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三

等待,一樹花開 作者:李志娟 著


序三

首次見到志娟,只感受到她與年齡不相稱的哀傷——我的同事,她受重病折磨已久的父親,故去了。后來,單位同事幾家一次出游西北,目睹她對陌生世界的緊張和好奇,卻從未知道她的文學情結(jié)。直到志娟的母親發(fā)來她的書稿,囑我為孩子寫些什么,方知“真相”。

發(fā)掘他人的內(nèi)心,不是我所長;就像身邊的許多人一樣,我和“我們”都活得匆忙,來不及感受,或者如同在擁擠的大街上,被人流裹挾著走動,很少去想為什么這樣走。評價一個小女孩從小學到高中的作品,對我而言也確實勉為其難。坦率地說,這本集子匯集了志娟從小學生開始跨度長達七八年的作品,因而前后文字有巨大的差異,如果要說所有文章有一致性,那便是內(nèi)心的細膩和真實。

2005年左右的志娟,無憂無慮,花草樹木、雨雪云霧滋養(yǎng)著她;這個孩子想學著大人的樣子表達,用盡可能優(yōu)美而又有些幼稚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為賦新詞強說愁?不,那時的她還不知道何為愁。但不論她是否愿意,歲月這把刀子會逼著她感受自己的內(nèi)心。她成長著,她的世界也在變,宛似大海退潮露出了海灘的底部,人生的風景——或者說對風景的解讀,終有一天全然不再是她小時候的樣子。

在作品中漸漸長大的她,不會一下子成為一個“成熟”的作家,否則,我們又要看見另一個韓寒或者郭敬明了。我并不太在意她的筆調(diào)慢慢變得老練,童話中多了些曲折的情結(jié);但另一種變化更值得關(guān)注,對童話世界的向往逐漸演變?yōu)閷ψ髡邇?nèi)心及外部世界的關(guān)注??粗揪昴切爸衅凇弊髌罚允侵蓺馕疵?,但讀著讀著,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似乎有點跳躍,卻又找不到斷點的變化。她的文字中多了一些關(guān)鍵詞,親情、家鄉(xiāng)、同情;哪怕同樣是寫春天,同樣是說家鄉(xiāng)的親人,同樣是躺在樹下遐想,如果作為小學生的她,更多地是感受著快樂和寧靜,中期的作品則似乎在敘述著她的蘇醒,某種“前世”(這里指人類進化中形成的神秘而共同的內(nèi)心氣質(zhì))的召喚。她向往,又似乎有些掙扎,希望冬雪蓋住些什么。文字中“花”和“雪”的頻率,也許印證著我的猜測。

人生如同一次旅行,你剛剛上車時,只有新奇;至中段,你會感覺疲憊和隱憂;接近終點了,你會強烈地希望知道歸宿是什么樣子,或如果你知道了,便會極力投向歸宿。志娟至今也還是一個中學生,人生與她,正是花季。乍看上去,似乎很難理解小女孩的文字中,為何逐漸有了憂傷、懷念的色彩,偏偏她說描述的眾多事物,恰如同燦爛春花。或許是因為父親的早逝和母親的勞碌,讓她陷入一種拉扯中,回不去的過去、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有些粗糲需要修飾的現(xiàn)實世界、不確定的未來,讓她更多發(fā)掘自己的內(nèi)心。無論是與筆友的對話交流,還是對那些悲劇性作家的解讀,實際上都是在說她自己?;蛟S我們應該慶幸,許多人感受到這些時,韶華已經(jīng)逝去,追憶只能帶來無奈和絕望;而對志娟而言,現(xiàn)實雖然不完美,她卻有時間期待。

她年輕,所以雖然有些憂傷,卻可以等待一樹花開,即使花謝了,也不必完全依靠追憶,來年還會一樹花開——如果沒有這樣的表述,我會為她擔心。她年輕,所以她有勇氣為十年后的自己寫下文字。她年輕,所以不用為名聲、風格所累,可以盡情地書寫——屏風式的小說、清新的詩歌、有些俏皮荒唐的童話。我要說,只要你還能抒發(fā),你便有價值,哀傷和失望,還有你一直暗暗警惕的死亡,就只能遠遠低窺伺,而你會擁有力量和快樂;就此而論,“老成”才真正可怕。

但志娟將繼續(xù)長大,還會面對很多未來的不可知,也將面對必然乃至宿命軌跡;正如我,也開始故作深沉地為人作序,開始以長者的口吻說話。作為長者,我希望志娟,還有她的同輩人,眼中總是一樹花開;大千世界就是大千世界,天地不仁,唯有我們以一種情懷去解讀世界時,世界才擁有了意義,人自身才有了意義?;驍?shù)年后的一天,我們這些長者能和她一起回望當下,感慨說天已大明,曙色猖狂飛遁,遠聽宛似海濤奔騰(《約翰·克里斯多夫》)。愿你像花,也愿你像海,寧靜優(yōu)美,卻又奔騰不息。

王詩宗

2013年9月26日于浙江大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