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吳華寶
中國是詩國。中國的詩歌如江如海,如繁星閃閃爍爍。
與之相應,《詩大序》、《詩品》、杜甫詩論、元好問詩論以及各種詩話等可以說解詩之作如花如草,如森林莽莽蒼蒼。
遺憾的是,從《詩大序》起,迄《人間詞話》止,種種精確、精彩、精致的解詩之作,皆不能被中學生直接汲取。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吳禮明老師的新作《中國醉美的古詩詞》已經(jīng)殺青,即將付梓。
吳老師品讀詩詞,能夠深入淺出。詞義、句意、典故、旨意、情感等,娓娓而談,頭頭是道。對關鍵的詞語,吳老師不厭其煩,詞義不講解清楚不肯罷休。句意概括的,具體之;句意具體的,概括之;句意抽象的,闡發(fā)之;句意含蓄的,明確之。吳老師抓住畫面,把握格調,進而帶領學生體味作品的意境。對于典故,不僅熟悉它,還要理解其作用、妙處。詩課很耐心,很細致,很從容,學生每節(jié)課都會有豐富的收獲。
禮明君適當?shù)剡M行深度鑒賞。對于重要的篇章或重要的段落,禮明廣征博引,詩論、詩話、詞話,凡可用者,皆信手拈來,質疑、印證、聯(lián)系、剖析,各得其妙。把古今同類作品、近似作品、相反作品集中起來,比較、分析、斟酌及探究,從而是是非非,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解鈴還須系鈴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原作者的作品、觀點來說明問題,委實是巧妙的方法。禮明君還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來佐證。詩課精益求精,使學生口服心服、入腦入心,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能收舉一反三之效果。
詩課深中鵠的。學生閱讀中可能產(chǎn)生的困惑,教師測試時可能設置的問題,往往是學生閱讀詩歌的難點,也可能恰恰是詩歌作品的關鍵所在。不能回避問題,也不能就問題講問題。禮明君結合詩歌實際,注重方法引領,傳授詩歌知識、寫詩技能,煉字、煉意、格律、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寫作技巧及結構特征,都能適當?shù)亟庹f,通過點撥、引申與拓展,學生的困惑迎刃而解,問題渙然冰釋。詩課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詩歌的內容和技巧,而不單純?yōu)榱藨嚕珜W生參加考試卻能比較好地解難釋疑,獲得好成績,這是詩歌教學的高境界。
其實,有《詩大序》以降,現(xiàn)當代解詩說詞的佳作也可汗牛充棟,不勝枚舉,但它們大都是專家的著作,在接地氣方面存有缺憾。禮明君的不同之處和優(yōu)勢所在,是作為中學語文教師,他多年操作經(jīng)營“生命課堂”,貼近學生、熟悉課堂;教學之余,他參與《漢書》《后漢書》的注譯工作,有較深厚的古文功底;他的《散文閱讀新路徑》,更展現(xiàn)了開闊的視界。這部新著厚、實、新、寬、深,既把握宏觀,又深究細部,既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因此,這部新著既適合中學生閱讀,又可供中學語文教師作重要參考。
收到禮明君的電子稿《中國醉美的古詩詞》,先睹為快,一口氣讀完,興奮之余,欣喜之后,寫下自己的感想,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教正。
2016年3月31日
吳華寶,著名學府中國科技大學附中特級教師、省作協(xié)會員、合肥學院碩導,全國語文教學與研究先進個人,安徽中學語文教師遠程教育首席專家。著述18部(含與人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