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界定一個時代的歌

噪音 作者:梁文道 著


界定一個時代的歌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流行歌,又只想聽一首歌的話,就是《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了。

曾經(jīng)你穿得如此華美,

春風得意時丟給乞丐一塊銅板,是不是?

人們說:小心,寶貝,你注定會跌下來的。

你以為他們?nèi)窃陂_你的玩笑。

這是鮑勃·迪倫《像一塊滾石》開頭第一段的歌詞,它描述的似乎是個高貴美人往下墜落的過程。有點叫人摸不著頭腦,為什么這是《滾石》等許多雜志心目中史上最偉大的流行歌曲,又為什么美國一位20世紀60年代的著名學運領(lǐng)袖會說“只有聽懂了它才知道我們的運動是怎么回事”。

一首好的流行歌一定捉住了它那個時代的一點什么,但它和時代的關(guān)系卻從來不是直接的,甚至不是和諧的?!断褚粔K滾石》剛出來的時候,當時的商業(yè)電臺不知拿它如何是好,因為沒有歌像它這么長(六分半對當時的電臺來講是個超乎想象的負擔)。至于那些追隨迪倫多年的歌迷就更是受不了,他們完全不能理解一向清秀詩意的迪倫怎么會丟下木吉他,換上媚俗的皮外套玩起電吉他來!比起搖滾,對他們來說,民歌才是有品位的好音樂。

可是,漸漸地,隨著60年代的反建制運動達到高潮,老式資本主義社會崩解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之后,年輕人好像一下子全都聽懂了這首歌,明白它講的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這是什么感覺?

這是什么感覺?

獨自一人無依無靠,

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完全沒有人認識你,

就像一塊滾石。

美國頭號樂評家馬庫斯(Greil Marcus)專門為這首歌寫了一本傳記,他說這首歌是對過去的總告別,所有曾經(jīng)可以依賴的基礎消失了,所有肯定的前路都不見了:“于是我們自由了。”它先是寫出了那個年代年輕人的彷徨無奈,繼而宣告:“一切全在我們手上,一切從此開始。”

迪倫最偉大的地方是他先是懂得聆聽。這是所有優(yōu)秀流行歌手都該具有的素質(zhì),要學會用雙耳去傾聽同代人的心,然后幫他們唱出來??墒恰断褚粔K滾石》卻超越了時間,在時代的心跡仍未化成耳語之前,在社會的氣氛仍未擺脫層層重壓之前,迪倫就已經(jīng)把它變成了故事,然后石破天驚地嘶吼了出來。由于它太過超前,乃至于同代人一開始根本不能明白原來它就是自己最想說的話。

兩年前我在一場迪倫的音樂會錄影上看他表演這首歌。音樂一起,全場已然躍起。一到副歌,六七十歲的老人和十幾歲的小伙子同聲和唱。很明顯,它甚至已經(jīng)不只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了,而迪倫也不再只是60年代的信差。“這是什么感覺?/這是什么感覺?/獨自一人無依無靠/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完全沒有人認識你/就像一塊滾石”,這是每一代人的共同感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