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貝爾法斯特的鐘聲

美麗并不遙遠 作者:張紹光


貝爾法斯特的鐘聲

北愛爾蘭萊恩港

貝爾法斯特是英國北愛爾蘭首府,一座現(xiàn)代化的海港城市。在陽光燦爛的秋日,我們從蘇格蘭凱恩碼頭,登上一艘混合裝載汽車、貨物和游客的渡船,橫穿北海峽,前往愛爾蘭島。

雖然,北愛爾蘭屬于英國領(lǐng)土,但由于特殊的原因,安檢非常嚴格,大部分旅客都要打開箱包接受查看。一個警察有禮貌地請我將行李箱再過一次X光檢測儀,然后開箱檢查。他對我?guī)У膸缀兴幤钒l(fā)生興趣,直到我解釋說,這是治療高血壓的藥片,才示意我可以走人。

船上設(shè)施完善,裝飾精美。客艙寬敞,不僅有超市、餐廳,還有電影院、休閑室等。在甲板上可欣賞海上風光。不久,輪船進入大海,水天一色,煙波浩渺。航行兩小時后,抵達萊恩港,港口高高的燈塔是“北愛爾蘭”的標志。

在20世紀60年代,我經(jīng)常在廣播中聽到“北愛”的消息。那時,這片土地上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兩大派別爆發(fā)的武裝沖突,造成數(shù)千人死亡,數(shù)萬人受傷。

有人把“北愛”說成“悲哀”,把貝爾法斯特稱作“悲哀”的“傷心之都”,確實如此,戰(zhàn)爭曾給“北愛”人民帶來巨大的災(zāi)難和痛苦。

翻開歷史,“北愛”兩派的對立由來已久。1801年,愛爾蘭島被英國合并,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許多愛爾蘭人不滿英國的統(tǒng)治。到了1921年12月,英國被迫與愛爾蘭臨時政府簽訂和約,承認愛爾蘭島南部26郡為自由郡,北方6郡仍留在英國。于是,英國國名由“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改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但“北愛”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堅持回歸愛爾蘭,而信奉基督教的英國移民后裔主張“北愛”留在英國。兩派分開聚居,互不往來,唇槍舌戰(zhàn),最終導(dǎo)致暴力事件。1998年,英國和愛爾蘭簽署了《北愛和平協(xié)議》,兩派的斗爭才漸漸平息。

貝爾法斯特

如今,這段悲哀的歷史已經(jīng)過去,當大巴抵達貝爾法斯特市中心時,古老的市政廳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洋溢著祥和歡樂的氣象。我們參觀了在動亂年代修建的隔離墻,現(xiàn)在叫“和平墻”。這是當年英國政府在相互仇視的“天主教”和“基督教”群眾之間修筑的混凝土圍墻,其目的是分離兩派,避免沖突?!昂推綁Α备叽笪∪?,墻壁厚實,全長約15公里。墻上鋪著堅固的金屬板與帶刺的鐵絲網(wǎng),主要用來防范投擲石塊與爆炸物,現(xiàn)在,圍墻成了“畫廊”。兩派民眾在墻上隨意作畫,傾訴自己的政治訴求和價值取向,因此被稱為“政治壁畫”。

我緩慢地走在“和平墻”下,欣賞這些涂鴉之作。壁畫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鮮明,生動幽默。其中一幅畫有點恐怖,持槍的士兵踩著滿地的骷髏,身后是一只帶血的鴿子,令人想起那些血肉橫飛的歲月,從而感到和平來之不易。還有的壁畫雖然具有政治傾向和宗教色彩,但大都表達對民主自由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感染力。

“北愛”之所以被稱為“悲哀”,還由于這里是著名的泰坦尼克號的誕生地。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在貝爾法斯特開工建造,1912年3月31日竣工,當時被稱為“世界工業(yè)史上的奇跡”。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fā),駛向美國紐約,開始了這艘“夢幻客輪”的處女航。4月14日晚11點40分,悲劇發(fā)生了,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2小時40分鐘后船體裂成兩半,最后沉沒在北大西洋。

來到建造“泰坦尼克號”的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遠遠地看到一群巨大的黃色長臂吊車,上面兩個英文字母“W”和“H”特別引人注目,這就是造船廠兩位創(chuàng)始人名字的開頭字母。

我們參觀了曾停泊“泰坦尼克號”的船塢。偌大的地方空空如也,屋頂已經(jīng)生銹,墻壁長滿野草,只有呼嘯的海風和遠處的波濤,仿佛在為“泰坦尼克號”哀鳴哭泣。

不遠的廣場上矗立著泰坦尼克號紀念館,建筑外形像一艘在大海中劈波斬浪前行的巨輪,高昂的船頭,銀色的船身,其6層樓房正好是“泰坦尼克號”的高度。外部嵌鑲的3000塊鋁制板,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發(fā)光。正門右邊有一塊用激光切割而成的實心鋼板標志牌,刻著T、I、T、A、N、I、C英文字母,意思是“巨大的、無與倫比的泰坦尼克號”。它的長度正好與“泰坦尼克號”頭等艙豪華套房私人走廊的長度一致。

走進泰坦尼克號紀念館,可以了解“泰坦尼克號”從建造、出海到沉船的每一個細節(jié)。同時,在這里還能看到許多歷史人物的照片,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其中幾個人物與電影《泰坦尼克號》的男女演員外貌非常相像,可見電影編導(dǎo)對歷史的尊重和還原。

泰坦尼克號紀念館是在“泰坦尼克號”沉船100周年之際,于2012年3月31日由貝爾法斯特市政府出資興建的,其目的是提高貝爾法斯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F(xiàn)在,這里已成為熱門的旅游景點,人們到此參觀,不由得回憶起那段塵封的往事,唏噓不已,感慨萬分。

泰坦尼克號紀念館

在我眼中,貝爾法斯特是一個有故事的城市,猶如一個真正的男人,略帶悲傷,卻胸懷坦蕩。到了巨人堤,又感受到另一個貝爾法斯特。這里有北愛爾蘭最著名、最奇妙的自然景觀,1986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2005年被列為“英國第四大自然奇觀”。

北愛的天氣變化無常,抵達巨人堤時,恰逢暴雨,許多游客躲在旅游車內(nèi)“望雨興嘆”,但我堅持前往。在風雨中艱難地行走半個小時,終于看到前所未見的景色。成千上萬的石柱,在山腳下突兀而出,這些巖石呈相同的六角形狀,據(jù)說有37000根,最高的巖石有70米,高低錯落,層層疊疊,逶迤8公里,然后慢慢地消失在海里,堪稱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據(jù)“語音導(dǎo)航”介紹,巨人堤位于貝爾法斯特北面安特里姆平原邊緣的岬角,這些形成于5000萬年前的玄武巖柱,數(shù)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濱。登上巨人堤眺望,海面上波濤洶涌,聲如洪鐘,岸邊峭壁挺立,氣勢雄偉。

巨人堤還有一個傳奇而帶有浪漫色彩的故事。

巨人堤

古時,愛爾蘭有個巨人叫芬格,力大無比。有一次,他發(fā)現(xiàn)對岸蘇格蘭也有一個巨人,叫麥克。芬格就隔著大海向他喊話,要他過來比試比試。于是,麥克就在海上鋪一條路來到愛爾蘭。芬格偷偷地看麥克,發(fā)現(xiàn)麥克異常強悍,心想自己打不過他,但又不能認輸,于是,告訴他妻子,將他打扮成一個小巨人。麥克到了芬格家,芬格妻子說,芬格出去了,給小孩子買東西去了。隔壁傳來鼾聲,麥克一看,只見一個巨人躺在床上,就問,這是誰?芬格的妻子告訴他說,這是芬格的兒子。麥克大驚,他想,芬格的兒子都這么巨大,芬格肯定力大無比。于是,麥克借故逃脫,再也無心比賽。在逃走的路上,他從山上搬來一塊塊大石頭,放在自己修筑的路上,阻擋芬格前來挑戰(zhàn),就這樣,海邊形成了一條巨堤。

議會大廈

巨人堤如何生成是一個謎,但地質(zhì)專家考證,它是火山運動后的產(chǎn)物。5000萬年前,火山爆發(fā)噴出的巖漿遇到海水后冷凝,再加上海底的地層向陸地推移,把沿海陸地壓裂,形成一條條近乎六角形的玄武巖柱體,猶如一排排得密密麻麻的梅花樁,隨著海潮漲落,在海面時隱時現(xiàn),蔚為壯觀。

在貝爾法斯特期間,我們下榻市中心華美達安可酒店,這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環(huán)境閑適安逸,距離圣安妮大教堂等景點僅數(shù)步之遙,旅游、購物都很方便。酒店附近有一座意大利哥特式的鐘樓,站在馬路旁邊,已有點傾斜,人們喚它“比薩斜塔”,這就是阿爾伯特鐘樓。據(jù)說,這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皇的丈夫阿爾伯特王子于1867年建造的,至今有將近150年的歷史。鐘樓正面有阿爾伯特王子的坐像。

離開貝爾法斯特的前夜,正好是西方的“萬圣節(jié)”。那天晚上,大街小巷充滿歡樂氣氛。商店櫥窗成了“鬼屋”,“僵尸”披上華麗時裝,“骷髏”戴上漂亮帽子,商家們利用新奇的創(chuàng)意,推銷各種商品。人們穿著怪異的衣服在大街上游行,臉上涂滿血淋淋的油彩,雖有三分的可怕,卻有七分的可愛。人群狂歡,通宵達旦,尖叫聲、吶喊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城市的上空。

早上醒來,忽然聽到阿爾伯特鐘樓傳來一陣洪亮而清脆的鐘聲。它是那樣美妙,那樣悅耳,持續(xù)了好幾分鐘,停歇時,仍余音裊裊,在空氣中顫動。這時,我想起一位詩人描寫鐘聲的句子:“寂靜中,傳來了鐘聲。眾鐘齊鳴……這不絕于耳的鐘樂,一如祭禮的圣詩在空中悠悠飄揚?!毙闹杏可弦魂嚹母袆?。

貝爾法斯特激動人心的鐘聲,給古城增添了無限的韻味,又激起人們多少遐想。這是歷史的鐘聲,將我們帶到遙遠的過去,帶到那些充滿血與火的年代,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展望貝爾法斯特的未來,那是一個光輝燦爛的未來。

我默默地為貝爾法斯特祈禱。

貝爾法斯特的古建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