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善惡的觀念主要取決于我們自己的看法 Que le go?t des biens et des maux dépend en bonne partie de l'opinion qu...

蒙田隨筆 作者:[法] 米歇爾·德·蒙田 著;馬振騁 譯


善惡的觀念主要取決于我們自己的看法 Que le go?t des biens et des maux dépend en bonne partie de l'opinion que nous en avons

古希臘的一句格言說,人不是受事物本身,而是受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所困擾。如果這個論點(diǎn)可以到處通行,這對人類不幸的處境極有裨益。因?yàn)槿绻f壞事只是由于我們的判斷而出現(xiàn)在我們中間,那么我們也就有能力去對它們不屑一顧或避兇趨吉。如果事物可以由人支配,為什么就不能掌握它們,為我所用呢?如果我們心中的惡與煩惱,本身不是惡與煩惱,只是來自我們?nèi)我鈱λ鼈兊亩ㄐ?,那也由我們來改變吧?/p>

如果不受任何束縛做出選擇,還讓自己終日煩惱不已,被疾病、貧困、嫌棄弄得愁眉不展,我們真是蠢得出奇了;我們可予以樂觀對待,命運(yùn)僅是提出內(nèi)容實(shí)質(zhì),形式則可由我們確定。那樣,我們所稱的惡事,本身不是惡,哪怕就是惡,至少也可由我們使其不成為惡,因?yàn)樵瓉砭褪峭换厥?,從另一個角度和體會來對待罷了。

如果我們害怕的事物從本質(zhì)上說,都是我們無可奈何要接受其支配時,那么大家都是一律待遇。人人屬于同一物種,程度上雖有不同,都具備同樣用于思考與判斷的機(jī)能和天賦。但是我們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清楚說明事物進(jìn)入我們內(nèi)心經(jīng)過重新組合??v使有一人接受了事物真正的本意,還是有千人會給予它一個新的相反的歧義。

我們視死亡、貧困、痛苦為大敵。

有人稱死亡為怕中之怕的一件事,不是還有人說它是苦難人生中的唯一避風(fēng)港嗎?大自然的善良主宰?自由的唯一支柱?醫(yī)治百病的速效醫(yī)方?有人等著它來心驚膽戰(zhàn),有人覺得它比生還更好受些。

有一人抱怨死亡來得太容易:

死神啊,但愿你放過懦夫吧,

只向勇士索取生命的代價!

——盧卡努

且不說這些光榮的勇氣。狄奧多羅斯面對以死亡相威脅的萊西馬庫說:“你再厲害,也不過是斑蝥一刺!”大部分哲學(xué)家不是對死亡早有準(zhǔn)備,就是加快促成死亡的到來。

大家?guī)自吹蕉嗌倨胀ㄈ耍裉K格拉底一樣走向死亡,不是一般的死亡,而是摻雜恥辱,有時甚至怨憤的死亡,那么從容不迫,或出于頑強(qiáng)、或出于磊落,跟平時一樣神態(tài)自如,處理家事,囑咐朋友,唱歌,向大眾宣傳主張相互交談,有時甚至談笑風(fēng)生,向相識的人敬酒。有一人要被押往刑場,還提出不要走某條路,因?yàn)楹芸赡苡幸晃桓呷藖砭咀∷囊骂I(lǐng)討一筆舊債。還有一人對劊子手說不要碰他的脖子,他怕癢癢,會顫得笑了起來。還有人聽到懺悔師說他那天可以與天主一起用餐,對他說:“您自己去吧,因?yàn)槲沂佚S。”另一人要求喝水,見劊子手喝了再給他,就說不愿意在他后面喝,怕傳染梅毒。

大家都聽說過庇卡底人的故事,他已上了絞刑架,有人帶來一個少婦(我們的法律有時允許這樣做),他若娶她,就可以赦免不死。他對她細(xì)看了一會,發(fā)現(xiàn)她走路跛腳,就說:“套繩子吧,套繩子吧,她是個瘸子!”

據(jù)說同樣在丹麥,有個人被判斬首,已上了高臺,有人向他提出同樣的條件,被他拒絕,只因?yàn)樗蛠淼哪莻€姑娘臉太扁,鼻子太尖。圖盧茲的一個仆人被人控為異端,說他這樣信仰的唯一理由是參照了他的主人,一個與他同牢的青年學(xué)者的信仰而來的。仆人寧可去死也不聽信他人說主人犯了教規(guī)。我們還讀到阿拉斯人的故事,當(dāng)路易十一攻下該城時,許多市民就是吊死也不愿喊:“國王萬歲!”

在納森克國,即使今日還是,教士的妻子要隨同死去的丈夫活埋。其他婦女則在丈夫葬禮上活活燒死,不但要神色平靜,還要高高興興。當(dāng)國王駕崩火化時,他的所有后妃、寵姬,一大批官員奴仆,興高采烈撲向火堆,跳入火中,他們覺得給先王伴駕是極其光榮的事。

在阿諛奉承的弄臣中間,有人臨死前也不放棄裝瘋賣傻。有一個人,當(dāng)劊子手要推他時,大叫:“開船啦!”這是他的口頭禪。還有一人躺在火爐前的草褥上,快要斷氣時,醫(yī)生問他哪兒痛,他回答:“板凳與火之間痛?!蹦俏簧窀敢o他做終敷儀式,摸到他因病而縮回的雙腳好涂上圣油,他說:“您可以在我兩腿的頭上找到啊?!蹦侨藙袼炎约和懈督o上帝,他問:“誰上那里去?”

“上帝愿意的話,您不久就可以去了。”另一人回答。

“那我明天晚上到那里……”

“您要把自己托付給他,您不久就要到了?!?/p>

“那樣的話,”那個人說,“不如我自己跟他說吧?!?/p>

我聽父親說,最近跟米蘭的幾次戰(zhàn)役中,城市幾次失而復(fù)得,老百姓實(shí)在忍受不了命運(yùn)反復(fù)無常,決心不惜一死,盛傳至少有二十五個家族族長在一周內(nèi)自殺身亡??松N鞒且舶l(fā)生相似的事,在布魯圖斯圍城時期,城里人不論男女老幼,紛紛沖出城門,懷著那么急切的欲望,只會做一切去找死,決不做什么去偷生;以致布魯圖斯好不容易才救出一小部分人。

任何觀念都很強(qiáng)烈,讓人不惜一死也愿意去接受。在米底亞戰(zhàn)爭中,希臘人立下和遵守的莊嚴(yán)誓言,第一條就是每個人愿意以死亡換取生命,也不以希臘法律換取波斯法律。在土耳其與希臘的戰(zhàn)爭中,我們看到多少人寧可接受殘酷的死亡,也不愿放棄割禮而改行洗禮?

這說明沒有事情是宗教做不到的。

卡斯提爾國王把猶太人趕出了國土,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向他們出讓避難所,一人收八埃居,約定在某天要離開;他答應(yīng)提供船只把他們運(yùn)往非洲。到了日子不服從的人淪為奴隸,但是船只提供不足,上了船的人受到水手粗暴虐待,除了各種各樣侮辱以外,還有意在海上戲弄他們,船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后退,直至他們吃完隨身所帶的干糧,被迫向水手購買,價格昂貴,行期拖延又長,當(dāng)他們終于上岸時,除了身上的襯衣以外已一無所有。

這一非人待遇的消息傳到還在陸地上的人的耳朵里,大多數(shù)人決定做奴隸,一部分人做出樣子要改宗。

曼努埃爾一世繼承王位,首先讓他們恢復(fù)自由,后來又改變了主意,限定他們時間離開,指定三座港口供他們出海。據(jù)近代最杰出的拉丁歷史學(xué)家奧佐里烏斯說,國王讓他們恢復(fù)自由,卻沒能叫他們皈依基督教,于是希望他們像同胞那樣走上艱難的旅程,遭受水手的掠奪,離開他們習(xí)慣奢華生活的故鄉(xiāng),到異鄉(xiāng)僻谷去過日子,這會使他們回心轉(zhuǎn)意。

但是他哪里知道,那些猶太人都決心渡海,他又撤去他已答應(yīng)的兩座港口,讓旅程的時間長而不便,促使有的人重新考慮;還把他們集中在一個地方,以便更容易實(shí)施他已擬定的計劃。這就是他下令從父母手里奪走全體十四歲以下的兒童,送到他們看不到、接觸不到的地方,在那里讓兒童接受我們的宗教教育。他們說這種辦法造成的景象慘不忍睹。父子親情,再加上對他們古老信仰的熱誠,對這個粗暴的命令進(jìn)行抗拒。到處可見父母自殺身亡,更為可怖的是在愛心與同情的沖動下,把他們的孩子推入井內(nèi)逃避法律。這時他給他們預(yù)設(shè)的期限已到,還是沒有其他解決方法,他們又淪為奴隸。一部分人做了基督徒。至今一百年過去,盡管習(xí)慣與時間長久會比任何壓制更叫人俯首帖耳,還是很少葡萄牙人相信這些猶太人及后裔改了宗。“多少次不但我們的將領(lǐng),還有全體士兵,奔向肯定的死亡!”(西塞羅)

我自己就有一位好友,他視死如歸,在他心中有一種真正的熱情根深蒂固,我用種種理由也無法說服他打消念頭;一旦戴著榮譽(yù)光環(huán)的死亡機(jī)會降臨,他如饑似渴投身過去。

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有許多例子,大人甚至孩子害怕些許的挫折就不惜一死。對于這樣的事,一位古人說:“懦夫選擇作為避難所的地方我們也怕,那還有什么我們不怕的呢?”

不同性別、不同學(xué)派中間都有各種各樣的人,在較為太平的年代平靜等待或者有意尋找死亡,尋找不但是為了逃避今生的痛苦,還為了逃避今生的滿足;還有人希望來生過得更加美滿,對這樣的人我是說也說不完的。因?yàn)楸缺冉允?,說實(shí)在的我還不如輕輕松松給貪生怕死的人列個清單呢。

且說哲學(xué)家皮浪,有一天在船上遇到大風(fēng)浪,對周圍最驚慌的人指出,并鼓勵他們要以船上的一頭豬為榜樣,它毫不在乎風(fēng)吹雨打。所以敢不敢說我們那么自豪和尊敬的理智,自夸有了它成為萬物之靈、眾生之王,其優(yōu)點(diǎn)就是讓我們在心中產(chǎn)生恐懼嗎?事物不認(rèn)識時內(nèi)心恬靜安寧,認(rèn)識后會驚慌失措,使我們的處境比皮浪的豬還糟糕,那又何必去認(rèn)識呢?我們獲取知識是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而今用來違背自然法則和打亂宇宙秩序,豈不是在毀滅自己嗎?宇宙秩序是要每個人利用自身的工具與手段得到福祉。

好吧,有人會對我說,您的規(guī)則適用于死亡,但是對貧困您又有什么說的呢?還有病痛,亞里斯提卜、希羅尼姆和多數(shù)哲學(xué)家都認(rèn)為病痛是最后的苦難,他們嘴上不說,實(shí)際上是這么認(rèn)為的,您又怎么說呢?波西多尼烏斯患了一種痛苦的急性病,受極大的折磨,龐培來看他,道歉說選擇了這么一個不合適的時間向他討教哲學(xué)問題。波西多尼烏斯對他說:“感謝上帝,還不致讓病痛壓倒我,讓我連哲學(xué)也探討不了。”于是他大談蔑視痛苦這個哲學(xué)命題,可是疼痛還是不停地發(fā)作,使他難以忍受。他對著它大喊:“疼痛,我不說你弄痛了我,你就是發(fā)作也白搭?!边@則故事被后人傳為佳話,但是對疼痛的蔑視又帶來什么呢?他只是在口頭上論證,如果這陣陣疼痛沒讓他感覺,為什么不繼續(xù)講自己的課呢?為什么他認(rèn)為不把疼痛稱為苦難是件了不起的事呢?

其實(shí)這一切并不都出于想象。我們對其他各抒己見,這卻是確鑿無疑的科學(xué)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就是我們的感覺也在做出判斷。

感覺若不可靠,理智也就完全不成立。

——盧克萊修

難道我們能叫皮膚相信鞭子抽上來是給它撓癢癢?讓味覺相信蘆薈跟格拉夫葡萄酒一樣味道?皮浪的小豬其實(shí)跟我們一樣。它可能不怕死,但是挨了打也會叫也會痛。普天下所有生靈遇到痛都會發(fā)抖,難道我們會超越這個普遍天性嗎?即使是樹受到傷害也會呻吟呢。死亡只有通過理智才會感覺,這還是瞬時間的行動:

死亡不是過去就是未來,從來不是在現(xiàn)在。

——拉博埃西

死不及等死那么難受。

——奧維德

成千上萬的牲畜與人寧可死,也勝過受威脅。其實(shí)我們說到對死亡的恐懼,主要是恐懼死前常會遭受的病痛。

然而,可以相信一位圣人的話,“死的痛苦全是死后帶來的?!保ㄊW古斯?。?/span>而我說的話還更實(shí)在,就是死亡前與死亡后都不屬于死亡。我們在為自己做錯誤的辯解。我從自身經(jīng)驗(yàn)覺得,還不如說對死亡不可忍受的想象,才使我們對病痛難以忍受,還由于病痛包含死亡的威脅更使我們加倍地難過。但是理智責(zé)怪我們的怯懦,竟會害怕這么一個突如其來、無從躲避、無知無覺的事情,我們才去找出另外這個更可原諒的借口。

只有疼痛而無其他危害的病,我們都說是不礙事的;牙痛、風(fēng)濕痛不管怎樣痛,只要不危及生命,誰把它看成是病呢?那就讓我們假設(shè),我們在死亡中看到的主要是疼痛。就像貧困使人害怕的,也只是一旦擺脫不了貧困,就會受饑渴、冷熱、難眠之苦。

那么讓我們只談疼痛。把疼痛看作是人生最大的禍害,我是太樂意了;因?yàn)槭澜缟蠜]有一個人像我那么害怕疼痛,逃避疼痛。到現(xiàn)在為止,感謝上帝!——還沒有大病大痛過。但是病痛還是在我們身內(nèi),即便不能消除它,至少通過隱忍去減輕它。當(dāng)肉體受苦時,讓心靈與理智保持剛毅。

如果不這樣,我們之間還會有誰去崇尚德行、勇敢、力量、寬宏和決心?如果不去挑戰(zhàn)疼痛,這些品質(zhì)又在哪里得到展示?“勇敢者渴求危險。”(塞涅卡)如果不需要露宿野地,全身披掛忍受中午的烈日,吃驢馬肉充饑,看到自己遍身鱗傷,從骨頭里取出子彈,忍受縫合、燒灼、用導(dǎo)管之苦,又從哪里去培養(yǎng)超過凡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呢?

賢人的教誨就是不要躲避壞事與痛苦,那些有益的事情中愈是艱難的愈值得去做。“尋歡作樂、聲色犬馬是輕浮的伙伴,與它們?yōu)槲槠鋵?shí)并不快活;處于逆境堅定平靜,經(jīng)常更為幸福。”(西塞羅)

在這方面不可能去說服我們的祖先,就像在戰(zhàn)爭的機(jī)緣中憑武力的征服,不比穩(wěn)穩(wěn)妥妥靠計謀的征服更加有利。

愈難實(shí)現(xiàn)的德操愈美好。

——盧卡努

此外我們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從生理上說,疼痛愈強(qiáng)烈時間愈短;疼痛時間愈久也愈輕,“疼痛愈強(qiáng)愈快,愈久愈輕”(西塞羅),你若感覺痛過了分,你就不會痛太久;它不是自己消失,就是使你消失;這兩者到頭來是一碼事。你若對它不能承受,它就把你帶走。“你要記住,劇烈的疼痛會被死亡結(jié)束,輕微的疼痛有許多斷續(xù),中等的疼痛我們能夠應(yīng)付。可忍受的我們?nèi)淌?;不可忍受的我們可以像離開一家戲園,離開不愉快的人生躲避?!保ㄎ魅_)

我們之所以那么不耐煩去忍受疼痛,是不善于去發(fā)現(xiàn)心靈中的主要滿足,對它沒有足夠的期待,其實(shí)它是我們處境和行為的唯一至高無上的主宰。身體只有一種狀態(tài)和一種反應(yīng),除了程度上的不同。而心靈多姿多彩,變化無窮。身體上的感覺與其他一切外界事件,不論是什么樣的,心靈感受后都會做出反應(yīng)。然而必須對它探討研究,激發(fā)它內(nèi)在的強(qiáng)大活力。任何理智、規(guī)章和力量都不能牽制它的傾向與選擇。它具備成千上萬種感應(yīng),讓它做出一種最有利于我們太平無事的感應(yīng),這樣的話我們不但能夠免受任何沖擊,若適當(dāng)?shù)脑掃€要?dú)g迎,甚至鼓動沖擊與痛苦。

心靈可以一律從中得到好處。即使謬誤與夢想也可像一件好事為它妥善利用,保我們安全,令我們滿意。

不難看到刺激我們內(nèi)心痛苦與肉欲的是精神的尖刺。動物的精神是封閉的,由身體來表達(dá)它們自由與直接的感覺,因而從它們行動的相似性中看到,差不多每個獸種都是一致的。

如果我們不去干擾,讓肢體來自由地支配自己,可以相信我們處境會更好些,大自然會讓它們對痛苦與肉欲有一種適度正確的脾性。

大自然對一切一視同仁,也就不會不恰如其分??墒怯捎谖覀円呀?jīng)脫離了自然的規(guī)范,任憑自己的想象力恣意妄為,至少讓我們自救,把想象力朝向愉悅方面發(fā)揮。

柏拉圖擔(dān)心我們陷入痛苦與肉欲而不能自拔,從而把心靈束縛得不能動彈。而我有相反的看法,這會使肉體與心靈兩下分離。

這樣就像敵人見我們逃跑變得更囂張,痛苦看到我們不寒而栗也更猖狂。誰迎著它不服輸,就會壓下它的氣焰。必須奮起反抗。畏懼退縮,反而受到威脅招致毀滅。身體繃緊了更勇敢抵擋沖突,心靈也是如此。

但是讓我們談一些更適合我這個心靈脆弱的人的例子,我們從中看到疼痛就像寶石,全憑把它襯托在什么樣的金屬片上顯得更亮還是更暗,全看我們認(rèn)為它多痛就是多痛。圣奧古斯丁說,“他們對疼痛想到多少,也就疼痛多少”。外科大夫的剃刀一劃,我們會比激戰(zhàn)時中了十劍還痛。醫(yī)生,即使是上帝,都認(rèn)為分娩的痛苦是巨大的,我們奉上了許多儀式,而在有的國家絲毫不當(dāng)它一回事。

斯巴達(dá)婦女我不談,且說隨我們步兵出征的瑞士兵的妻子,您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嗎?就是看到昨天還在她肚子里的孩子,今日掛在脖子前,自己跟著丈夫在小跑行軍了。這些冒牌的埃及婦女,沿途接收進(jìn)來的吉卜賽人——她們自己到附近的河流里給剛出世的嬰兒和自己洗澡。除了那么多少女天天都在偷偷懷孩子和養(yǎng)孩子以外,還有那位羅馬貴族薩比努斯的賢淑妻子,為了他人的利益,獨(dú)自生了一對雙胞胎,沒有人幫助,不喊叫,不呻吟。

一個斯巴達(dá)男孩偷了一只狐貍(他們一時糊涂偷了東西,害怕受辱,更甚于我們害怕受罰),把它藏在斗篷里,為了不被人家發(fā)現(xiàn),寧可忍受它在咬他的肚皮。另一個人在獻(xiàn)祭時燒香,炭火跌落到他的衣袖內(nèi),為了不驚擾圣事,寧愿讓火燒到骨頭。

還看到許多斯巴達(dá)人,根據(jù)他們的培育制度,只是考驗(yàn)一下品德,在七歲時經(jīng)受鞭打,打死也不改變臉色。西塞羅看到他們成群結(jié)隊(duì)相互拳打腳踢,用牙齒咬,決不認(rèn)輸直至昏倒。“習(xí)俗從來不曾征服過天性,因?yàn)樘煨允遣豢蓱?zhàn)勝的,但是我們由于好逸惡勞,游手好閑,毒化了心靈,用成見和惡習(xí)又軟化與腐蝕了心靈?!保ㄎ魅_)

每個人都知道穆西烏斯·塞沃拉的故事,他潛入敵營去刺殺敵酋,沒有成功,他想到了一個奇異的方法為自己立威,給國家解圍,向他的謀殺對象波塞那國王坦白了自己的計劃,還說在他的兵營里還有一大批羅馬人,都像他一樣是這項(xiàng)計劃的同謀。為了證明自己是怎樣一條漢子,叫人拿來一盆火,看著自己的胳臂烤焦,直到敵人也看不下去,命令把火盆撤走。

還有人在手術(shù)開刀時,不是不愿放下手中的書不讀么?有人不停地盡情嘲笑人家加在他身上的痛苦,惹得給他上刑的劊子手惱羞成怒,發(fā)狠對他施加各種各樣酷刑,接二連三,還是不得不承認(rèn)他贏了。這還是一位哲學(xué)家呢。還有愷撒的一名角斗士,總是臉帶笑容讓人掰開傷口療傷。“哪個平凡的角斗士發(fā)出過呻吟或變過臉色?哪個不論站著還是倒下,讓人見到過畏畏縮縮?哪個倒在地上接受死亡時扭轉(zhuǎn)過脖子?”(西塞羅)

女人也可在此談一談。誰沒聽說過巴黎一位婦女為了追求肌膚嬌嫩鮮艷,竟愿換上一身皮。有的人把自己健康完整的好牙拔掉,只是要使聲音更加溫柔動聽,或者排列更加整齊。這類不怕痛的例子還有多少?她們什么做不成?她們害怕什么?只要這樣做了能夠增添美麗。

她們細(xì)心拔去白發(fā),

消除皺紋換上新顏。

——提布盧斯

我還看有人吞沙子,咽香灰,處心積慮要敗壞食欲胃口,求個臉色蒼白。為了有個西班牙式的苗條身材,她們不是吃盡了苦頭,束腰夾板,兩側(cè)勒緊嵌進(jìn)了肉里?是的,有時幾乎昏死了過去。

當(dāng)代許多國家里,有人為了表示言而有信,任意自殘也是很普遍的。我們的國王亨利三世,說了許多他在波蘭做國王時見到當(dāng)?shù)匕l(fā)生這類轟動的事。但是,我知道在法國也有些男人在模仿,此外我見過一個少女,為了證明誓言的真誠與堅定不移,從頭發(fā)上取下簪子,在胳膊上扎了四五下,扎得皮開肉裂,鮮血直流。

土耳其人為了情人在自己身上扎個大口子,取了火猛地貼在傷口上,摁上好長時間讓血止住,結(jié)好傷疤留下來。親眼目睹的人寫信告訴我,并發(fā)誓這是千真萬確的。為了幾個小錢,土耳其每天都有人向手臂或大腿上深深捅上一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