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年菜
北方過年,三十晚上的菜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不過現(xiàn)在想想,也沒豐盛到哪兒去。
殺年豬
咱先說殺豬菜。我的記憶里只有很小的時候吃過自己家里殺的豬。
一只大白豬號叫著被綁在了吃飯的桌子上,等著一個人來殺它,那個人是專門殺豬的叫劉魔。他紅紅的臉上長了一下巴的硬胡子,說話嘞嘞的不太清楚,戴個不系帶的棉帽子,扇著兩只帽耳朵,還敞著懷,趿拉著一雙辨不清楚色彩的棉鞋。一看見我,他就要抱,我害怕地往我媽媽的懷里躲,我媽媽一看我害怕,就呵斥他趕緊去干該干的事情去。
他下手很利落,一刀就在豬脖子捅了個大窟窿。豬號叫著,它的血帶著紅泡沫咕嘟咕嘟地從那個窟窿里冒出來。豬叫聲越來越微弱,直到?jīng)]聲息了。
院子里的人很多,都是鄰居。他們亂哄哄地圍著一口冒著熱氣的大鍋,整這個弄那個的,過了一會兒,不知是誰往我的嘴里塞了一塊肉或者血腸,還問我香不香的,我一個還不太會自己走道兒的小屁孩哪知道什么是香?我現(xiàn)在已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覺了,只記得大冬天的家里很熱鬧,還有個嚇人的劉魔。
魚
家里有魚那肯定就是要過年了,而且還一定是一條胖頭魚。
北方的日子過得很枯燥,一到冬天家里就幾樣菜,白菜、酸菜、土豆和蘿卜,有時候還有點凍豆腐和海帶。平時很難吃到葷腥,家里買點肉還都是白白的大肥肉或者是嘟嘟賴賴的豬網(wǎng)油,讓我媽都給耗油了,吃點耗干油的油梭子是最香的,不過那也太少了。
魚是一米左右長的,來自開原市的清河水庫。我爹爹回家把大魚向屋里地中央一放,帶著滿臉的得意。我們幾個孩子一看大魚來了,興奮地下地摸摸凍得梆梆硬的魚,也分享著老爹幸福和喜悅。
混進去站一會◇69cm×89cm◎紙本◇2015年

沒關系大魚是整不來的,市場上也買不來,所以有魚了,這年就過得有意思了。
北方人家做大魚,現(xiàn)在看來是真粗糙,無非是把魚切段過油炸了,然后不知道是燉還是熬的,整上一大盆來。魚是真好吃就是刺太多,我老爹那時候專吃魚頭,當時我還想,老爹是照顧我們吃魚肉,才吃魚頭的。現(xiàn)在想想,那胖頭魚還就魚頭好吃,當時我們孩子誰知道還有這樣的秘密呢?
有一回我和一個客戶去北京,在簋街吃了一次紅燒魚頭就是用胖頭魚做的,這魚頭做的是真好吃!當時我就想,俺家小時候那么多的魚頭都讓我爹給吃了,我老爹真是會吃!
魚太肥膩了,我們吃一頓后,再端上來誰都不怎么動筷子,我老爹則還是吃,他說燉幾次的魚才好吃,不過他再怎么說大家還是不吃,最后還是他把剩魚給收拾了,不過那已經(jīng)過了好幾天。
火 鍋
我老爹因為常年的走南闖北,接受了很多新事物,我估計可能是在外地吃火鍋給他留下的印象太好了,就張羅過年也在家吃火鍋。
吃火鍋必須就要整個火鍋,這火鍋當時市場也沒賣的,他準備了半年,我看他找個老工匠,還給人畫圖樣,不過我老爹本身就是洋鐵匠出身,這火鍋不過是把洋鐵片換成了銅片,在他看來不是很難的。
火鍋的樣子是傳統(tǒng)的,用銅做的,但火鍋里面還要掛一層錫才能用,否則銅會和酸菜發(fā)生反應?;疱佔龀闪诉€要準備木炭才能用。我老爹也不知道在哪里整來半麻袋的木炭,用作火鍋的燃料。
他還張羅弄干蠣黃、大海米什么的我們聽都沒聽說過的東西。
有了火鍋他基本就不往家里整大魚了,桌子都被吃火鍋的東西給占滿了,有一大盤酸菜,有一大盆羊肉片,羊肉片是我媽媽切的,一片比現(xiàn)在的羊肉片厚三倍,還有粉條,豬肉片、凍豆腐,等等。木炭的火力不均勻,大家吃了一會就得等著火鍋再開,急死個人!
火鍋還帶個小煙囪,火鍋水不開時用它抽抽風,滿屋子的水氣和一氧化碳的廢氣,把我腦袋熏得迷迷糊糊的。在一家人忙忙叨叨的氣氛中,我也沒吃出來個好。羊肉帶著強烈的膻腥味,蠣黃艮揪揪的還有點沒洗凈的細沙子,不敢說不好吃,囫圇的就給咽肚子里了。
過年吃火鍋,我是特別有意見,但我知道為了吃火鍋我老爹是費盡心思,所以這話也一直沒敢說出來。
肉炒蒜毫
肉炒蒜毫,這可是北方的老菜了。好像誰家過年都必須有這個菜。
蒜毫是碧綠的,瘦豬肉片因為醬油的緣故呈現(xiàn)金紅的色彩,這兩樣東西在一起就是北方家庭過年慶賀或者待客的絕對硬菜。
那時候過年是看不見綠菜的,蒜毫的綠色標志著它和豬肉一樣的高貴身價。
好吃么?好吃!咱也沒吃過別的,所以只能說它好吃。
東北潮哥◇60cm×80cm◎紙本◇2012年


給自己點炮◇49cm69×cm◎紙本◇2014年
酸菜白肉血腸
酸菜白肉血腸,我以前說起過這個菜。
這個菜做好了是真好吃。酸菜里的大肥肉吃起來一點不膩,非常非常的香。血腸里面不要加其他東西,要新鮮的,
燉在酸菜里怎么煮也不會散花,咬一口透著股香味。酸菜因為有了豬肉的油脂,也非常的爽口和好吃。
松蘑燉小雞
松蘑燉小雞,這個菜我想大家都吃過,但天然的松蘑現(xiàn)在可不好買了。這菜應該是土雞和松蘑在一起,松蘑的口感很滑膩,透著山區(qū)松樹的香氣,那才是真正的東北味道。
好松蘑現(xiàn)在一百多元一斤,還很難買到,它是我們開原那旮瘩的特產(chǎn)。
木耳和其他毛菜
過年了,桌子上一定要有點毛菜,才分出高低來。
木耳就是邊緣的菜,說它怎么好吃,誰也不敢說,說它不是東西,誰也不能說。
它是黑顏色的,一朵朵的組成它的怪樣子。一般用它來炒肥豬肉,黑白分明,也算桌子上一道風景。
拔絲地瓜是后來有的。地瓜塊用油炸后再用白糖漿給溜一下,上桌子的時候配一碗涼水,艱難地夾一塊,拖著長長的糖絲線,然后馬上沾點涼水吃進嘴里。這是個形式感很強的菜,很受女士的歡迎。
芹菜炒肉也是邊緣的菜,不太受歡迎,因為芹菜的口感并不好。
過去過年有這些菜就是個好年,現(xiàn)在過年能吃到這些也很好,但平時我們已經(jīng)吃得腦滿腸肥了,所以過年的感覺就差了很多,這是邊際效應的緣故。
中國人富裕得太快了,這反映在我們身體的變化上。前幾輩的人一直是吃草、吃苞米面的,到我們這代人就開始吃肉了,吃多了身體肯定會接受不了,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尿里有糖,血里有油,膽固醇高了,肝上掛了脂肪,這些都是病,并且還病得很厲害。
現(xiàn)在過年我基本是不備年貨了,尤其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