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序 來日綺窗前

家在海的那一邊 作者:蔣曉云


代序 來日綺窗前

三十多年前離開家鄉(xiāng)那天,在還叫CKS“蔣介石機場”的現(xiàn)今TPE“臺北桃園機場”和家人道別的情景,回想起來恍如昨日;連母親和自己的穿戴都記得清清楚楚。在機場工作的遠親用了一個小小的特權,讓父母陪我入關等待登機。時間到了,一直強顏歡笑的母親終于流下淚來??墒亲雠畠旱囊恍南胫x巢高飛,自顧自興高采烈,毫無愁緒,聽到廣播就迫不及待地起身,把矮自己半頭的母親匆匆一攬算是告別,還有心說笑權當安慰:“不是一直要我不習慣就回臺灣?說不定過幾個月功課當?shù)?,就被學校踢出來了。到時候不要嫌我回來得太快就好了?!?/p>

父親也用明顯不悅的聲音幫腔,語帶責備地對老妻道:“送女兒出國討個吉利!高高興興的事有什么好哭的?”

母親的眼淚有沒有在父女言辭夾擊下收起不記得了,只記得年輕而無知的自己,帶著對未來的好奇和憧憬,頭也沒回地把二老拋下,興奮地走向玫瑰和荊棘交錯的前程。只沒想到,這一去不但千山萬水,還是歲月悠悠。

我之離鄉(xiāng),不同于我的父母在青壯之年因為國共內(nèi)戰(zhàn),要保住性命才拋下一切之倉皇出逃。我之滯留異鄉(xiāng),也不是因為天地不仁,強權阻隔,才落得半生望海興嘆。

也許只是未能高瞻遠矚,也許只是想隨波逐流,無論借口是什么,我人生道路的走向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父母的期望,自身的經(jīng)濟條件,乃至個人愛情、前途、事業(yè)的追求,也曾經(jīng)在某一個階段造成獨為異客的原因?;仡^細想,無論怎么強辯瞎掰,一度“歸不得”的困難,都不過是愿不愿意在家用里擠兌出一張機票,或者敢不敢跟老板敲出幾天假期的閑愁罷了。

大半生在競爭激烈的資本主義社會里討生活,數(shù)十年努力的成績總結不過:車子越開越矮,房子越住越大。如果過濾掉個人心理層面的需求,這也就是個“一路向上”,堪慰父母的人生了。

幼稚少艾,哀樂中年;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倏忽臺灣小姑娘已經(jīng)年長過在機場流淚相送的母親,自己也笑嘻嘻地達成了送兒子奔向前程的使命。當日頭也沒回就拋諸腦后的種種,逐漸回到眼前,連父母家前院一棵彼日未屑一顧的香椿樹都在腦海中搖曳生姿。春天到來,父親拿剪刀剪下嫩芽,炒出一盤香椿炒蛋,家廚好料有關香味的記憶也被喚醒。這時候機票和時間都已經(jīng)不是返鄉(xiāng)的阻礙,可是曾經(jīng)倚閭而盼的母親卻沒能等到無情的女兒回心轉(zhuǎn)意。

家母不壽,去世的時候正是我現(xiàn)在的年齡。哥哥說,他記憶中的母親,永遠是面容姣好,風度翩翩,當年家鄉(xiāng)的第一美人。我心中留存的母親,卻為什么總是瘦弱哀愁,在大步向前女兒身后默默流淚的老婦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