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弩 游金山寺①
◎王惲
鄰曲子嚴伯昌,嘗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謂余曰:“詞雖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煙雨’目之,何如?”予曰:“昔東坡作《念奴》曲,后人愛之,易其名曰‘酹江月’,其誰曰不然?”仲先因請余效顰,遂追賦《游金山寺》一闋,倚其聲而歌之。昔漢儒家畜聲伎,唐人例有音學,而今之樂府,用力多而難為工??v使有成,未免筆墨勸淫為俠耳。渠輩年少氣銳,淵源正學,不致費日力于此也。其詞曰:
蒼波萬頃孤岑矗②,是一片水面上天竺③。金鰲頭滿咽三杯④,吸盡江山濃綠。蛟龍慮恐下燃犀⑤,風起浪翻如屋。任夕陽歸棹縱橫⑥,待償我平生不足。

【注釋】
①金山寺:也叫江天寺,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西北的金山上。②岑(cén):底小而高的山。③上天竺:指上天竺寺,位于杭州靈隱山。④金鰲頭:金山最高處的金鰲蜂。⑤“蛟龍”句:意為蛟龍在憂慮,害怕有人燃著犀牛角深入水中,照出它們的丑惡形相。⑥棹(zhào):船槳,此處指船。
【譯文】
蒼茫無邊的萬頃之波上一座孤峰矗立,天竺寺眾佛寺仿佛是從一片水面上托出。金山像一只巨鰲,伸頭從江面上滿咽數(shù)杯,將江山的秀色濃綠盡行攝取。蛟龍深恐游人燃起犀角照耀出它的本來面目,興起風浪,翻滾起巨大如屋的浪頭。任它夕陽西下,而揚起船棹掉轉(zhuǎn)船頭踏上歸途的船只穿梭縱橫,我只愿好好地享受這平生未見過的壯麗奇景。
【賞析】
金山本來是長江江心的島嶼,后來因為泥沙積淀的緣故,到了清代道光年間才開始與南岸毗連,成為內(nèi)陸山。這篇曲子可能是作者南下任官時,途經(jīng)金山而寫。曲子的第一句就蘊含了兩個對比鮮明的意象“萬頃蒼波”和“孤岑”,波是平的,金山是突兀的;前者是自然風光,后者上有人工建筑。后者在前者的映襯下雄偉超凡。
由于遠遠看去,這金山猶如一只巨鰲,所以金山峰又被稱為“金鰲峰”。而作者干脆將其視作有生之物?!皾M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喻意其汲取了天地之靈氣,靈秀無比。接著,作者又展開了大膽地想象,將山下的洶涌水波說成是蛟龍興風作浪的結(jié)果。相比直接描繪波濤滾滾,這樣寫更能表現(xiàn)金山的壯美超凡,同時也暗示讀者金山乃藏龍臥虎之地,不容小覷。
“風起浪翻如屋”,隨便一個浪濤就能將人淹沒。然而,對著如此壯闊的景象,作者早已顧不得水面上風大浪急,更顧不上時間已晚不易行舟,只想融入到這壯美的景色中,好好體會大自然的奇?zhèn)??!按齼斘移缴蛔恪睂嵤菍鹕谨攘Φ姆Q頌。
作者在曲前的小序中表達了對當時曲壇“用力多而難為工”“筆墨勸淫為俠耳”的不滿,其寫作此曲也有革曲壇風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