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戀人,1900—1904

愛因斯坦傳(全2冊) 作者:(美)沃爾特·艾薩克森


第四章 戀人,
1900—1904

與米列娃、漢斯·阿爾伯特在一起,1904年

1900年暑假

梅希塔爾(Melchtal)是一個位于瑞士盧塞恩湖和北意大利邊境之間的小村莊,在阿爾卑斯山的群山掩映之下若隱若現(xiàn)。1900年7月底,愛因斯坦一畢業(yè),就帶著基爾霍夫等人的物理學著作前往梅希塔爾,與家人共度暑假。他那“可怕的舅媽”尤利亞·科赫與之同行。在火車站,愛因斯坦見到了媽媽和妹妹。她們的吻使他幾乎透不過氣來,之后大家乘馬車上了山。

快到旅館的時候,愛因斯坦和妹妹下車步行。瑪雅悄悄對他說,自己不敢和媽媽談?wù)撍c米列娃的關(guān)系。由于他稱米列娃為“多莉”,所以家里稱這件事為“多莉緋聞”?,斞畔M軌颉绑w諒媽媽”。然而,正如愛因斯坦后來給米列娃的信中所說,“要封上我的大嘴”不合乎他的天性,同樣,他也不會為了讓米列娃高興而不向她透露一切戲劇性的細節(jié)。 [135]

愛因斯坦走進了媽媽的房間。保莉妮先是了解了他的考試情況,然后問他:“你的多莉現(xiàn)在情況怎樣?”

“是我的妻子。”愛因斯坦回答說,言語中帶著媽媽問話時的那種冷漠。

愛因斯坦后來回憶說,媽媽隨后“一頭撲倒在床上,將頭埋到枕頭里,如孩子一般抽泣起來”。平靜了一些之后,她又繼續(xù)同他理論?!澳氵@是在自毀前程,”她說,“任何體面的家庭都不會答應(yīng)要她。如果她懷孕了,你可就麻煩大了?!?/p>

這時,輪到愛因斯坦喪失理智了?!拔医^不承認我們一直在非法同居,”他對米列娃說,“我狠狠地頂撞了她?!?/p>

正當他要怒氣沖沖地離開時,媽媽的一個朋友走了進來?!斑@位太太身材嬌小,活潑而有生氣,是一個體態(tài)輕盈的老婦人?!彼齻冸S即寒暄起來,談?wù)撎鞖猓務(wù)撟罱鼇懑燄B(yǎng)的客人,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等等,然后一同去吃飯和演奏音樂。

在整個假期當中,他們時而激烈爭吵,時而相安無事。有時,愛因斯坦以為危機已經(jīng)過去了,而媽媽卻會重提舊事?!八衲阋粯邮莻€書呆子,而你卻應(yīng)當有個妻子?!眿寢尦庳熣f。還有一次,她提醒說,米列娃已經(jīng)24歲,而他才21歲,“等你到30歲的時候,她就是一個老妖精了”。

愛因斯坦的爸爸當時還在米蘭工作,他寫了“一封說教的信”。父母的意見主要是說(至少是針對米列娃而不是瑪麗),妻子是“一種奢侈品”,一個男人只有在生活寬裕之后才能擔負得起。“我卻瞧不起這樣一種對夫妻關(guān)系的看法,”他對米列娃說,“因為照這樣看來,妻子和妓女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前者能夠弄到一張終身契約。” [136]

在隨后的幾個月里,他的父母有時似乎已經(jīng)決定接受他們的這種關(guān)系了。愛因斯坦8月給米列娃寫信說:“媽媽已經(jīng)差不多同我講和了。”在9月又說:“他們似乎已經(jīng)順應(yīng)了這個無可挽回的事實。兩位老人一旦了解你,還是會非常喜歡你的。”在10月也說:“我的父母已經(jīng)看出勝利無望,盡管猶豫不決和心懷不滿,他們還是從這場圍繞著多莉的斗爭中退出來了。” [137]

然而,每當他們接受這個事實之后,抵觸情緒又會重新爆發(fā),有時甚至會變成更強烈的反對?!皨寢尦3穆錅I,我簡直沒有片刻安寧,”他在8月底寫道,“我的父母幾乎為我痛哭,好像我已經(jīng)死了。他們總是一再抱怨,愛你已使我惹禍上身。

他們認為你身體不夠健康。” [138]

父母的沮喪與米列娃不是猶太人無關(guān),因為瑪麗也并非猶太人;與她是塞爾維亞人也沒有干系,雖然這一點肯定對她無益。從根本上說,他們認為米列娃不適合做兒媳的理由似乎與愛因斯坦一些朋友的看法差不太多:她年齡較大,相貌平平,身體不夠健康而且跛行,雖然充滿熱忱,但還不夠優(yōu)秀等。

所有這些情感壓力都激發(fā)著他那叛逆的天性以及對他的“街頭小淘氣”的愛戀?!爸钡浆F(xiàn)在我才看出我愛你有多么瘋狂!”正如他們在信中所表達的,這種關(guān)系仍然是理智與情感并存,但是現(xiàn)在,其中的情感成分比以往更為熱烈。這位將頭埋入科學的沙中以躲避純個人事情的孤獨者,不經(jīng)意間為這份感情加入了更多的燃料?!拔覄倓傄庾R到已經(jīng)整整一個月未能吻你了,我非常非常想你?!彼幸淮芜@樣寫道。

8月中旬,愛因斯坦曾短期去蘇黎世探查他的工作前景,當時他發(fā)覺自己一片茫然,生活毫無頭緒。“沒有你,我就缺乏自信,工作沒有興致,生活沒有歡樂——總之,沒有你,我的生活就不稱其為生活。”他甚至試著為她做了一首小詩,詩的開頭是這樣的:“哎呦呦!那個小男孩喬尼!/欲望使他完全癲狂/每當想念他的多莉/就緊攥著枕頭不放?!?[139]

然而,這種激情是高貴的,至少在他們心中是如此。他們將彼此的吸引看成一種源自靈魂而非感官的力量。就像那些整日浸淫在叔本華哲學、光顧咖啡館的德國年輕人一樣,他們也持一種孤傲的精英優(yōu)越論,并且毫無顧忌地渲染著自己的純潔精神與大眾低級的本能欲望之間的神秘區(qū)別?!昂痛蠖鄶?shù)人一樣,我父母的情緒也直接受感官支配,”8月,他在家庭矛盾日益突出之時給她寫信說,“而我們,由于生活在幸運的環(huán)境中,生活的樂趣也大大增加了?!?/p>

值得稱贊的是,愛因斯坦告誡米列娃(以及他自己):“我們切不可忘記,正是由于許多像我父母這樣的人存在,我們才有可能存在。”他們簡單而誠實的本能確保了文明的演進?!耙虼宋艺谠噲D體諒我的父母,同時又不放棄任何我所看重的東西——那就是你,我的寶貝!”

就這樣,愛因斯坦力爭一方面順從母親的心意,另一方面又不背叛米列娃。在此過程中,他漸漸成為梅希塔爾大飯店人見人愛的小伙子。他雖然感覺無數(shù)珍饈美味過于奢侈,各位“衣冠楚楚的”顧客“好逸惡勞,不知饜足”,但他還是恪盡職守地為媽媽的朋友們演奏小提琴,并且假扮笑臉,畢恭畢敬地與人寒暄交談。這一招著實奏效?!拔以谶@些客人中頗受好評,加之我的‘音樂成就’,這些都像香膏一樣敷在媽媽心上?!?[140]

至于父親,愛因斯坦認為要使他寬慰,或者讓他收回關(guān)于自己與米列娃關(guān)系的一些情緒化指責,最好的辦法就是到米蘭去看他,參觀他新的動力設(shè)備,熟悉一下家里開辦的公司,“以便緊急情況下可以接替爸爸的位置,。赫爾曼·愛因斯坦想必很高興,他承諾在參觀完畢后帶兒子去威尼斯?!靶瞧诹覇⒊倘ヒ獯罄?,以享用爸爸提供的‘圣餐’,不過勇敢的施瓦本人 [141]可不害怕?!?/p>

總的說來,愛因斯坦對父親的拜望進行得不錯。雖然關(guān)系有些疏遠,但他畢竟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兒子,他為每一筆家庭債務(wù)憂心忡忡,其操心程度甚至比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家里的生意當時還算不錯,這使赫爾曼的精神振作了許多?!白詮牟槐貫殄X發(fā)愁以來,我爸爸簡直變了一個人?!睈垡蛩固乖谛胖袑γ琢型拚f。只有一次,他因“多莉緋聞”而想縮短訪問行程,不過這一威脅讓父親嚇壞了,愛因斯坦最終仍然按原計劃行事。父親不僅感謝他的陪伴,而且贊賞他愿意關(guān)注家里的生意,這似乎使愛因斯坦有些受寵若驚。 [142]

雖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詆毀過當工程師的想法,但在1900年夏末,要是在威尼斯的旅行中父親要求他這樣做,或者命運安排他接替父親的位置,他很可能會走上這條道路。畢竟,他還是師范學院的一名沒有找到教職的普通畢業(yè)生,沒有任何研究成果,當然也沒有研究資助。

倘若愛因斯坦在1900年做了這個決定,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名足夠好的工程師,但卻稱不上偉大。在隨后幾年中,他偶爾也會做出些發(fā)明,在閑暇之余實踐一些工程想法,想出一些不錯的主意應(yīng)用在各種設(shè)備上,比如無噪聲冰箱,或者測量極低電壓的機器,但這些發(fā)明中沒有一項能促成重要的工程突破,也沒有一種能在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盡管他做工程可能比父親或舅舅更出色,但在賺錢方面卻未必能更成功。

愛因斯坦一生中發(fā)生過眾多離奇的事件,其中之一便是難于獲得一個教職。事實上,直到1900年他從蘇黎世聯(lián)邦工學院畢業(yè)之后九年(以及在促成物理學革命并最終獲得博士學位的奇跡年之后四年),他才被授予了一個初級教授職位。

事實上,這種耽擱并非他本人所愿。1900年8月中旬,在同家人在梅希塔爾度假以及到米蘭拜望父親期間,愛因斯坦在蘇黎世待了一段時間,他想為聯(lián)邦工學院的某位教授做助手。一般來說,只要本人愿意,每位畢業(yè)生都可以找到某個這樣的職位,愛因斯坦也相信自己能夠做到。與此同時,他謝絕了一位朋友幫他找到的在一家保險公司任職的機會,并斥之為“像傻瓜那樣每天做8小時苦工”。正如他對米列娃所說:“對于這些使人愚昧的事情,人必須退避三舍?!?[143]

但問題在于,聯(lián)邦工學院的兩位物理學教授非常清楚愛因斯坦的無禮,卻不知道他的天才。對于在申斥過自己的佩爾內(nèi)教授那里找一份工作,愛因斯坦想都沒想過。至于韋伯教授,他對愛因斯坦已經(jīng)十分反感,以至于當他找不到物理系和數(shù)學系的畢業(yè)生做助手時,竟然從工程系雇了兩個學生。

于是只剩下數(shù)學教授阿道夫·胡爾維茨了。當愛因斯坦聽說,胡爾維茨的一位助手找到了一份在中學教書的工作時,他高興地對米列娃說:“這說明根據(jù)神的旨意,我將成為胡爾維茨的奴仆。”但不幸的是,他曾經(jīng)逃過胡爾維茨的大多數(shù)課程,這種輕視和怠慢顯然并沒有被忘卻。 [144]

到了9月底,愛因斯坦仍然與父母待在米蘭,沒有找到一個職位。“我打算10月1日去蘇黎世,親自與胡爾維茨談職務(wù)問題,”他說,“這樣做畢竟比寫信要好。”

他也計劃在那里找?guī)追菁医?,從而在米列娃備考期間使他們共渡難關(guān)?!安徽摪l(fā)生什么,我們都將擁有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生活。合意的工作并且在一起——不僅如此,我們現(xiàn)在不依賴任何人,完全能夠獨立自主地生活,盡情享受我們的青春。誰還有比這更好的生活呢?等我們攢夠錢之后就買自行車,每隔幾周就騎車郊游一次?!?[145]

愛因斯坦最終還是決定給胡爾維茨寫信而不是登門拜訪,這也許是個失誤。但愿他的兩封信不會成為職務(wù)申請書的范本。他坦言自己并沒有去聽胡爾維茨的微積分課,因為較之數(shù)學,他對物理學更有興趣。“由于時間不夠,我未能參加數(shù)學專題研討班,”他提出了這種蹩腳的借口,“這些課程我都不感興趣,但我確實上過大部分課程?!彼€放肆地說自己希望能有一個答復,因為“授予我所申請的蘇黎世公民權(quán),需要一份固定職位證明”。 [146]

與愛因斯坦的急躁相映成趣的是他的自信?!昂鸂柧S茨還沒有給我回信,”發(fā)出信后僅三天,他就說出了這番話,“不過我?guī)缀鹾敛粦岩勺约耗軌虻玫竭@個職位?!比欢K究沒有得到。事實上,在從他所在的系里畢業(yè)的所有聯(lián)邦工學院學生當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找到工作的人。“忽然之間我被所有人拋棄了?!彼髞砘貞浾f。 [147]

到了1900年10月底,他和米列娃都回到了蘇黎世。在那里,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公寓里讀書和寫作。在當月的公民身份申請表中,他在有關(guān)宗教背景的一欄中寫了“無”。關(guān)于職業(yè)他寫道:“我正在做數(shù)學家教,直到獲得固定職位為止。”

那年秋天,愛因斯坦只零零星星找到了八份家教。他的親戚已經(jīng)終止了對他的經(jīng)濟資助,但他仍強作笑臉?!拔覀兛恐o人補習功課來維持生活,只要隨便碰上幾個人就可以了,可是這件事仍然很成問題,”他寫信給米列娃的一個朋友說,“這豈不是一個短工,甚或就是一個吉卜賽人的生活嗎?不過我相信,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會像往常一樣快活。” [148]除了有米列娃做伴,使他保持樂觀情緒的還有那些他正在獨立寫作的論文。

愛因斯坦發(fā)表的第一篇論文

第一篇論文的主題是許多學生都熟悉的毛細現(xiàn)象,比如水可以沿著稻草一側(cè)順流而上。雖然他后來稱這篇論文“沒有價值”,但從傳記的角度來看,它還是很有意思的。不僅因為這是愛因斯坦發(fā)表的第一篇論文,而且也因為它表明愛因斯坦完全贊同當時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一個重要假說,即分子(以及構(gòu)成它們的原子)實際存在著,許多自然現(xiàn)象都可以通過分析這些粒子如何相互作用而得到解釋。在接下來的五年中,這一預設(shè)將在他的工作中發(fā)揮核心作用。

1900年暑假期間,愛因斯坦一直在研讀玻爾茲曼的著作,后者曾經(jīng)基于無數(shù)來回彈跳的分子的活動提出了一種氣體理論?!斑@位玻爾茲曼是個出色的闡述者,”9月里,他激動地對米列娃說,“我堅信他的理論原理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我確信對于氣體,我們實際上要處理的是一些具有確定尺寸的分離的粒子,它們依照特定的條件運動著?!?[149]

然而,要理解毛細現(xiàn)象,需要考察的是液體分子而不是氣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這些分子相互吸引,從而產(chǎn)生了液體的表面張力(它使液滴能夠聚在一起)和毛細現(xiàn)象。愛因斯坦認為,這些力也許類似于牛頓的引力。根據(jù)牛頓的理論,任何兩個物體都會相互吸引,引力大小與它們的質(zhì)量成正比,與兩者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150]

愛因斯坦試圖考察毛細現(xiàn)象是否也與液體的原子量有這樣一種關(guān)系。這個想法得到了鼓勵,他決定看看是否可以找到一些實驗數(shù)據(jù)來進一步驗證這一理論?!拔易罱谔K黎世得到的那些有關(guān)毛細現(xiàn)象的結(jié)果,盡管看上去簡單,卻是全新的,”他寫信給米列娃說,“我們到蘇黎世之后,要爭取弄到一些這方面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如果得出一條自然定律,我們就把它寄給《物理學紀事》?!?[151]

《物理學紀事》(Annalen der Physik)是歐洲頂尖的物理學雜志。1900年12月,他終于將論文寄給了這個雜志,并于次年3月發(fā)表。這篇論文不像他后來的論文那樣精確簡練,而是給出了一個比較含糊的結(jié)論。“我從分子間的吸引這一簡單觀念出發(fā),用實驗檢驗了它的推論,”他寫道,“我將它與引力做類比。,在論文的結(jié)尾,他無可奈何地宣布,“關(guān)于我們的力是否以及如何與引力相關(guān)聯(lián),暫時還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結(jié)論?!?[152]

這篇論文沒有受到后人關(guān)注,在物理學史上沒有留下什么影響。其基本猜想是錯誤的,因為不同的分子對距離的依賴關(guān)系是不同的。 [153]但這畢竟是愛因斯坦第一次發(fā)表文章。這意味著他可以在求職信中附上一篇發(fā)表的論文,并向全歐洲的教授做廣告。

在給米列娃的信中,愛因斯坦在討論計劃發(fā)表論文時用了“我們”一詞。在論文發(fā)表后的那個月寫的兩封信中,愛因斯坦提到了“我們的分子力理論,以及“我們的研究,。這便掀起了一場歷史爭論,即米列娃在多大程度上幫助愛因斯坦提出了自己的理論。

就這個問題而言,她似乎主要是幫助查閱了一些資料供他使用。愛因斯坦的信傳遞出他關(guān)于分子力的一些最新思想,而米列娃的信卻不包含實質(zhì)性的科學內(nèi)容。在給自己最好的朋友的信中,米列娃的說法聽起來就好像她一直充當著戀人的支持者,而不是科學上的伙伴?!鞍柌匾呀?jīng)寫出了一篇物理論文,也許最近就會在《物理學紀事》上發(fā)表,”她寫道,“你可以想象,我為我的愛人感到多么自豪。你知道,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論文,而是很重要的,內(nèi)容涉及流體理論。” [154]

失業(yè)的痛苦

自從愛因斯坦放棄德國國籍,時間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去了四年。從那時起,他就一直是一個沒有國籍的人。他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加入瑞士國籍,為此他每個月都會留出一些錢,以便日后及時繳納入籍費用。因為他欣賞瑞士的社會制度和民主,欣賞那里對個人和隱私的尊重?!拔抑韵矚g瑞士人,是因為一般來說,他們要比我平日里接觸的那些人更有人情味?!彼髞碚f。 [155]此外,他還有一些實際的考慮。要做公務(wù)員,或者在州立學校當老師,他必須先成為瑞士公民。

蘇黎世當局對他的情況做了非常徹底的調(diào)查,甚至差人到來蘭去取關(guān)于他父母的一份報告。1901年2月,他們終于同意了這份申請,愛因斯坦成為瑞士公民。他將終生保留瑞士國籍,即使在他后來又(重新)接受了德國、奧地利和美國國籍之后也是如此。事實上,他為了成為瑞士公民,甚至將自己的反戰(zhàn)情緒暫時拋開,按照要求申請服兵役。不過由于汗腳、平足和靜脈曲張,他被拒絕了。瑞士軍隊顯然非常有鑒別力,他的兵役手冊上蓋的章為一“不合格”。 [156]

可就在愛因斯坦獲得瑞士國籍之后幾周,父母要他快點回米蘭同他們住在一起。1900年年底,他們希望他在復活節(jié)前離開蘇黎世,除非他在那里找到工作。然而到了復活節(jié),他仍處于失業(yè)的痛苦之中。

米列娃自然會認為,愛因斯坦被召回米蘭緣于他的父母對自己的反感?!白盍钗野脝实膮s是由于污蔑誹謗、陰謀詭計而使我們不得不硬生生地分開?!彼诮o一位朋友的信中說。他以其一貫的心不在焉,把睡衣、牙刷、梳子、發(fā)刷等洗漱用品都留在了蘇黎世?!鞍阉羞@些東西都送到我妹妹那里,”他囑咐米列娃,“她可以把它們帶回來?!彼奶旌笏终f:“暫且將我的雨傘保存起來。以后能派上用場?!?[157]

在蘇黎世和米蘭,愛因斯坦向全歐洲的教授發(fā)去了一封封求職信,信中同時附上那篇關(guān)于毛細現(xiàn)象的論文。事實證明,這篇論文并未特別奏效。這些信件大都石沉大海,愛因斯坦甚至連禮節(jié)性的回復都沒怎么收到。“不用多久,我就會以我的報價給波羅的海至意大利南端的所有物理學家增光?!彼麑懶沤o米列娃。 [158]

到了1901年4月,幾近絕望的愛因斯坦不得不買了一堆附有郵資已付的回執(zhí)的明信片寄出去,希望至少能夠得到一個回音。有趣的是,有兩張留存至今的明信片已成為收藏者的珍愛之物。其中一張是寄給荷蘭教授的,現(xiàn)藏萊頓科學史博物館。這兩張明信片的“退還一回復”的附件均沒有被用過,他甚至連一次禮節(jié)性的婉拒都沒有收到。“盡管如此,我還是在不遺余力地想辦法,而且也不讓自己失去幽默感,”他給老朋友格羅斯曼寫信說,“上帝創(chuàng)造了蠢驢,還給了它一張厚皮呢?!?[159]

在愛因斯坦去信的大科學家中,有一位是萊比錫大學的化學教授威廉·奧斯特瓦爾德,他后來因?qū)ο♂尷碚摰呢暙I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您在普通化學方面的著作激勵我寫出這篇隨信附上的論文?!睈垡蛩固拐f。在這之后,其語氣由逢迎轉(zhuǎn)為悲哀,他問:“是否還有可能用得上一位數(shù)學物理學者?”愛因斯坦最后懇求說:“我一貧如洗,而且也只有這樣一個職位才能使我繼續(xù)進行自己的研究?!边@封信發(fā)出去之后如石沉大海,未獲答復。兩個星期后,愛因斯坦又再次寫信給他,借口說“我忘了當時是否附上了我的地址”,“您對我論文的評價對我至關(guān)重要”。然而,信發(fā)出后依然杳無音訊。 [160]

與愛因斯坦一同住在米蘭的父親非常同情兒子的痛苦,他試圖通過一種令人辛酸的討好方式助他一臂之力。在第二封寄給奧斯特瓦爾德的信未獲回音之后,赫爾曼在未告知愛因斯坦的情況下做出了一個不尋常的舉動,他親自寫信勸說奧斯特瓦爾德,字里行間滲透著悲苦:

請寬恕一位父親為了他兒子的利益竟敢向您——尊敬的教授先生求助乞援。

阿爾伯特今年22歲,曾在蘇黎世聯(lián)邦工學院讀了四年,去年夏天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了數(shù)學和物理專業(yè)的畢業(yè)考試。自那時起他就在謀求一個助教職位,使他有可能在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方面繼續(xù)深造,可是這一切努力都是枉然。所有能夠判斷此事的人都稱贊他的才能,我可以保證他非常有上進心而且勤奮好學,極其熱愛他的科學。

我的兒子對于他目前的失業(yè)深感痛苦,認為他的職業(yè)已經(jīng)漸行漸遠。此外,他認為自己已經(jīng)成了我們的累贅,而我們是不大富裕的人。這種想法在他心里總是盤踞不去。

尊敬的教授先生,正是因為在當今所有的物理學者中,我兒子最仰慕您也最敬重您,我才不揣冒昧直接向您求助,還望您能夠讀一下他發(fā)表在《物理學紀事》上的論文,如有可能,還請寄給他幾行鼓勵的話,他會因此而重獲生活和工作的喜悅。

此外,倘若您能為他謀求一個助教職位,我將感激不盡。

再次懇求您原諒我冒昧地給您寫這樣的信,我的兒子對于我這種異乎尋常的做法一無所知。 [161]

奧斯特瓦爾德依舊沒有回信。不過九年之后,他第一個提名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這種歷史諷刺真讓人有些哭笑不得。

愛因斯坦確信,在這些挫折背后,有他在蘇黎世聯(lián)邦工學院的對手——物理學教授韋伯——在作梗。在聘用兩名工程師而不是愛因斯坦做助手之后,他現(xiàn)在寫的證明書顯然會對愛因斯坦不利。在向哥廷根大學教授愛德華·里克求職未果的情況下,愛因斯坦絕望地對米列娃說:“我對這個職位幾乎不再抱有希望。我不大相信韋伯會放過這樣一個好機會不去干點兒什么勾當。”米列娃建議他直接給韋伯寫信進行抗爭,愛因斯坦說他已經(jīng)這樣做了?!八辽賾?yīng)當明白,他不可以背著我為所欲為。我在信上說,我知道我的任命現(xiàn)在全仗他的證明書。”

這次求職依然沒有奏效。愛因斯坦又一次被拒絕了?!袄锟说幕亟^并不使我感到意外,”他寫信給米列娃,“我堅信責任在韋伯。”至少在當時,他變得極為消沉,覺得即便再這樣找下去也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霸谶@種情況下再給教授們寫信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事情一旦有些眉目,他們必定會向韋伯了解情況,而韋伯肯定會給出不利于我的證明書?!彼蚋窳_斯曼悲嘆道,“要不是韋伯?;ㄕ懈易鲗?,我老早就找到工作了?!?[162]

那么,反猶主義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呢?愛因斯坦?jié)u漸認為這同樣是一個因素,這促使他前往意大利去找工作,他覺得那里的排猶情緒還不明顯?!矮@得職位的一個主要障礙——反猶主義在這里并不存在,而在講德語的國家,它既讓我感到厭惡,也對我很不利?!彼麑懶沤o米列娃。她則向一位朋友談起了愛因斯坦的苦惱:“你知道我的愛人有一張利嘴,而且他還是個猶太人。” [163]

當愛因斯坦正在意大利為找工作疲于奔命之時,他在蘇黎世求學期間結(jié)識的一位朋友伸出了援手。他叫米歇勒·貝索,是一名工程師。和愛因斯坦一樣,貝索也來自一個中產(chǎn)階級猶太家庭。他們當初在整個歐洲四處流浪,最后落戶于意大利。貝索比愛因斯坦大6歲,他們初次見面時,貝索剛剛從聯(lián)邦工學院畢業(yè),正在一家工程公司工作。然而,他卻與愛因斯坦結(jié)成了親密的友誼,這種友誼將會一直伴隨他們走完生命的全程(1955年他們?nèi)ナ赖臅r間相差不過數(shù)周)。

貝索和愛因斯坦都秉持著最崇高的科學理念,彼此互為最親密的知心朋友,他們之間的通信現(xiàn)存229封。正如愛因斯坦在其中一封信中所說:“在所有人當中,你愛我最深切,也最理解我?!?[164]

貝索雖然頭腦聰明,但是不夠?qū)W?,缺乏干勁,勤奮刻苦的程度也不足。和愛因斯坦一樣,他在中學時也曾因為無禮而被勒令退學(為了發(fā)泄對一位數(shù)學老師的不滿,他發(fā)出了一封請愿書)。愛因斯坦稱貝索是“一個性格非常軟弱的人……不能振作起來在生活和科學創(chuàng)造中有所作為,但聰明絕頂。他的工作雖然沒有頭緒,我卻看得頗有興味”。

愛因斯坦后來把貝索介紹給了瑪麗的姐姐——安娜·溫特勒,他們最終成為夫妻。1901年,貝索搬到了的里雅斯特與安娜生活在一起。當愛因斯坦見到他時,發(fā)現(xiàn)貝索還和以前一樣聰明機敏、逗人發(fā)笑和沒有目標。就在那不久前,貝索的上司派他去檢查一家電廠,他決定在前一天晚上動身,以確保準時趕到。然而還是誤了火車,第二天沒有趕到,直到第三天才趕到那里——“可是他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記不起到這里是要辦什么事情了”。于是他立即給單位寄去一張明信片,要他們重新告訴他應(yīng)該做什么。上司對貝索的評價是“完全無用,幾乎精神錯亂”。

愛因斯坦對貝索的評價則更加有趣。“米歇勒真是個笨手笨腳的倒霉蛋兒?!彼锚q太人說的意第緒語對米列娃說。一天晚上,貝索與愛因斯坦足足談了4小時科學,其中包括那種神秘的以太以及“對絕對靜止的定義”。4年之后,這些想法將在他的狹義相對論中開花結(jié)果,貝索正是他當時征求意見的對象?!柏愃鲗ξ覀兊难芯抗ぷ骱芨信d趣,”愛因斯坦寫信給米列娃,“盡管他常常由于糾纏于一些細枝末節(jié)而忽略了全局?!?/p>

愛因斯坦希望貝索能夠為自己的謀職做一些牽線搭橋的工作。貝索的舅舅是米蘭聯(lián)邦工學院的數(shù)學教授,愛因斯坦打算讓貝索引介一下?!拔視咀∷囊骂I(lǐng)把他拖到他舅舅跟前,然后我自己出面來談”。雖然貝索說服了舅舅為愛因斯坦寫信,但這一努力還是無果而終。在1901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愛因斯坦都是既承擔一些臨時的教學任務(wù),同時也做一些家教。 [165]

最終,愛因斯坦在蘇黎世結(jié)交的另一位密友,即那位替他做數(shù)學筆記的同學格羅斯曼為他找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工作。正當愛因斯坦重陷絕望之時,格羅斯曼給他寫信說,伯爾尼的瑞士專利局很可能有一個審查員的空崗。格羅斯曼的父親認識專利局局長,愿意舉薦愛因斯坦。

“你的熱心和慈悲使我深受感動,這種品質(zhì)使你沒有忘記你不幸的朋友,”愛因斯坦回信說,“我很高興能夠得到一個這樣好的工作,我將全力以赴,絕不辜負你的推薦?!彼d奮地對米列娃說:“你想想看,這對我是一個多么美妙的工作啊!要是這件事成了,我會高興瘋的!”

他知道,即使專利局的工作成了,也要再等個把月才行。于是他在溫特圖爾(Winterthur)的一所技術(shù)學校找了一份臨時的工作,暫時頂替一位休兵役假的教師。這個活兒不僅工期長,而且還要教畫法幾何,不論在當時還是以后,這一學科都不是愛因斯坦的強項?!翱墒沁@個勇敢的施瓦本人并不害怕”,他念念不忘這一心愛的詩句。 [166]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