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燕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shí)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jìng),鷹隼莫相猜。
題一作《歸燕詩》。張九齡是玄宗開元間名相,開元二十四年(736)與奸相李林甫交惡,遭到玄宗的冷遇,因而作了這首托物言志的詩,借詠歸燕而為自我表白。
“海燕何微眇”二句,用燕子的春來秋去,隱喻自己出身微賤,得官甚是偶然,并沒有長(zhǎng)久的打算?!拔⒚臁敝副跋旅煨 !俺舜骸敝竿懈S跁r(shí)代?!皶骸弊直砻魇鲁雠既唬o非分之想?!柏M知泥滓賤”二句緊承上聯(lián),用燕子銜泥筑巢于華堂,喻自己有幸從政,而躋身朝廷。這是十字句,流水對(duì)。以“豈知”、“只見”勾勒,“泥滓賤”照應(yīng)首句“何微渺”,“玉堂開”照應(yīng)次句“乘春”。
“繡戶時(shí)雙入”二句,以燕子成雙作對(duì),一日數(shù)度出入“繡戶”、“華堂”,銜泥做窠,喻自己在朝為官,勤勤懇懇,即無功勞,亦有苦勞?!盁o心與物競(jìng)”二句,以燕子本無鴻鵠之志,竟遭“鷹隼”等猛禽的猜忌,喻自己之不容于李林甫、牛仙客等。令人聯(lián)想到《莊子·秋水》的一則故事: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子知之乎?夫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shí)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不過此詩不像《莊子》寓言諷刺那樣辛辣,措辭要溫柔敦厚得多。劉禹錫《吊張曲江序》稱張九齡被貶,“有拘囚之思,托諷禽鳥,寄詞草樹,郁郁然與騷人同風(fēng)”。這首詩用比興手法,托物言志,對(duì)仗工整,語言樸素,是唐人五律中較平實(sh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