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1)第一
文之爲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2)?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3)。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謂三才(4),爲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5)。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鳯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6);雲(yún)霞雕色,有踰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夫豈外飾,蓋自然耳(7)。至於林籟結響,調(diào)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鍠。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fā)則文生矣(8)。夫以無識之物,鬱然有彩,有心之器,其無文歟(9)?
文章作爲一項德業(yè),實在是夠盛大的了,它同天地並生並存的原因何在呢?自從混沌初開,天地著玄黃兩色,呈方圓二形,天上便有日月懸空,如雙璧交替,顯示璀璨無比的景象;地下則有錦繡山川,條理分明,展現(xiàn)綺麗動人的風貌:這大概就是大自然呈現(xiàn)的光彩了吧!仰觀上蒼,日月耀輝;俯察下土,地含秀章。高低有序,上下定位,天地兩儀就這樣形成了。這中間,惟有人參配其中,天性靈智,集於一身,因而堪與天地合稱“三才”,其實,人是萬物的精英,天地的核心。有了人類這樣的“心”,便創(chuàng)造了語言;語言確立以後,隨著又有了文章,這就是很自然的道理了。推廣至於萬品萬物,動物植物也都有自己獨異的色彩:龍鳳憑藉燦爛的藻飾呈現(xiàn)祥瑞,虎豹依仗斑斕的色澤體現(xiàn)雄姿;雲(yún)霞著色絢麗,勝過於畫家的妙手;草木開花多彩,不假借工匠的奇術。這些難道是外加的裝飾嗎?它們自身就是這樣的嘛!其他像林間的萬籟奏鳴,有如竽瑟相協(xié);水中的泉石激響,又彷若鐘磬應和。可以這樣說,有了形體便會有藻飾,有了音響就能有韻律。萬千無知的物類,都尚且有豐富的彩繪,那末,作爲有心智的人類,難道還能沒有文章嗎?
【註釋】
(1)原:本,根源。原道即論文本源於道,這是貫穿全書的一個最基本的觀念。劉勰所稱之“道”,主要指宇宙天地的運行變化規(guī)律,註家多解指自然之道,是。但作者另又稱“神理”、“道心”,實一定程度地帶有神秘的、不可知論的色彩。篇中出現(xiàn)的“道”字,也並非一概皆指規(guī)律而言。自《原道》至《辨騷》,爲全書的總論部分。
(2)文:全書單獨用“文”字三百餘處,狹義指文學文章,廣義謂文化學術,本篇更將一切自然的和人爲的紋理、色澤、聲韻、藻采等形態(tài)並皆包容在“文”的範圍之內(nèi)。德:功用,功德。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薄拔闹疇懙乱泊笠印本洌c此意相一致。古人以禮樂教化爲美,認爲文業(yè)不僅盛大,且又功德無量,故稱“文之爲德”。另有註家因德、得互通,訓其爲物德之德,解句謂“文”的由來是夠久遠的了。並可通?!K生:《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鄙撸嬉?,後句主要指文業(yè)堪與天地並存。
(3)玄黃:指天地。玄,黑赤色;黃,大地的顔色。雜:交雜,間雜,指混沌未開?!兑住だぁの难浴罚骸胺蛐S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薄》綀A:亦指天地,古人以爲天是圓的,地是方的?!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疤斓涝粓A,地道曰方。”疊璧:圓形的玉稱璧,這裏狀日月如璧之疊相照耀?!〈梗翰?,即言顯現(xiàn)。麗天:附著在天上?!ň_:光彩而綺麗。煥,光明;綺,有花紋的絲織品?!′仯悍植迹归_。理地:與上“麗天”對舉,謂有條理地展現(xiàn)於大地?!兑住だM辭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句中“象”、“形”二字指天上景象和大地風貌?!〉乐模捍笞匀坏奈牟?。這裏的“道”字純指自然形態(tài)而言,並非謂自然規(guī)律。
(4)吐曜(yào):發(fā)出光耀,指上蒼景象。曜,日光?!『拢禾N含文采,指大地呈現(xiàn)秀章?!蓛x:《周易》稱天地爲兩儀,古人認爲天和地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體?!ⅲ喝⒅粗^參配於天地之間並立爲三?!⌒造`所鍾:謂天地靈氣匯聚於人。鍾,聚集?!∪牛骸兑住だM辭下》稱天道、地道、人道爲“三才”,後泛指天、地、人。
(5)五行:水、火、木、金、土。古代認爲這五種物質(zhì)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秀:草木開花、穀穗揚花稱爲“秀”,此處謂人是萬物的精華所在?!√斓刂模骸抖Y記·禮運》曰:“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边@是說人處天地間,猶如心在人體內(nèi)居於中心位置?!∽匀恢溃喉樕隙?,謂有人類便有了語言,有語言又有了文章的顯明,自然之道即言這是很自然的道理?!白匀弧狈侵^自然界;“道”訓事理,指具體道理而不指抽象規(guī)律。
(6)傍:《廣韻·唐韻》:“傍,亦作旁?!庇枏V,此處即推而廣之意。萬品:萬類。皆文:指動植物自身皆呈現(xiàn)獨異的色彩。 藻繪:藻,文采;繪,彩畫。此喻龍鳯藻飾如彩繪。瑞:祥瑞?!”担汗饬练笔?。狀虎豹色澤斑斕鮮明。凝:聚,此處即言顯現(xiàn)。
(7)雕色:雕,刻畫,這裏謂著色?!≯u:超越,勝過。 賁(bì)華:即言開花。賁,裝飾;華同“花”。雕、賁在句中皆任動詞?!″\匠:治理織錦的工匠?!∩w自然耳:“自然”二字,是上句“外飾”的反義,即自身使然意。耳,句末語氣詞。
(8)籟(lài):風吹孔竅發(fā)出的聲響。 竽瑟:竽,竹製樂器,類笙,三十六簧。瑟,彈撥樂器,類琴?!∏蝈枺╤uáng):球指玉磬(qìng),鍠謂鐘聲?!∥纳簱?jù)上言“聲發(fā)”,此處“文”字應指有聲之文,文生即謂有節(jié)奏韻律之美。
(9)鬱然:草木盛貌,這裏喻文采繁盛?!∑洌杭础柏M”。歟:表疑問的句末語氣詞。
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贊神明,《易》象惟先(10)。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而《乾》《坤》兩位,獨制《文言》(11)。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12)!若迺河圖孕乎八卦,洛書韞乎九疇,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誰其尸之?亦神理而已(13)。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炎皥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采靡追(14)。唐文章,則煥乎始盛。元首載歌,既發(fā)吟詠之志;益稷陳謨,亦垂敷奏之風(15)。夏后氏興,業(yè)峻鴻績,九序惟歌,勳德彌縟。逮及商周,文勝其質(zhì),《雅》《頌》所被,英華日新(16)。文王患憂,
辭炳曜,符采複隱,精義堅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詩緝頌,斧藻羣言(17)。至夫子繼聖,獨秀前哲。鎔鈞六經(jīng),必金聲而玉振;雕琢情性,組織辭令,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18)。
人類文化的最早形態(tài),就開始了對於太極元氣的探索;能夠深入闡發(fā)天地神祇妙理的,《易經(jīng)》卦象便是最早的著述。伏犧率先繪就八卦,孔子最終寫成《十翼》,(無一不是循乎天道的。)其中的《乾》《坤》二卦,孔子還特地作《文言》予以解釋??梢娏⒀远钟形牟?,人類這纔真正稱得是天地的核心??!再如說到《河圖》孕育了“八卦”,《洛書》蘊含著“九疇”,玉版上金字鏤刻的天地圖形,青簡中丹書閃耀的熠熠文采,這些又是誰在主宰?自然更是天道所起的作用吧!自從象形圖繪代替了結繩記事,文字的作用便開始顯著起來。神農(nóng)、伏犧等留下的事跡,都記入了《三墳》一書,可惜年代邈遠,聲采已無從追尋。堯舜時代的文章,則已經(jīng)文業(yè)煥然,開始有了初步的興盛。帝舜創(chuàng)作的《元首》之歌,已抒發(fā)了吟詠的情志;伯益后稷呈獻謀議之章,又留下了陳奏的風尚。夏朝興起,功業(yè)日趨鴻大,百事有序,讚歌四起,功德自然也就更顯豐厚。到了商周二朝,文采顯然勝過了以往的簡樸,在《雅》《頌》的流傳和影響下,便不斷有新的英辭華章出現(xiàn)。周文王在受難之際,寫的卦辭爻辭就很有光彩,可謂燦若紋玉,內(nèi)蘊深蓄,理思堅實,含義精闢。再加上周公多才多藝,他發(fā)揚文王的美德,制詩輯頌,修潤典籍,功績不可磨滅。到了孔子,則更是上繼前聖,又勝過先哲。他鎔鑄六經(jīng),講究文采,務必要使之有鐘鳴磬響一般的美妙。他提煉思想,推敲辭令,於是,搖起木鐸,他的文教千里響應;設置講席,珍貴的思想萬世流傳。其實,他講的正是天地間“道”的光輝,因而啓悟了人民大衆(zhòng)的聰明才智。
【註釋】
(10)人文:指人類文化。元:本源,源頭?!≌兀洪_始。太極:《易·繫辭上》正義:“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爲一,即是太初太一也?!薄∮模荷?。贊:明。幽贊指闡發(fā)述說。神明:即神祇。這裏指探索天地神祇的精微奧妙?! 兑住废螅褐浮吨芤住钒素灾械呢韵蠓?,以“”(陽爻,爻音yáo)、“
”(隂爻)組構而成,表示自然變化和人事休咎?! 叭宋闹倍洌性]家以爲指人類文化肇始於天地初分,即宇宙起源之時,恐非是。當時作爲“三才”之一的人類都尚未出現(xiàn),又何來人文呢?兩句應謂一旦人類有了文化形態(tài),就開始著手對於太極元氣的探索。這是自古而今從未中止過的工作。“《易》象惟先”云云,既說明《周易》是最早的有關著述,也是上古探索太極奧秘的舉例。這樣解句較顯順暢且合乎邏輯。
(11)庖犧:伏犧,也作“虙犧”,傳說中的三皇之一?!兑住だM辭下》說伏犧“始作八卦”?!≈倌幔嚎鬃拥淖?。翼:十翼。翼本輔佐意。相傳孔子爲解釋《周易》,作《彖(tuàn)辭》上下、《象辭》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和《雜卦》共十篇,稱《十翼》?! 肚贰独ぁ罚骸吨芤住分袃韶载悦??!肚坟誀懱欤独ぁ坟誀懙?,有固定的高低位置,故稱“兩位”?! 段难浴罚航忉尅肚贰独ぁ范缘奈淖?。他卦均無,故曰“獨制”。
(12)言之文也:《周易音義》:“《文言》,文飾卦下之言也。”阮元《文言說》也指出《文言》僅數(shù)百字,“不但多用韻,抑且多用偶”,“幾費修詞之意”。 天地之心:上文已出現(xiàn),意相同。有註家據(jù)《易·復卦》有“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語,訓“心”爲本性,兩句謂言而有文乃自然本有的特點。二解並可通。這裏,劉勰也將《文言》視爲是二卦的文飾,同樣持言而有文的主張。
(13)若乃:任連詞,表示意有他轉(zhuǎn)。河圖:相傳伏犧時黃河裏有龍馬獻出圖來,稱“河圖”,伏犧據(jù)此畫出八卦?!÷鍟河謧髀逅杏猩颀斬摃觯Q“洛書”(有的寫作“雒書”),列數(shù)九條,夏禹依此九條作爲治理天下的大法。韞(yùn):藏。九疇(chóu):即九類。這裏實指《尚書·洪範》篇。洪,大;範,法,洪範即言大法。周武王滅殷紂後,相傳箕子作《洪範》,也據(jù)“洛書”闡釋九種大法,由史官記錄成文而爲經(jīng)典中的重要篇章。禹用九法與《洪範》所述在內(nèi)容上自然是相通一致的,但洪範、九疇是周以後纔有的說法,二者時距起碼長達千年左右,故籠統(tǒng)說夏禹制訂了《洪範》九疇則尚欠準確,易於産生解。劉勰這裏講的,也祇是說洛書蘊藏了九類大法?!∮癜妫和跫巍妒斑z記》載,堯在水邊獲得玉版,上有天地圖形。鏤:刻?!〉の木G牒:據(jù)《尚書中候·握河紀》說,河圖、洛書均爲“赤文綠字”。牒,竹簡。 尸:主宰。 神理:精奧神妙的道理。本書多用“神理”一詞,與“道”、“至道”意相通,義相近。
(14)鳥跡代繩:用文字替代結繩記事?!兑住だM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兵B跡即謂文字。許慎《說文解字敍》:“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弊钤绲奈淖秩缦笮螆D案。 炳:明,此處指作用日益顯著?!⊙祝貉椎凵褶r(nóng)氏。皥(hào):太皥伏犧氏。另加黃帝,稱爲“三皇”?! 度龎灐罚簜鳡懹涊d三皇事跡的書,亡佚已久。墳,指大道。渺邈(miǎo):久遠?!÷暡桑郝曇粑牟?,即指文章。靡:無。
(15)唐:唐堯、
舜。 煥:光彩,狀文業(yè)興盛。此處言煥乎始盛,應爲初煥始盛意,不能與後世文學的繁盛相並論?!≡纵d歌:相傳
舜作有《元首》之歌,辭見《尚書·益稷》篇:“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益稷(jì):伯益和后稷,帝舜之二臣。陳謨:陳述謀議?!〈梗毫簦瑐?。敷奏:臣下對君上陳奏進言。
(16)夏后氏:禹即天子位,國號夏后。 業(yè)峻鴻績:即“業(yè)峻績鴻”。業(yè)、績指功業(yè),峻、鴻均訓大?! 熬判颉本洌簝^《尚書·大禹謨》(按,這是《古文尚書》中的一篇,今文本無,但劉勰之時尚不知孔安國所傳的古文本係僞作):“九功惟敍,九敍惟歌。”劉勰語本此。敍即“序”。古稱六府三事爲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謂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三事,參見《左傳·文公七年》)。這裏指各項功業(yè)大事井然有序,於是有讚歌四起?!浛d:更加繁盛?!∥膭倨滟|(zhì):指文采趨於豐富,勝過了以往的質(zhì)樸?!”唬杭?,謂影響所及?!∮⑷A:精華。
(17)患憂:周文王爲西伯時,曾被殷紂王囚禁在羑(yǒu)里,今河南湯隂縣北。(zhòu)辭:《易經(jīng)》的卦辭和爻辭,相傳是周文王囚禁時作。炳曜:謂光彩閃耀,與上文“吐曜”、“炳蔚”義相近?!》裳}隱:符,玉的橫紋,符采狀
辭的文采;複隱,含蓄深隱,指
辭的內(nèi)容?!【x堅深:謂理思堅實而深刻?!≈匾裕杭右?。公旦: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子,周武王弟。材:才能,才藝?!』眨好?。烈:功業(yè),功德?!專杭础爸啤弊?。緝:同“輯”字。相傳《詩經(jīng)·豳風》中的《七月》、《鴟鴞(chī xiāo)》,《周頌》中的《時邁》均爲周公所作。 斧藻:張華《女史箴》:“斧之藻之。”修飾刪正意?!渡袝髠鳌罚骸爸芄珨z政六年,制禮作樂?!?/p>
(18)前哲:先輩賢哲?!℃g鈞:鎔冶鑄造,指整理編訂古籍。鎔,鑄金屬器物的模子;鈞,製陶土瓦器的轉(zhuǎn)輪。六經(jīng):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儒家經(jīng)典?!〗鹇?、玉振:《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苯?、玉指鐘和磬。這裏以鐘磬和鳴喻孔子編訂的古籍,句前置一“必”字,重在強調(diào)他如何從事這項工作?!〉褡燎樾裕邯q言陶冶性情,指修身?!〗M織辭令:言修辭。 木鐸(duó):銅鈴木舌,古代施行教化時搖鐸召集。席珍:《禮記·儒行》引孔子語:“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意謂儒者登上講席,有珍貴的道德學問可以傳授。流:流行傳布。
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硏神理而設教(19)。取象乎河洛,問數(shù)乎蓍龜,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20),然後能經(jīng)緯區(qū)宇,彌綸彝憲,發(fā)輝[揮]事業(yè),彪炳辭義(21)。故知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22)?!兑住吩唬骸肮奶煜轮畡诱叽婧蹀o?!鞭o之所以能鼓天下者,迺道之文也(23)。
自從風姓伏犧,再到孔氏仲尼,前聖創(chuàng)立了典章,素王又闡釋理義,他們無一不是本源於“道”的精髓來著述文章,硏究其神奇的妙理而實施教化的。從《河圖》、《洛書》的啓悟中獲得法式,在蓍草龜板的占卜中探問術數(shù),觀測天象來窮究變化,考察人事以完成教化,然後方能治理天下,統(tǒng)制憲章,發(fā)達事業(yè),顯揚文辭。由此可知,“道”是依靠聖人纔留存在文章裏的,聖人又是憑藉著述來闡明大道的,這樣的文章於是便能處處通達而無阻,日日使用而不竭了。《周易》曾經(jīng)說過:“能夠鼓天下而動的,就存藏於卦辭爻辭之中?!蔽霓o之所以能鼓動天下,就因爲它們都是體現(xiàn)了“道”的精神的文章。
【註釋】
(19)爰:語首助詞。風姓:伏犧的姓?!◆撸杭??!⌒}:遠古聖人,即指上皇伏犧。玄謂天,引申指幽遠。典:常,基本法則,指作八卦?!∷赝酰河械弁踔蓝鵁o帝王之位稱素王,即指孔子?!〉佬模褐浮暗馈钡幕揪?。
(20)取象:取法?!枖?shù)乎蓍(shī)龜:數(shù),氣數(shù),命運。問數(shù)即占卜。古代以蓍草、龜甲來占卜吉兇?! 坝^天文”二句:《易·賁》彖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極變,窮究變化。人文,可指禮教文化,也可指人間世事。這裏“觀天文”與“察人文”對舉,後句解作考察人事以完成教化似爲勝。
(21)經(jīng)緯:經(jīng)緯二線交織,喻治理。區(qū)宇:區(qū)疆。 彌綸:彌合經(jīng)綸,含包羅、統(tǒng)括、綜合意。彝憲:常法。彝,常;憲,法。 發(fā)輝:據(jù)《太平御覽》(以下簡稱《御覽》)等,應校改作“發(fā)揮”?!”氡汗獠术r明意。彪,虎紋。
(22)旁通:廣通,言處處通達。滯:阻塞,不通暢。有的版本“無滯”作“無涯”,似並不爲勝?!T:缺乏。
(23)“鼓天下”句:見《易·繫辭上》。原文中的“辭”字本指《周易》的卦辭、爻辭,這裏借以泛指一般文辭,即謂文章可鼓天下而動?!〉乐模后w現(xiàn)了天道的文辭,與上文“此蓋道之文也”的表意應有別。
贊曰(24):道心惟微,神理設教。光采元聖,炳燿仁孝(25)。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以傚(26)。
總之,“道”的含蘊精微深奧,掌握其中精義方能施教。光彩顯赫的大聖傳揚它的精神,仁孝等等的思想便得到了光耀。馬龍呈圖,靈龜獻書,僅僅是啓示;聖人觀察天象而有所著述,民衆(zhòng)於是都能遵循和仿效。
【註釋】
(24)贊:助,明。本書各篇之末均有贊辭,用以輔助說明,也即總括全篇。
(25)道心惟微:語出僞《尚書·大禹謨》。惟,助詞,無實義;上文“《易》象惟先”、“九序惟歌”的“惟”字用法同。微,指精微難明?! 吧窭怼本洌褐^通曉神理方堪施教?!≡}:一作“玄聖”,主要指孔子。元,大?!d:同“耀”。仁孝:儒家之道以仁爲核心,仁又以孝爲根本。這裏泛指儒家提出的倫理道德觀念。
(26)“龍圖”二句:即上文說的河圖、洛書?!∷梗褐~?!●悖喝?,都。傚:仿效,效法。傚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