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1944,波士頓

彼得·林奇?zhèn)?/a> 作者:橡樹國際理財機構(gòu)


第一章
1944,波士頓

你的投資才能不是來源于華爾街的專家,你本身就具有這種才能。如果你運用你的才能,投資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業(yè),你就能超過專家。

——彼得·林奇《戰(zhàn)勝華爾街》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

波士頓始建于1630年,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65萬。它瀕臨大西洋,是一座優(yōu)美的海港城市。它四周還有十多個城鎮(zhèn),這些市鎮(zhèn)綜合在一起被稱作大波士頓區(qū)。

波士頓是有370多年歷史的城市,被稱為“美國最古老的城市”。1620年,一批受宗教迫害的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經(jīng)過長途艱難的航行,到達馬薩諸塞州附近。其中有一支由約翰·溫斯洛普率領(lǐng)的隊伍在查爾斯河入??诘哪喜拷⒘硕ň狱c。因為這些人中有許多來自英國林肯郡的波士頓鎮(zhèn),所以他們便把定居地用故鄉(xiāng)的名字命名。

1632年,波士頓成為馬薩諸塞州的首府,由于該城連接各地的道路像車輻一樣放射出去,于是獲得了“車轂之城”的別稱。

波士頓在美國建國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早期曾是開展抗英獨立運動的中心。南北戰(zhàn)爭時期是主張廢除黑人奴隸制的北方重鎮(zhèn)。現(xiàn)今是新英格蘭地區(qū)金融和工商業(yè)中心;同時還是重要的漁業(yè)市場和羊毛貿(mào)易市場,工業(yè)有棉毛紡織、皮革制品、制鞋、造船等,二戰(zhàn)后又發(fā)展了電子計算機和電子設(shè)備、塑料、化學等工業(yè)。

波士頓的教育事業(yè)在美國首屈一指。這里學府林立,被稱為是世界科技教育與研究的重要城鎮(zhèn)。1635年,當早期的拓荒者還在披荊斬棘時,北美大陸最早的拉丁語學校便在此誕生了。波士頓共有大專院校80多所,為全國各州之冠。著名學府有哈佛大學(1636年建于市郊)、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東北大學等,專業(yè)院校有馬薩諸塞學院、波士頓音樂學院等。另外,從事特殊教育的馬薩諸塞盲校、賀拉斯曼聾啞學校也很有特色。政府每年都撥出大筆資金支持教育發(fā)展,反之,這些學校每年也給當?shù)亟?jīng)濟注入大量資金,吸引創(chuàng)辦了許多企業(yè)。《財富》雜志曾將波士頓評為最佳國際商業(yè)環(huán)境、最利企業(yè)發(fā)展的城市之一。這個城市還有一流的美術(shù)館、科學博物館及成立于1881年的波士頓交響樂團。

波士頓是四季分明的美麗城市,每年6月到8月的夏日時光是美國人的最愛。因為在這段時間,波士頓到處充滿了陽光,還有看也看不完的免費音樂秀、演奏會和表演秀等。波士頓的夏天,因有著這些目不暇接的活動和大眾的熱情參與而沸騰,人們臉上的歡笑和快樂,是此時共同的語言。

彼得·林奇的父親曾是波士頓學院的數(shù)學教授。因此,彼得·林奇在兒時便生活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后來,彼得·林奇的父親轉(zhuǎn)業(yè)到約翰·漢考克公司作高級審計師,而由于父母的工作,小時候的彼得·林奇便接觸到了基金和股票。雖然那時,他根本不知道這些名詞代表著什么,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父親的工作還是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向成功人生的大門。

有趣的是,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的這天,紐約道·瓊斯指數(shù)大幅下跌,而且在之后的一周內(nèi),美國股市沒有回升的跡象,而是一跌再跌。

但不管股市如何動蕩,中產(chǎn)階級的家庭依然過著富足的生活。一般中產(chǎn)階級家庭都擁有獨立的別墅,并且家中有一輛轎車,這足以讓孩子在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下度過快樂的童年,并接受良好的教育。彼得·林奇3歲以前,他們一家像所有的中產(chǎn)階級人士一樣,過著悠閑的生活。

在美國,中產(chǎn)階級人士最熱衷于高爾夫球運動。當時,彼得·林奇的父親也是一名高爾夫球愛好者,并且經(jīng)常在空閑時間與同事去郊外布雷·伯雷高爾夫球俱樂部打高爾夫球。剛會走路的彼得·林奇,有時就跟隨父親到高爾夫球場玩耍,以至于在很小的時候,彼得·林奇就對高爾夫球的規(guī)則了如指掌,并時常揮動著和他身高差不多的高爾夫球球桿躍躍欲試。但是,像他這樣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哪怕一個非常簡單的打球動作。但是彼得·林奇是一個既頑皮又聰明的小孩,父親每次去高爾夫球場,他總是嚷嚷著要跟去,即便是在父親去布雷·伯雷高爾夫俱樂部會見重要的客人的時候,彼得·林奇也哭著鬧著要去。作為孩子的父親,對于兒子這個簡單而又幼稚的要求,父親總是會盡量滿足。讓父親想不到的是,在自己去世之后,自己的兒子竟然以此為生。

彼得·林奇的母親是20世紀40年代典型的美國婦女,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因為彼得·林奇的父親能夠賺到足夠的錢來養(yǎng)家,因此母親就呆在家里,充當一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角色。在彼得·林奇的童年時期,母親總是細致周到地照顧一家人的生活,雖然在彼得·林奇的愛好和事業(yè)上沒有過多的幫助,但是她總是盡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并且盡量讓自己表現(xiàn)得和藹一些。

彼得·林奇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不幸患上了癌癥。這讓彼得·林奇一家陷入了經(jīng)濟危機。在以后的日子里,因為父親身體的每況愈下,家庭的生活也隨之改變。到彼得·林奇10歲的時候,他們一家已經(jīng)十分貧困。

由于彼得·林奇的父親一直想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留下一筆財富,于是就拼命地工作,這使得他錯過了治療時機,以至于很快就一病不起。

當時癌癥是一種不治之癥,經(jīng)確診后就只能等待上帝的召喚了。但是上帝卻給了彼得·林奇的父親更多的時間——好像上帝有意要給彼得·林奇一個機會,以便讓他享受更多父愛的溫暖。然而就在彼得·林奇10歲的時候,他的父親還是因為癌癥晚期去世了。而他留給彼得·林奇的,除了一些高爾夫知識以外,就只有貧困和饑餓。

受家境的影響,10歲以前的彼得·林奇對股票知道的很少,也沒有更多地去關(guān)注,他對高爾夫球場上那些時常談?wù)摴墒行星榈娜?,并沒有多大的興趣,他所有的興趣還在綠色的高爾夫球場地,那時的他特別喜歡有人在他面前高高揮起球桿。有時,他會目不轉(zhuǎn)睛地瞅著空中飛翔的小白球,直到落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上,他才會邁開腳步,迅速地跑過去,并且仔細尋找那個白色的高爾夫球。

父親的去世,對彼得·林奇來說是人生的第一次打擊。這個打擊直接造就了彼得·林奇堅強自信的性格。為了維持生活,母親不得不外出工作,而在那個時代的美國,婦女外出工作只有很少的酬勞。而且還需要她經(jīng)常加班加點地工作,即使是那樣,她們的工資也只有男性的60%~70%。因此,母親辛苦工作的收入難以維持家庭的開支。由于母親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女性,再加上她對兒子的愛,使得她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堅決不讓彼得·林奇輟學。

雖然彼得·林奇也想接受良好的教育,但當時并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們,而接受教育需要一大筆開銷。他當時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根本沒有能力工作。而在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一個貧窮的家庭是很難得到親戚和朋友的經(jīng)濟支持。因為那時的美國人,只崇拜成功者,不同情失敗者,要想依靠別人的幫助來使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工業(yè)、科學和教育發(fā)達的波士頓,人們都不能接受自己擁有一個非常貧困的親戚。

但是堅強的彼得·林奇和他的母親承受住了這次失去親人的打擊。為了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壓力,年僅11歲的彼得·林奇決定半天上學,半天工作,以便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

但是一個11歲的孩子又能干什么呢?而且有哪一家公司會雇傭瘦弱而又無知的兒童呢?

經(jīng)過二戰(zhàn)洗禮的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經(jīng)濟實在談不上飛速發(fā)展。那時,即便是一個成人,找到工作也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這個時候,彼得·林奇想到了布雷·伯雷高爾夫球場,想到了那些和他年齡差不多大的球童。

球童就是在打球時為球員攜帶和管理球桿,并按照規(guī)則幫助打球的人;當一個球童受雇于一個球員時,在發(fā)生與球有關(guān)的場合,該球童始終被視為球的所有者,而且他的攜帶品也被視為是該球員的攜帶品;除非該球童是按照另一球員的特定指示行動,在這種情況下,該球童被視為是指示他采取行動球員的球童,即職業(yè)球童。

因為小時候經(jīng)常隨父親去高爾夫球場,彼得·林奇認識許多布雷·伯雷高爾夫球場的工作人員。當他獨立一人來到布雷·伯雷高爾夫球場的時候,正好遇到了球場的經(jīng)理,于是向他說明了自己的情況。一方面,出于同情;另一方面,球場也正需要一個懂得打高爾夫球規(guī)則、愿意為球場撿球的球童。因此,球場的經(jīng)理愉快地答應(yīng)了彼得·林奇的請求。

在很短的時間里,從小就對數(shù)字有著濃厚興趣的彼得·林奇,便熟悉了高爾夫球場的工作。

雖然相比之下,球童比其他布雷·伯雷高爾夫球場的工作人員拿的薪金少得多,但是高爾夫球場畢竟是一個富人的聚集地。而許多在高爾夫球場上揮桿的有錢人并不能夠很好地擊球,他們的水平相當業(yè)余,常常會將球擊進樹林和草叢中,這些富人當然不屑于去尋找那些擊丟的球。這樣俱樂部不得不雇一些兒童去替他們找球,那些找回高爾夫球的球童通常會得到一筆小費。因此,彼得·林奇賺的錢有時會比母親還要多一些。

在彼得·林奇的努力下,讀二年級時,他竟從一所私立學校轉(zhuǎn)到了一家條件更好的公立學校,并且可以讓自己吃得更好一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