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背詩詞是國人的標配

2017中國最佳雜文 作者:王侃


背詩詞是國人的標配

◎吳澧

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火了。特別是第二季總冠軍、上海復旦附中高二學生武亦姝,被很多網友贊為體現了他們對“古典才女”的幻想。當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股“火”也會過去。據央視科教頻道總監(jiān)闞兆江說:題庫內容85%以上來自中小學課本。但愿這一背詩大賽能讓目前在校的這一茬中小學生,多少記住幾篇課文里教的古典詩詞。這般已是甚好,甚好。

筆者一貫建議背誦記住中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古文古詩(詳見拙文《情場也要講文化》)。畢竟,對于中國人,背點古詩詞是標配。不過,古詩詞也不是背背就能掌握的。要真正搞懂弄通,你得下一番苦功夫。曾見中文教授所著魯迅傳記中,說到魯迅幼年在私塾對對子,就是“老師出一句‘紅花’,讓學生按照詞義和平仄,選相對的兩字——譬如‘綠葉’‘紫荊’來回答”。已經說了要平仄相對,“紫荊”怎么還能對“紅花”?“花”和“荊”都是平聲字嘛!

所以第一不要搞得跟群眾運動似的,一大幫子人跳出來撈古詩詞的錢——至少上報撈稿費,寫一通似是而非的文章,筆者已見了幾個。例如,有篇文章《被古詩詞串起的心理聯(lián)結》,里面說道:“太多的中國孩子是以《唐詩三百首》啟蒙的,家長一句‘好雨知時節(jié)’,孩子接一句‘當春乃發(fā)生’,彼時父母眼里的笑和不溫不火的期盼,小院里慢慢流淌的光陰,都印刻在了孩子腦子里?!笨粗懿诲e,但是,《唐詩三百首》里有杜甫《春夜喜雨》這首詩嗎?

你可以說本文也是撈稿費的,但本人至少態(tài)度認真,寫文章時仔細做了功課。盡管自己很肯定地知道《唐詩三百首》里有哪些詩,那是印刻在腦子里的,但還是從書架上取下該書,翻到目錄頁五律部分,在杜甫名下掃視了幾遍。

另一個是千萬不要搞古詩寫作。《人民日報》前總編鄧拓先生早就說過(見《燕山夜話·三分詩七分讀》),“我們現在的舊體詩詞水平如何呢?除了幾位領導同志的作品以外,一般說來情況也很不妙。最突出的現象是有些人的舊體詩詞往往不合格律。這就很成問題?!阕詈貌灰捎门f的律詩、絕句和各種詞牌。例如,你用了《滿江紅》的詞牌,而又不是按照它的格律,那么,最好就另外起一個詞牌的名字,如《滿江黑》或其他,以便與《滿江紅》相區(qū)別”。比起60余年前此文發(fā)表之時,當今語文水準不管是進步還是退步,總之不必鼓勵人們都來寫“滿江黑”。

就看《中國詩詞大會》本身。某評委面對全國觀眾,秀了一首蘇軾集句:人間有味是清歡,照水紅蕖細細香。長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集句通常為七絕。如果這位教授集的真是七絕,則第一句韻不對;如果第一句不想押韻,則應以仄聲結尾,不可是平聲的“歡”。另外,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寫的是“長恨此身非我有”啊,改為“吾有”,平仄就不對了。

要學集句,不妨讀讀《牡丹亭》的集唐人句下場詩,每一折都有的。比如第十出《驚夢》之下場詩:

春望逍遙出畫堂(張說),間梅遮柳不勝芳(羅隱)。可知劉阮逢人處(許渾)?回首東風一斷腸(韋莊)。

不說人家韻腳格律必是不錯的,這集句還緊扣本折劇情。第一句是杜麗娘游園,第二句是夢見男主角柳夢梅,第三句是借神話傳說表明兩人夢中交歡,第四句是夢醒別離。下場詩就是一出戲的精致總結。該教授的集句,與當時的大會情景有關系嗎?

時代不同了,我們不求人人都會寫七絕、填《滿江紅》,對經典作品,你要能熟讀成誦,并且懂得欣賞其中的妙處,也蠻見才情的。英美中學從前必修希臘文和拉丁文,但公立學校早已淘汰了這兩門對一般學生過于困難的課。今天還有幾個英美文學教授,膽敢誦讀賀拉斯鏗鏘動人的詩句?沒有這一古典修養(yǎng),今日英美的桂冠詩人,就是寫英文,也寫不出濟慈的音韻優(yōu)美。筆者甚至不懷好意地猜想,讓他們寫一首格律嚴謹的十四行詩,只怕左支右絀很難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我們的古典傳承,也就是多少記住一點而已。能得如此,遙想古詩人已經在地底撫額嘆曰:善哉,善哉!

(《南方周末》,2017年2月23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