因為這件事影響自己的形象,影響她權(quán)力的穩(wěn)固和各種政令的執(zhí)行。

武則天收回了選美少年的詔書,但不會放棄對美男子的需求。作為皇帝,武則天雖然年事已高,但想為她獻身的男子多如過江之鯽。唐代詩人宋之問很有才華,長得也很帥氣?!杜f唐書》稱他“偉儀貌,雄于辯”。宋之問見到武則天“選美少年為左右奉宸供奉”的詔令,就給武則天獻了一首詩,表達了希望侍奉武則天的愿望?!短綇V記》記載:“則天見其詩,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diào),但以其有口過?!w以之問患齒疾,口常臭故也。之問終身慚憤?!彼沃畣栯m然有才華,人也長得帥,但是因為有口臭,被武則天淘汰了,可見武則天選人是很嚴格的。

縱觀武則天的一生,在選擇男寵這件事上,總體上是秘密進行的。據(jù)歷史記載,武則天先后有4個男寵,也稱為面首。為什么古時稱這種為女人服務(wù)的男子為“面首”呢?因為古時面者,講的是相貌之美,首者,講的是頭發(fā)之美。所以面首者,指的就是相貌漂亮的男人。武則天的第一個面首叫薛懷義,是她的丈夫唐高宗的姑姑千金公主給物色的;第二個叫沈南璆,是皇宮的御醫(yī),在侍奉武則天的過程中被看中;第三個叫張昌宗,是薛懷義、沈南璆離去后,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給母親秘密推薦的;第四個叫張易之,是張昌宗的弟弟,由張昌宗順帶引薦的。

武則天選擇男人的標準是什么呢?有研究者總結(jié)說:“年輕、貌美、健壯,是武則天挑選男寵的三個必備條件?!?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4/03/06/2147317462359.png" />在這三個標準中,前兩個與男性選擇女性的標準是一致的,后一個則不同,體現(xiàn)的是男人的性特征。一般而言,男人高大的身材、突起的肌肉、寬闊的下巴、粗獷的額頭、粗沉的嗓音,往往都會成為女性喜愛的因素。有研究者認為,這樣的特點不僅象征著力量強,也象征著生育能力強。不論是什么原因,它們都是男人突出的性特征,并因此受到女性的青睞。

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男女相愛最初的起因在于生命的延續(xù)。數(shù)萬年來,人類的祖先在沒有任何現(xiàn)代生理學知識的幫助下找到一個配偶完成這件事,所憑借的只能是外表。這種對異性外表的選擇標準,很多方面是由人的本能決定的,構(gòu)成了人類對異性審美心理的重要內(nèi)容。

2.3 楊玉環(huán)的迷人味道

在中國歷史上,楊玉環(huán)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美女。她14歲嫁給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18歲又被52歲的唐玄宗看中,被封為貴妃。

相傳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去世后,后宮佳麗雖多,卻沒有令唐玄宗滿意的?;鹿俑吡κ糠浅A私馓菩?,于是為他推薦了楊玉環(huán)。唐玄宗一見,果然為之傾心,由此上演了一出奪兒媳為妃子的荒誕劇。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睂嶋H上,這里的“三千”,是秉承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敘述方法,極言其多的意思,并非實數(shù)。《新唐書》記載,開元、天寶年間的唐宮,后宮嬪妃大約為4萬人。

在這么多的美女中,楊玉環(huán)有什么過人之處,竟能使見多識廣的唐太宗情系一身呢?以往有人說因為她姿容出眾,不僅體態(tài)豐腴、肌膚細膩,且面似桃花;有人說因為她通曉音律,擅長歌舞,與唐玄宗有共同愛好;也有人說她智算警穎,善解人意,能夠討得唐玄宗的歡心。應(yīng)該說,這些都是楊玉環(huán)作為一個女性能夠為男人喜愛的特點。但是,這些特點卻并非其他人所不可能有的,最多只會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為什么就能使唐玄宗如此癡迷呢?

《新唐書·后妃列傳》寫唐玄宗第一次見到楊玉環(huán)時的態(tài)度,用了一個詞——“異之”。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很驚奇。楊玉環(huán)為什么會讓唐太宗感到驚奇呢?是因為懂得音律、善解人意?顯然不會。是因為長得漂亮?有這種可能,但可能性很小。倒是《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玉環(huán)的一個特點,讓唐太宗驚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了楊玉環(huán)兩件事。一個是“紅冰”:“楊貴妃初承恩召,與父母相別,泣涕登車。時天寒,淚結(jié)為紅冰。”一個是“紅汗”:“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蚴弥谥信林?,其色如桃花也?!边@些記載道出了楊玉環(huán)身體的一個特點,即分泌的汗水和淚水呈紅色,有香味。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楊玉環(huán)有這樣的特點,推薦的人一定會向唐玄宗報告,唐玄宗也一定會驗證。如果驗證屬實,這樣的特點令唐玄宗“異之”,也就很正常了。

《楊太真外傳》記載,安史之亂平定以后,唐玄宗非常思念楊玉環(huán)。為了安慰皇上,臣下們紛紛拿出與楊玉環(huán)有關(guān)的紀念物獻給唐玄宗。其中有個叫賀懷智的人,獻上的卻是自己的一個頭幘,就是古代男子裹頭的布,放在一個錦囊中。賀懷智講述了關(guān)于這個頭幘的故事:安史之亂前的一個夏天,唐玄宗與一位親王下棋,自己在旁邊為他們彈琵琶,楊貴妃站在旁邊看棋。一陣風把楊貴妃的領(lǐng)巾吹起來,搭在賀懷智的頭幘上,一直到楊貴妃轉(zhuǎn)身的時候領(lǐng)巾才落下。賀懷智回到家內(nèi),聞到滿身香氣,于是把這頂頭幘一直收藏在錦囊中?,F(xiàn)在為了安慰皇上的相思之情,把它獻給皇上。唐玄宗打開錦囊,果然香氣猶存。唐玄宗解釋說,這是交趾國進貢的“瑞龍腦香”的香氣,說他曾經(jīng)把瑞龍腦香用在暖池的玉蓮朵上,過了很長時間再去,玉蓮朵上尚且還有香氣,更何況這種容易吸味的絲綢之物。

楊玉環(huán)的領(lǐng)巾僅僅在賀懷智的頭幘上搭了一會兒,經(jīng)過安史之亂甚至更長的時間,頭幘上竟然香氣尚存。如果這個記載屬實,那么不管是出于楊玉環(huán)的體味還是她用的香料,起碼可以說明一點,生活中的楊玉環(huán)的確非常之香。

關(guān)于人體散發(fā)特殊香味的記載,元朝胡炳文的《純正蒙求》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大臣張文慶娶妾三人,獨愛其中名香女者,每夜幸多次而不倦。據(jù)傳,此女體有異香,如麝如馨,男人聞之,欲(望)不能罷也?!?/p>

清代也有一個關(guān)于人體散發(fā)特殊香味的記載。相傳乾隆有一位維吾爾族妃子,人稱香妃。她“玉容未近,芳香襲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別有一種奇芳異馥,沁人心脾”。

學者考證乾隆的40多位妃子,只有一位是維吾爾族人,人稱霍卓氏,也作和卓氏,是阿里和卓之女。和卓族是世居新疆南部的維吾爾族部落。1757年,喀什地方的封建領(lǐng)主大和卓木和小和卓木發(fā)動叛亂,霍卓氏所在的族人不愿隨從?;糇渴系母绺鐖D爾都率領(lǐng)族人,配合清兵平定了叛亂。平叛后,圖爾都受到清廷封賞,遷居到北京。1760年,27歲的霍卓氏與乾隆聯(lián)姻,被封為和貴人?;糇渴仙畹们∠矏?,進宮第三年晉封容嬪,第九年晉封容妃,多次陪乾隆巡游。1788年去世,享年55歲,入葬清東陵裕陵園。人們普遍認為,容妃就是傳說中的香妃。

人體是否會生而帶有異香,至今沒有科學的記載和說明。所以對于歷史上流傳的這些故事,許多人持懷疑的態(tài)度。有人認為是編造的,也有人認為是經(jīng)常采用香草沐浴身上殘留的香味。但是,人體的氣味可以吸引異性,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很早以前,我國就有熏香草、佩香囊、洗香草浴的習俗。在西方許多國家,則盛行香水。據(jù)說拿破侖三世俘獲西班牙美女尤金尼的秘密武器就是一瓶香水,尤金尼聞到香水的芳香幾乎如癡似狂不能自制,最后做了拿破侖的皇后。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一只螞蟻找到食物以后,很快就會有許多螞蟻陸續(xù)圍攏過來;蜜蜂結(jié)群遷徙,途中被天敵沖散,很快又會重新聚集起來。這些沒有語言的昆蟲靠什么建立起彼此間的聯(lián)系呢?

1959年1月,德國科學家皮特·卡爾森和馬丁·魯施針對同一物種個體之間分泌的用于交流信息的化學物質(zhì),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費洛蒙。這一名詞所表達的內(nèi)容,既不同于當時已經(jīng)存在的外激素,也不同于廣為人知的荷爾蒙。科學家認為,費洛蒙源于體內(nèi)的類固醇,可以從汗腺及皮膚表層細胞中發(fā)散,隨風飄逸再借空氣流動快速地傳播到各處去。費洛蒙是動物界包括人類、哺乳動物、昆蟲(蜜蜂、螞蟻、飛蛾)等同物種之間相互溝通,并發(fā)出求偶、警戒、社交、合作等訊號的信息分子,能激發(fā)性吸引及其系列反應(yīng),所以也稱為信息素或性外激素。

以往人們認為,人類身上也有費洛蒙,但由于擁有語言、表情這些高級媒體,在進化的過程中,費洛蒙的作用已經(jīng)微乎其微了。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令科學家開始重新認識這個問題。

在宇宙飛行中,一半以上的宇航員會出現(xiàn)宇宙病,如頭痛、惡心、全身不適等。后來醫(yī)生建議每次乘員組至少應(yīng)有一名女性,經(jīng)過混合編組后,宇航員便很少出現(xiàn)上述癥狀。

澳大利亞設(shè)在南極的科考站,站上的人員一度都輕重不同地得了一種怪病,有的徹夜失眠,有的精神不振,終日昏昏沉沉,所備藥物均無濟于事。一位醫(yī)學博士前往調(diào)查施治,得出的結(jié)論是性別比例嚴重失調(diào),異性氣味匱乏所致。在他的建議下,澳大利亞派了女性醫(yī)生去那里長駐,問題很快解決了。

科學家認為,異性的氣味中就包括費洛蒙的成分??茖W家發(fā)現(xiàn)下腦丘在費洛蒙的神奇運作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它可接收來自鼻子里犁鼻器的化學信息,從而引發(fā)適當?shù)那楦谢蚍磻?yīng)。男女感知對方的氣味后發(fā)生的情感反應(yīng),就可能與費洛蒙有關(guān)。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異性氣味影響著人的內(nèi)分泌、血壓、心律、呼吸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可以使其趨于最佳狀態(tài)。它們還能刺激人們的呼吸中樞,使人體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過程加快,引起大腦興奮。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在于異性相處的過程中,雙方的氣味和形象,從生理上和心理上給對方以刺激,使人的精神始終處于興奮愉悅之中,工作便感到分外輕松。

德國馬普學會的科學家曼弗雷德·米林斯基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在挑選伴侶的過程中會本能地用上鼻子,根據(jù)氣味判別對方是否適合自己。科學家解釋說,這種依靠嗅覺輔助辨別心上人的功能與人體的免疫組織有關(guān)??茖W家同時介紹說,這種對對方體味的辨別不會受到外加氣味的影響。也就是說,盡管適當使用香水等氣味可能有助于增進對方的好感,但不會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科學家認為,嗅覺的這一辨別能力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

從事免疫系統(tǒng)基因研究的瑞士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人體氣味更神奇的作用:在氣味上最吸引女性的男性,其基因也往往與她們的基因相差更大??茖W研究發(fā)現(xiàn),男女相同或相近的基因,會導(dǎo)致后代智力和免疫力的弱化。近親結(jié)婚之所以被禁止,就在于相似的基因會導(dǎo)致后代癡呆和各種疾病。很顯然,對不同基因異性氣味的喜歡,是人類在進化中形成的自然能力。異性之間這種關(guān)系,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以往人們對性的理解。我們看到異性感到愉悅,其中的緣故就與這種氣味相關(guān)。不過,人的體味對異性的影響并無絕對好壞標準,也就是說每一種氣味都有其喜歡的人群,沒有哪一種體味會受到所有人的喜歡或討厭。

來自維也納的科學家安娜·里科斯基證實,女人要確認一個男人是否有魅力根本不用眼睛看,而用鼻子聞。里科斯基先讓15位男士連續(xù)3個晚上穿同一件衣服睡覺,最后的一天早上醒來后立即將這件衣服脫下冷凍,再在實驗室里用接近體溫的溫度加熱之后,讓15個女孩分別聞這些衣服,根據(jù)氣味來判斷男士的魅力。另外一組女性則作為對照組,通過觀看這些男士給他們評分。實驗表明:兩個小組的結(jié)論幾乎相同。

這些現(xiàn)象說明,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氣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一個成語,叫作“臭味相投”,經(jīng)常被人們用在志趣、習慣等方面,卻很少用在氣味上。事實上,男女相愛,氣味相投是前提,只不過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已。

2.4 夢露與“七年之癢”

1955年,瑪麗蓮·夢露主演的電影《七年之癢》上映。電影講述結(jié)婚7年的出版商湯姆·尤厄爾,在妻兒離家到鄉(xiāng)間度假時,偶然結(jié)識剛搬入樓上的女房客、美貌的廣告小姐。夢露扮演這個風姿綽約、性感撩人的女房客,故作無意地向湯姆·尤厄爾賣弄撩人的性感,令湯姆·尤厄爾心癢難熬、躁動不安,陷入連續(xù)不斷的性幻想,鬧出了不少笑話……在各種矛盾心理的沖撞下,湯姆·尤厄爾最后決定,立刻趕去妻兒所在的度假地。

隨著電影的熱播,“七年之癢”成為男女不安于婚姻現(xiàn)狀的代名詞。有意思的是,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內(nèi)地等地方,隨后都拍攝了類似的內(nèi)容不同但名字相同的電影和電視劇?!捌吣曛W”由此被人們看作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和男女相愛中的一種普遍規(guī)律。

電影《七年之癢》夢露劇照

事實上,最先揭示這種現(xiàn)象的不是夢露的《七年之癢》電影,而是美國的性學研究專家。1948年,美國學者阿爾弗雷德·金賽和他的同事們,發(fā)表了他們歷時15年對當時美國人性生活狀況的調(diào)查報告。在接受調(diào)查的2 000名已婚男子中,有40%的人聲稱他們在第一次婚姻中便開始尋求婚外性關(guān)系,其中大部分人發(fā)生在婚后前五年;有20%的已婚女性承認有婚外性關(guān)系,其中半數(shù)是在婚后第七年之前。電影《七年之癢》的產(chǎn)生,應(yīng)該是這種研究影響的結(jié)果。

然而,把男女不安于婚姻狀況的這種心理和現(xiàn)象稱為“七年之癢”,夢露和《七年之癢》電影功不可沒。因為在金賽的調(diào)查報告中,并沒有把這種現(xiàn)象定性為7年。聯(lián)合國的一份涉及62個國家、地區(qū)和民族的統(tǒng)計年鑒顯示,結(jié)婚的第四年是離婚的高峰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大學對4 000對夫婦的訪問和20年的跟蹤顯示,婚后14年才是夫妻或情侶感情生活的重要關(guān)口,不少男女是在共同生活了14年后分道揚鑣的。

分析這些調(diào)查結(jié)果,雖然時間的長短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指出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隨著婚姻生活的延續(xù),許多原本相愛的夫妻對現(xiàn)有婚姻生活特別是性生活會失去興趣和激情乃至感到厭倦,從而給婚姻帶來嚴重危機。

婚姻中的厭倦之情從哪兒來的呢?有學者說,無論巧克力冰淇淋的味道有多么好,紫丁香花開得有多么香,風景區(qū)的山水多么美,我們最終對它還是會失去強烈的興趣而變得淡漠。一對新人結(jié)婚了,新娘手指上戴上了漂亮的婚戒,在婚禮后的頭幾個星期,她會敏銳地意識到這個婚戒的存在,不停地看著它、轉(zhuǎn)動著它,意識到它是戴在自己的手指上的。可是,漸漸地,她就會變得沒有感覺,最后甚至感覺不到那個婚戒還戴在自己的手指上。人對愛與性的感受往往也會如此,即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變得習以為常,變得遲鈍麻木。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呢?這就涉及人的一種自然天性。這種自然天性雖然不僅僅與男女相愛相關(guān),但卻是影響男女相愛的一種重要的生理因素。

人類的天性,習慣上稱為“本能”,俄國著名神經(jīng)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其“高級神經(jīng)活動學說”中稱為“無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認為:“這些反射的總體,從人類而言,又從生物而言,是神經(jīng)活動的基本資源?!欢褚呀?jīng)提及過的,很可惜,直到現(xiàn)在,這類的研究還是沒有的,尤其是關(guān)于所謂本能性反射的研究也是沒有,這是不能不強調(diào)的。我們關(guān)于本能的認識是很有限的,是很斷片的?!?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4/03/06/2147317462359.png" /> 20世紀以來,現(xiàn)代生理學的發(fā)展,使人類關(guān)于本能的認識有了很大進展,一些方面的本能被相繼確定。

在這些被確定的本能中,有一種本能被稱為新奇感或者好奇心。巴甫洛夫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出現(xiàn)新的動因時——如陌生人、聲音、環(huán)境的變化等——人類或動物就使有關(guān)的感受器向這新的動因所在的方向轉(zhuǎn)動。巴甫洛夫認為這是人類和動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一種基本反應(yīng),他稱為“探索反射”。巴甫洛夫認為:“這個反射的生理學意義是很巨大的。如果動物沒有這種反應(yīng),那么可以說,動物的生命也許就與懸在一發(fā)之上的危險相等了。人類的這類反射發(fā)達很強。最后,它的最高形式的表現(xiàn)就是知識欲,創(chuàng)造我們的科學,對于我們給予著和預(yù)約著周圍世界中的一個最高的、無窮的指南?!?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4/03/06/2147317462359.png" />

巴甫洛夫的探索反射,在現(xiàn)代心理學中稱為“好奇心”。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這種經(jīng)歷:“砰”的一聲,周圍突然發(fā)出聲響,這時無論我們在干什么,都會不由自主地迅速把注意力投向發(fā)聲的地方。這種對于外部突然出現(xiàn)的信息的反應(yīng),就是好奇心最本能的表現(xiàn)形式。

許多小孩,家里來了客人,特別是他們熟悉的客人,會表現(xiàn)得特別興奮,大人們往往斥責他們是“人來瘋”。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也是由于客人到來這種新因素,刺激了小孩的好奇心,從而導(dǎo)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

在原始社會,對外部新情況的迅速反應(yīng),是人類生存必需的條件。甚至在今天,好奇心的作用對個體的人來說,在許多情況下仍然是安全的保證。不過,在文明社會,這種作用的意義相對來說已經(jīng)降低,好奇心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新事物的探索、追求上。在這種本能的驅(qū)使下,人們愉快地獻身于對知識的學習,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對人類視野中一切未知事物的研究,從而促進了個體的成長和人類社會的進步。

好奇心作為人的一種本能其表現(xiàn)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無怪乎兩類:一類是對新事物的敏感反應(yīng)和強烈的關(guān)注、探究的欲望,在這種欲望的作用下,探究過程中神經(jīng)系統(tǒng)會產(chǎn)生愉悅感;另一類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復(fù)活動于同一對象,由于好奇心受到壓抑,對相關(guān)對象的反應(yīng)會變得遲鈍,情感上會漸趨淡漠乃至厭倦。

好奇心作為人的一項本能,在人的生命發(fā)展中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不過,同世間一切事物一樣,好奇心有好的作用,也有不好的作用。好奇心在生命中的負面表現(xiàn),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男女相愛中的喜新厭舊行為,“七年之癢”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長期以來,對于人類社會中的此類現(xiàn)象,人們基本將其都歸咎于個體的道德品質(zhì)。近代以來,隨著相關(guān)生理學、心理學研究的開展,人類對這種現(xiàn)象才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有關(guān)研究認為,從生物學的意義上看,無論是雄性還雌性,都擔任著延續(xù)物種的重要使命,這樣的規(guī)定性使得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會天然地喜歡同新的異性交往。

2003年,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成果,為這種觀點提供了實驗依據(jù)。研究人員對紅原雞的交配行為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雄雞在同陌生的雌雞第一次交配時,所排出的精液遠比它同熟悉的雌雞交配時多。雄雞在與同一只雌雞交配時,排精量幾乎是逐次遞減的。在與同一只雌雞交配大約20次后,雄雞便性欲全無并不再排精。但是如果一只陌生的雌雞出現(xiàn),雄雞的性欲又會油然而生。這項研究顯示,更換新配偶似乎是生物的一種本能需要。

如何看待這樣的研究結(jié)果呢?這樣的研究結(jié)果是否意味著愛情中的喜新厭舊行為是不可避免的呢?對這樣的問題,需要從兩個層面進行厘清。

從事實層面而言,這樣的研究成果再一次證明,好奇心是人的一種天性,而喜新厭舊是這種天性在男女交往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樣的研究成果,科學地解釋了此類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深化了人類對男女相愛中本能作用的認識。根據(jù)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婚外性行為不僅僅是個人道德品質(zhì)的問題,同時具有深刻的生物性基礎(chǔ)。作為一種天性,這種本能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這就告訴人們,要避免犯此類錯誤,每一個人都要時刻警惕,“圣人”也不能例外。

從實踐層面,或者說個人行為的層面而言,這樣的研究結(jié)果雖然揭示了婚外性行為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生物性原因,卻不能作為這種行為合理化的理由。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過程,就是對人的自然天性的限制過程。對天性的限制與天性的反限制,始終貫穿于人類文明的全過程。愛情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部分,同樣具有這樣的特點。人類愛情文明的成果表現(xiàn)為婚姻道德,強調(diào)對愛情和婚姻的忠誠。它所針對的,要加以限制的,就是人類喜新厭舊的天性。愛情忠貞觀同喜新厭舊天性的矛盾,是人類愛情發(fā)展中的核心問題。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而言,愛情道德戰(zhàn)勝自然天性是主流,人類正是由此一步步走向文明。

為什么忠貞的愛情會戰(zhàn)勝喜新厭舊的天性,成為人類追求的理想模式呢?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追求情感是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突出特點。藝術(shù)教育家林風眠說過:“依照藝術(shù)家的說法,一切社會問題,應(yīng)該都是感情問題”,“感情為人類之第一需要?!?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4/03/06/2147317462359.png"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其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把人的需求分為五種,分別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馬斯洛認為,五種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性的要求屬于生理上的需求,排在第一層次;情感的需求屬于較高的需求,排在第三層次。所以性的需求容易滿足,情感的需求則較難得到滿足。任何動物都會追求性的滿足,而只有人才追求情感的享受。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才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愛情文明。

這些研究說明,從科學的角度看,好奇心作為男女相愛中的一種本能因素,在男女相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從社會學的角度看,這種作用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在生活中要認識人的這種特性,發(fā)揮其正面作用,抑制其負面作用。

2.5 亞當夏娃法則解讀

以上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人的先天本能對男女相愛的影響。在這個探討過程中,我們把人對異性健康的追求、對異性氣味的愛好和好奇心在異性選擇中的作用,作為獨立的因素,與性特征的作用分別論述。事實上,對異性健康和氣味的追求,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對性特征的追求。因為形體健康的表征和氣味的吸引力,往往直接表現(xiàn)為性特征。新奇本能在男女相愛中的作用,實際上也就是在不同性特征的異性之間的選擇。它們共同的作用,就在于造成了異性之間的相互吸引。所以,先天本能在男女相愛中的作用,就集中地表現(xiàn)為性特征對選擇戀愛對象和愛情發(fā)展的影響。這種影響表現(xiàn)為對異性的不同審美愛好,進而影響到對戀愛對象的選擇和愛情的發(fā)展,由此形成了先天本能影響戀愛對象選擇和愛情發(fā)展的規(guī)律。

人的先天本能影響戀愛對象的選擇和愛情發(fā)展,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我們稱為“本能影響規(guī)律”。為了便于人們記憶和運用這種規(guī)律,我們借用亞當夏娃的故事,將其稱為“亞當夏娃法則”。

亞當夏娃法則有兩種表述方式:

方式一:性特征突出的異性,容易成為戀愛的對象。

方式二:戀愛對象性特征突出,愛情成功的概率較大。

兩種方式表現(xiàn)的是這條法則在男女相愛不同階段的作用。方式一指的是在男女相愛最初選擇中的作用,也就是戀愛階段的作用;方式二指的是在愛情發(fā)展后期的作用,也就是在愛情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后對保持感情的作用。

為什么性特征突出的異性,容易成為戀愛的對象呢?因為從傳統(tǒng)婚姻的角度看,戀愛的實質(zhì)首先在于尋找傳宗接代的配偶。在現(xiàn)代婚姻中,種族延續(xù)的意義淡化,感情的因素增加,但選擇性伴侶的實質(zhì)卻沒有改變。選擇性伴侶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對方能不能激發(fā)你的情感。談戀愛中,人們常常談起對某人沒感覺,對某人“來電”,指的就是這一點。一般而言,性特征突出的人,更容易贏得異性的好感,也就容易成為戀愛的對象。

性特征作為一種形式,如何引發(fā)異性的情感,目前相關(guān)學科還沒有完全揭示這種機理。不過,相關(guān)研究卻可以證實這種作用的存在。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觀察紅原雞的交配行為時就發(fā)現(xiàn),雄雞在同雞冠大、“相貌好”的雌雞交配時會排出更多的精液。這種發(fā)現(xiàn)意味著,在異性交往中,一方的性特征會引起另一方體內(nèi)更強烈的生理變化。這就較好地解釋了,為什么性特征突出的男人或女人,能夠得到較多異性的喜愛,在戀愛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樣的道理,由于突出的性特征受到異性的普遍青睞,符合他們的審美心理,在戀愛走向婚姻和長期的婚姻生活中,始終是增強愛情的正面因素,所以戀愛對象性特征突出,愛情成功的概率就比較大。

性特征作為人的先天本能的作用方式,既然是人內(nèi)在的選擇異性的規(guī)定,為什么性特征突出的異性,僅僅“容易”成為戀愛的對象,而不具有肯定性呢?為什么戀愛對象性特征突出,愛情成功的概率也僅僅是“較大”,而不具有必然性呢?這是因為,男女相愛不僅涉及人的生理因素,而且涉及許多方面的社會因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后者的作用,在很多時候甚至要大于前者。男女相愛是眾多復(fù)雜因素參與的活動,任何一種因素都無法單獨決定活動的結(jié)果。所以,男女相愛的規(guī)律不止一個,每個規(guī)律都是在一定的前提下發(fā)揮作用??傮w而言,每個規(guī)律都只能提供可能性,而不能提供必然性。一個規(guī)律只有在符合它的前提條件時,其結(jié)果才具有必然性。

民間有兩句俗語,生動地表現(xiàn)了性本能在男女相愛中的作用。一句叫作“美死女婿,氣死婆婆”,一句叫作“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前者指的是那種性特征特別突出的女性,這種女性女人味十足,相貌長得漂亮,性格比較天真,不太講究禮數(shù),不能干吃苦受累的活兒。對于女婿來說,這樣的女人自然是寶貝,愛之疼之唯恐不及。但是對于婆婆來說,這樣的女人就像一朵花,中看不中用,什么事也干不好,就會越看越生氣。后者指的是那些性特征突出的男性,這種男人一般長得比較帥氣,性格有點兒野,往往不遵守常規(guī),喜歡干挑戰(zhàn)規(guī)矩的事。從社會性的角度看,他們屬于“壞男人”。但是,從生物性的角度看,他們卻屬于性特征突出的男性,因而贏得眾多女性的喜愛。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沃倫斯基,就是這樣的“壞女人”和“壞男人”的典型形象。

安娜住在彼得堡,是皇室后裔、內(nèi)閣部長卡列寧的妻子。在去莫斯科調(diào)解哥嫂婚姻矛盾的途中,安娜結(jié)識了年輕的近衛(wèi)軍軍官沃倫斯基。當時,安娜嫂子的妹妹、年輕單純的姑娘吉提正在與沃倫斯基談戀愛。同時,莊園主列文與吉提從小相識,正準備向吉提求婚。吉提因為喜歡沃倫斯基,于是拒絕了列文,而沃倫斯基在認識安娜以后,卻斷絕了與吉提的來往,不顧一切地追求安娜。如果把安娜和吉提對于沃倫斯基的感情看作一場對異性的競爭,很顯然,吉提是失敗者。吉提較之安娜,不僅年輕、單純,而且是未婚姑娘,卻敗給了比她年長的有夫之婦安娜。安娜憑什么取勝呢?除了她的美貌,重要的是她追求真愛的激情。為了愛情,她可以舍棄身為高官的丈夫、富裕的家庭、上流社會的生活甚至心愛的兒子,不惜與整個上流社會作對,敢于向丈夫坦白自己的真實感情:“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隨你高興怎么樣把我處置吧。”當知道沃倫斯基不再愛自己后,她就果敢地撲向行駛而來的火車,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用道德的標準評價,她是一個壞女人;但從人性的角度評價,她是一個從內(nèi)到外性特征都非常突出的女人。

安娜·卡列尼娜劇照

沃倫斯基劇照

從社會性的角度看,沃倫斯基作為一個花花公子的標本,整日沉迷于游獵、騎馬、賭博,不僅與安娜的丈夫卡列寧沒辦法相比,較之莊園主列文也要遜色。但從生物性的角度看,沃倫斯基顯然更具有男性的特征。他風度翩翩,熱情活潑又年輕,渾身洋溢著青春活力。正是因為這一點,沃倫斯基在同列文的競爭中獲勝,贏得了吉提的喜愛;在同卡列寧的競爭中,使安娜愿意拋棄丈夫、兒子以及整個上流社會,跟著自己私奔。毫無疑問,在爭奪異性的競爭中,沃倫斯基是勝利者。

對于安娜·卡列尼娜和沃倫斯基這樣的人物,從小說出版起,就一直存在爭論。許多人從社會性的角度,把他們看作“壞女人”“壞男人”,用道德的標準進行譴責和批判。然而,只有不僅從社會性,而且從生物性的角度看待男女相愛這種現(xiàn)象,才能理解托爾斯泰的偉大,才能明白男女相愛的奧秘,才能獲得有益的啟示。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性特征不僅表現(xiàn)為先天的生理特征,而且會表現(xiàn)為后天的社會性特征。

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女性多流行梳長辮子,于是長辮子就成為女性一種特征。男性一般多留短發(fā),于是短發(fā)就成為男性的特征。當時女孩有留短發(fā)的,就被稱為“假小子”;男子有留長發(fā)的,會被譏為“不男不女”。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盛行女性以腳小為美的風俗,“三寸金蓮”一度成為女性的特征。魯迅先生考證認為,女性腳小為美的風俗大約起源于漢代,當時伎女們跳舞穿一種尖頭高跟木鞋,稱為“利屐”?!妒酚洝へ浿沉袀鳌分芯陀屑颗霸O(shè)形容,楔鳴琴,揄長袂,躡利屐,目挑心招”吸引男人的描寫。伎女們?yōu)槭裁匆┻@樣的鞋呢?因為穿這樣的鞋能顯示女性的特點,招得男人的喜歡。魯迅先生認為,伎女們因為常穿利屐,腳自然尖小,“而伎女的裝束,是閨秀們的大成至圣先師”,因而小腳就成為當時女性追求的時尚。

普列漢諾夫在非洲黑人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審美習俗。他指出:“在塞內(nèi)岡比亞,富有的黑人婦女穿著很小的鞋子,小到不能把腳完全放進去,因而這些太太具有步態(tài)別扭的特色。然而正是這種步態(tài)被認為是極其誘惑人的?!睘槭裁催@種步態(tài)會被人們欣賞呢?普列漢諾夫認為:“這種步態(tài)本身是毫無意義的,僅僅由于與勞累的(因而也是貧窮的)婦女的步態(tài)恰恰相反,所以才獲得意義?!?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4/03/06/2147317462359.png" />普列漢諾夫是從社會性的角度分析這種審美現(xiàn)象的,所以他以為女人的這種步態(tài)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如果從生理性的角度觀察,女人的這種步態(tài)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樣的步態(tài)顯示了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特點,所以就成為女性的一種特征,在男性眼中就是“極其誘惑人的”。所以,不僅這種步態(tài),與之相關(guān)的小腳,也隨之成為女性的性特征,構(gòu)成當時社會普遍的審美心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性特征還表現(xiàn)為男女不同的行為方式。人們經(jīng)常嘲笑某些男人“婆婆媽媽”“小心眼”“三八”,說他們不像個爺們,倒像個娘們;說某些女人大大咧咧、河東獅吼,活像個爺們兒。這些評論所體現(xiàn)的,就是男女在行為方式上的不同特征。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人內(nèi)在的性特征與外在的性特征往往會出現(xiàn)不相符合的矛盾現(xiàn)象。

在許多人眼中,項羽無疑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宋代著名女詩人李清照有一首詩:“生當為人杰,死也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一個女人為一個男人寫的贊歌,表現(xiàn)了女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仰之情。幾百年來,這首詩被人們廣泛傳誦,說明許多人認可這樣的男人形象。但是,在另一些人眼中,項羽卻不夠男人。

韓信對項羽的評價是:“項王喑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意思是說,項羽大喝一聲,能把許多人嚇壞,但是不能用好部下將領(lǐng),只不過是匹夫之勇。項羽待人恭敬慈愛,說話和藹,對患病的下屬,會流著眼淚給他們送食物,但是部下立了功應(yīng)該封官賞爵,他把官印拿在手里來回倒騰幾乎要磨壞了,還是舍不得給人,這就是一種婦人之仁,而不是男子漢大丈夫的做派。也就是說,項羽表面上看起來像個爺們兒,但處理起大事來卻像個娘們兒。

歷史上有兩個名人,對項羽也持同樣的觀點。一個是項羽的謀士范增。鴻門宴上,項羽不聽范增之勸,放跑了劉邦。范增氣憤至極,斥責項羽“豎子不足與謀”,說他眼光太短,不是個干大事的男人。另一個人叫韓生,是秦國的一個儒生。項羽平定天下,分封諸侯,韓生為他獻計:“關(guān)中地勢險要,有山河為屏障,土地肥沃,可以建立都城成就霸業(yè)?!睕]想到項羽回答:“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就像晚上穿著漂亮衣服走路,誰知道你??!”韓生聽了,簡直哭笑不得,給你講建立王朝、一統(tǒng)天下的千秋大業(yè),你卻要穿漂亮衣服向人顯擺,于是打心底鄙視項羽。韓生私下對人說:“人們都說楚人是獼猴戴帽子,果然如此?!边@句話后來衍生出一個成語,叫作“沐猴而冠”,意思是猴子洗澡后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看起來和人一樣,但只不過是徒有人的樣子而已。

在范增看來,項羽就像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在韓生眼中,項羽不僅不是男子漢大丈夫,甚至連女人、小孩都夠不上,只是一個穿著人的衣服的猴子。這與李清照眼中的項羽,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關(guān)于性特征在男女相愛中的作用,近年來美國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2012年6月,美國田納西大學的科學家發(fā)表了一項關(guān)于人類進化史上男性之間競爭的調(diào)查報告。報告顯示,雖然大塊頭的肌肉男總是能夠吸引異性的目光,充滿陽剛之氣的他們總不乏美女做伴,但大多數(shù)女性并不愿意將終身托付給這樣的男人。在遙遠的石器時代,在爭奪配偶的競爭中獲勝并且成功將自身基因遺傳給后代的并不是這些肌肉男,而是那些身材矮小、沉著穩(wěn)重、忠于配偶并且勇于奉獻的男性,女性更愿意和后者結(jié)合、養(yǎng)育子女、組建家庭。

這項研究認為,在人類發(fā)展的初期,同動物界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一樣,原始部落里力量最強大的男性最容易獲得女性的青睞。但是這種情況被那些能夠與女性建立更加穩(wěn)固和長期關(guān)系的男性打破了,最早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是南方古猿的祖先地猿。

在這些原始部落里,處于社會較低層次的男性發(fā)現(xiàn)在強者為王的社會中自己無法憑借蠻力戰(zhàn)勝那些身強力壯的男性,他們不得不開始尋找打破這種規(guī)矩的方法,以便獲得更多繁殖后代的機會。這些務(wù)實的男性將與其他男性的競爭,轉(zhuǎn)向投入供養(yǎng)他們中意的女性。一旦取悅了這個女性,愿意為其提供食物并保持性關(guān)系,這個男性就會立即停止繼續(xù)與其他男性進行的配偶競爭,不再取悅其他女性。

這種改變同時發(fā)生在女性身上。由于男性更愿意為忠誠于自己的女性提供食物,這就使那些忠誠的女性,比起那些不忠于男性的女性,能夠得到更多的食物,可以養(yǎng)育更多子女,并且把忠誠的基因一代代傳遞下去。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改變不僅帶來人類歷史上第一場“性別革命”,也帶來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這種改變創(chuàng)造了一夫一妻制,使男性與男性之間的競爭不再那么激烈,降低了男性為爭奪配偶殺害其他男性的風險和女性生育嬰兒的風險,使他們能夠?qū)P闹轮镜負狃B(yǎng)自己的后代。人類由此逐漸演變?yōu)橛梢粋€個穩(wěn)定的家庭構(gòu)成的社會,進而催生了很多新的社會行為。比如,男女為了共同養(yǎng)育子女而分工合作;承認明確的血緣關(guān)系;為了照顧子女而與其他人展開更多的合作,同時創(chuàng)建了合作關(guān)系。

這項研究顯示出這樣的傾向,從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看,性特征突出的男性比起那些性特征不那么突出的男性,不僅在促進社會發(fā)展方面的作用小,而且在配偶的爭奪中也是失敗者。

美國科學家的這項研究成果,使人想到我國一個很著名的故事。這個故事最初出現(xiàn)在明代作家馮夢龍的小說《醒世恒言》中,后來被改編為戲劇,被人們廣泛傳播,名字叫作《賣油郎獨占花魁》。

故事發(fā)生在北宋末,金兵入侵汴梁,女子莘瑤琴與父母避難失散,被惡人誘至臨安賣入妓院。莘瑤琴容貌出眾,琴棋書畫無不精通,被人們譽為花魁,相會一次身價10兩紋銀。汴梁少年秦重流落臨安以賣油糊口,一日偶遇花魁,驚為國色,于是節(jié)衣縮食,用兩年多時間積得紋銀10余兩,買通老鴇希望一會花魁。花魁名傾京城,整日來往的都是達官顯貴富家公子。秦重一直等到深夜,花魁才從外邊大醉而歸,倒床便睡,秦重坐在花魁身旁不敢打攪?;估飮I吐,秦重用衣服袖子承接。花魁要喝茶,秦重事前想到這一點,一直把茶壺抱在懷中保溫,此時趕緊為其奉上?;韧瓴璧诡^又睡,直到天明方才醒來?;褋韱柷辶耸虑榈膩睚埲ッ},大為感動,贈秦重銀兩相謝,從此時常想起秦重。一日花魁為惡霸欺凌,被剝掉衣服棄于野外,恰逢秦重路過相救?;屑げ槐M,于是用多年積蓄為自己贖身,嫁與秦重為妻。

在這個故事中,花魁女的追求者中,不乏相貌堂堂的富家公子,不乏家財萬貫的達官顯貴,為什么花魁女最終選中的卻是憨厚老實的小小賣油郎呢?其中的道理就與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jié)果吻合。

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愛情案例,都可以作為這項研究結(jié)果的佐證。

2008年春節(jié),我國南方地區(qū)遭遇了罕見的暴風雪。一對在北京打工的年輕夫妻,開一輛小貨車回老家過年。車到安徽,高速路因暴風雪封閉,國道上的車排成長龍。兩人一打聽,有的車輛已原地等了三天三夜。這時候,妻子想起多年前來過這里,有一條老山路可以拐過堵車的地方。于是,丈夫便按照妻子指點,把車開上了老山路。

傍晚時分,雪越下越大。忽然“砰”的一聲,車子陷入一個塌方的坑里。丈夫下車查看情況,一不留神滑了一跤,扭傷了腳。妻子把丈夫扶到車里,打電話求救,卻發(fā)現(xiàn)手機根本沒有信號。漫天風雪里,妻子抱著丈夫急得直哭。那一夜,他們把所有的衣服拿出來裹在身上,相互依偎著熬到天亮。早晨,丈夫看著腫得老高的腳,對妻子說,你出去找救援吧,這里還有4個燒餅,你拿兩個,給我留兩個。妻子心里不舍,但知道這是唯一的辦法,于是裹緊身上的羽絨服,含著眼淚上路了。

妻子在風雪中走了整整一天,餅子吃完了,昏倒在雪中,被前來修復(fù)通電線路的工人發(fā)現(xiàn)后獲救。兩天后,救援人員找到了那輛幾乎被白雪覆蓋的貨車,男子被送往醫(yī)院。醫(yī)生說,他已經(jīng)3天沒有進食,身體很虛弱。出院后,兩個人因為在那場大雪中演繹了九死一生的逃生奇跡,被邀為抗擊暴風雪電視節(jié)目的嘉賓。

主持人問丈夫:“你不是有兩個燒餅嗎?為什么3天都沒有吃東西?”他說:“以我多年的行車經(jīng)驗,在那種情況下,我們獲救的希望微乎其微。我扭傷了腳,不能動彈,說是讓她去找救援,其實是讓她自尋活路。車里一共就只有兩個燒餅,我的那兩個,是用布兜裹著的撲克盒,騙她的,我怕她走得不放心?!?/p>

主持人轉(zhuǎn)過頭問妻子:“平時對他的感覺怎么樣?”妻子抹著眼淚,努力地微笑著說:“平時只覺得他窩囊、沒用,是個小男人。但他心眼好,忠厚老實?!?/p>

主持人要求丈夫講一個他們的生活細節(jié)。丈夫拘謹?shù)乜粗磉叺钠拮诱f:“你還記不記得去年冬天,我們住的筒子樓前的下水道突然壞了,維修時挖了坑,沒有及時填上。我怕你晚上加班回來出事,打你手機打不通,就一直在門外的街上等你。你平時走正門,但我擔心你那天恰好走側(cè)門,所以我從正門跑到側(cè)門,又從側(cè)門跑到正門……你遇到我的時候,我說我剛出來接你,其實,我已經(jīng)轉(zhuǎn)悠了3個小時。”

這樣的愛情故事,令無數(shù)的人為之感動。在這樣的感情面前,那些外在的性特征,似乎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以及美國田納西大學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否定性特征在男女相愛中的作用,否定亞當夏娃法則的存在呢?表面上看,這些案例和研究確實具有這樣的傾向。因為所謂的“肌肉男”,事實上只不過是男性外在性特征的另一種稱謂。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研究和事實中,與性特征突出的男性相比較的,不是生理性的因素,而是一種社會性因素。在這種競爭中,性特征突出的男性,不是敗給性特征弱的男性,而是敗給更有感情更樂于奉獻的男性。換言之,這種比較是生理性因素與社會性因素的比較,雖然“肌肉男”負于“感情男”,但并不能由此得出否定性特征在男女相愛中作用的結(jié)論。只要這樣想一想,就不難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兩個男性或者女性具有同樣的奉獻精神,一個性特征突出,一個性特征不突出,在生活中也就是一個漂亮,一個不漂亮,兩個人競爭同一個異性,誰更可能勝出呢?毫無疑問是性特征突出者。

對于“肌肉男”和“感情男”的比較,一方面說明了亞當夏娃法則的作用,另一方面說明了這種法則的適用范疇。亞當夏娃法則的使用前提,就是參與競爭的異性其他條件大致相當。只要這個基本前提條件具備,法則的作用就必然會體現(xiàn)出來;反之,則會出現(xiàn)變數(shù)。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亞當夏娃法則使用中的變數(shù),不僅來源于不同異性的其他社會因素,而且來源于同一異性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

艾皮瑟拉在坦桑尼亞哈扎部落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女性對男性性特征的愛好,在不同的時期會發(fā)生微妙的變化。在最初的調(diào)查中,她發(fā)現(xiàn)哈扎男人和歐洲男人一樣,更喜歡聲音高的女性;但哈扎女人卻與歐洲女人不同,并不喜歡聲音低沉的男性。這種對異性性特征的不同反應(yīng),一度使艾皮瑟拉陷入迷茫。后來,她仔細分析了自己的調(diào)查對象,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來,她最初調(diào)查的對象,超過一半都是正在哺乳的婦女。在原始部落,大多數(shù)婦女經(jīng)常處于哺乳期,這與歐洲婦女的情況是不同的。當艾皮瑟拉剔除掉處于哺乳期女性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奇跡出現(xiàn)了:剩下的女性更喜歡嗓音低沉的男性,和歐洲婦女一模一樣!艾皮瑟拉認為,未孕婦女更希望從男人那里得到優(yōu)秀基因,所以會喜歡嗓音低沉的男性;懷孕婦女則更需要男人的照顧,所以更加青睞那些不那么大男子主義的男人。

把艾皮瑟拉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愛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設(shè)想一下戀愛中的男女與婚姻中的男女對異性的要求上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就不難明白愛情發(fā)展過程的許多矛盾現(xiàn)象。為什么許多最初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走進婚姻后卻會出現(xiàn)矛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結(jié)婚以后雙方對愛侶的要求發(fā)生了變化。

有這么一個案例,一對屬于俊男靚女型組合的年輕夫妻,兩個人是大學同學,又是自由戀愛,但婚后不久就分手了。談起分手的原因,他們說兩個人太相似了,都愛在外邊玩,不愿承擔家務(wù),為此常鬧矛盾,最后不得不分手。這是一個很有典型性的案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夫妻進入婚姻后都沒有這樣的自覺意識,不知道在不同的愛情階段需要作不同的角色調(diào)整。于是,兩個人對對方的期待變了,自身卻都不變化,這樣矛盾就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表現(xiàn)好一點的夫妻,會在幾次矛盾后完成調(diào)整;差一點的,需要花費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調(diào)整。最差的則始終也不能完成這種調(diào)整,于是或在爭吵中分手,或保留了婚姻,喪失了愛情。

亞當夏娃法則告訴人們,人的本能作為行為的內(nèi)在規(guī)定,在男女相愛中表現(xiàn)為將性特征作為男女相互吸引的標志。因此,性特征突出的人會受到異性的喜愛,優(yōu)先被選為戀愛對象;戀愛對象性特征突出,是愛情發(fā)展的正能量,愛情成功的概率就比較大。性特征不僅表現(xiàn)為身體的生理特征,而且表現(xiàn)為裝扮、性格、行為等社會特征。學習和掌握亞當夏娃法則,有助于明晰選擇異性的標準,同時也提醒人們,要樹立自覺的性別意識,不斷強化自己的性特征,提高自身的性別魅力。

  1.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
  2. [俄]伊凡·巴甫洛夫.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M].下冊.戈紹龍,譯.上海:上海醫(yī)學出版社,1955:563.
  3. [瑞士]蘇珊·格林菲爾德.大腦之謎[M].楊雄里,等譯.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98:16.
  4. 袁越.人類審美的生物學基礎(chǔ)[J].新華每日電訊.2014-04-25.
  5. 參考消息[N].2014-07-02.
  6. 陳起奎.世界奇風異俗[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1991:7.
  7. [德]歌德.歌德談話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33.
  8. 劉繼興,劉炳光.你所不知道的帝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9. [俄]伊凡?巴甫洛夫.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M].上冊.戈紹龍,譯.上海:上海醫(yī)學出版社,1955:12.
  10. [俄]伊凡?巴甫洛夫.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M].上冊.戈紹龍,譯.上海:上海醫(yī)學出版社,1955:13-14.
  11. 信息時報[M].2003-11-07.
  12. 林風眠.林風眠散文[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9:67-68.
  13. [美]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9-30.
  14. 信息時報[N].2003-11-07.
  15. [俄]普列漢諾夫.普列漢諾夫美學論文集[M].第1冊.曹葆華,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27.
  16. 參考消息[N].2012-06-11.
  17. 袁越.人類審美的生物學基礎(chǔ)[N].新華每日電訊,2014-04-25.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