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迷日”: 粉絲文化的新創(chuàng)舉
迪士尼,是個樂園,也是個夢境。它是個品牌,也是個偶像,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可以讓人著迷的文化。
在娛樂業(yè),明星可以成為眾多粉絲的精神領袖,在迪士尼,擁有像米奇、米妮這樣名聞天下的“大明星”,其影響力和號召力決不亞于娛樂業(yè)的其他明星。這就形成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迪士尼迷”。
在迪士尼的世界,有個獨具一格的“迪迷日”,這是全球迪士尼粉絲的節(jié)日。其真名叫D23博覽會,也稱為迪士尼動漫展,兩年一次,地點在美國加州迪士尼樂園旁的會展中心。迪士尼旗下的漫威、皮克斯、盧卡斯、動畫部、主題樂園、相關影視作品和商品都會參展,官方會公布未來1~2年的影視制作計劃,無疑是迪士尼粉絲的盛會。
迪士尼將“D23”視作迪士尼粉絲日,有著經營推廣上的考量。當眾多迪士尼粉絲匯聚在一起,既為迪迷創(chuàng)造了一個歡聚的機會,又可為迪士尼做一次大規(guī)模的宣傳推介活動,兩全其美,相得益彰。
D23,乃是華特迪士尼公司的官方迪士尼粉絲俱樂部。該組織成立于2009年,主要以其兩年一次的D23博覽會而聞名。據權威解釋: D23中的“D”指的是迪士尼公司英文第一個字母,“23”指的是迪士尼公司成立的年份——1923年。會員福利包括迪士尼23號(季度出版)、年禮、活動、獨家商品優(yōu)惠、折扣和提前進入D23博覽會會員大會。根據有關資料介紹,D23會員俱樂部面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注冊。加入俱樂部后,會員可以第一時間獲知官方的各項活動,花費79美元可升級為金卡會員,還可以享受到更多特有的權益,比如季度會員特刊和年終定制禮物等。
D23現(xiàn)象出現(xiàn)不足10年,為什么其如同狂風席卷大地一般,在全球“迪迷”中引發(fā)“驚濤駭浪”,成為眾多“迪迷”心中的“圣地”呢?這一現(xiàn)象,不外乎是一種粉絲文化,而迪士尼卻運用自如地將其“推波助瀾”,以期借助粉絲文化將迪士尼文化發(fā)揚光大。
這恐怕正是迪士尼的一種新創(chuàng)舉,使之贏得更多的“迪迷”。
什么是粉絲?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平凡人,他們愛偶像勝過愛親人、愛自己,他們?yōu)榱诵闹邢矏鄣拿餍嵌偪瘢ㄙM金錢、精力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這些人統(tǒng)稱為粉絲。
粉絲又是什么?是一種立場,一種態(tài)度,一種對偶像的“一往情深”和不計成本地付出。當然,迪士尼作為一種“游樂明星”,同樣擁有眾多的粉絲,也產生出了獨特的“迪士尼粉絲文化”。
當然,這與迪士尼在組織、引導和培育自己的粉絲及粉絲團體中的精心謀劃和成功組織是分不開的。
第一次D23博覽會是2009年9月10~1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阿納海姆會議中心舉行。它的特色是展示華特迪士尼幻想和未來的景點模型試驗。
博覽會上,映入眼簾的是《在充滿傳奇的公司中》的官方海報,這是出自一位來自美國北卡的藝術家之手。在海報的正中是經典的米奇形象,這也正是迪士尼的象征和始祖,而詮釋米奇的是其他的人物形象、元素,它們代表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令人過目不忘。
開幕式那天上午10:30,迪士尼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艾格先生到場作演講。此外,在艾格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他向媒體展示,他自己也是一位迪士尼迷,當場,他展示的是他自己在1994年買的一塊米奇古董手表。迪士尼的首席執(zhí)行官以此形象同廣大“迪迷”打成一片,為涌動的“迪迷”熱潮推波助瀾,使之更加“火上澆油”,持續(xù)升溫。同時,第一次“秀”就如此規(guī)格,為D23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2011年9月,迪士尼第二屆D23博覽會在阿納海姆會議中心舉行。自2009年首屆開幕,確定此后每兩年一屆,其規(guī)模隨著皮克斯、漫威先后被米老鼠帝國“兼并”而不斷擴大。2011年,迪士尼甚至舍棄了娛樂展會類最高規(guī)格的圣迭戈動漫展,將所有精華留給了自己的D23展會,并于首次公布了“復仇者聯(lián)盟”的片花,在廣大“迪迷”中引起轟動。
盡管入場券并不公開發(fā)售,需要通過官方粉絲俱樂部預約領取,仍有數(shù)萬迪士尼粉絲擁向這座擁有全球第一座迪士尼樂園的加州小城。展覽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從迪士尼最新電影片花的發(fā)布到知名電影制作人的出鏡,往往都會引起“迪迷”們山呼海嘯般的尖叫。
迪士尼作為創(chuàng)立近百年的全球最大的娛樂帝國,自2009年9月之后的兩年間,迪士尼在拓展業(yè)務版圖方面動作不斷。2009年12月,迪士尼斥資42.4億美元收購美國老牌動漫公司——漫威,從而擁有了蜘蛛人、鋼鐵俠、X戰(zhàn)警等眾多全球知名的漫畫人物形象所有權。2011年4月,全球第六座迪士尼度假區(qū)——上海迪士尼樂園宣布正式動工。
在D23博覽會的現(xiàn)場,一個頭戴米老鼠頭飾的“迪迷”正在家用3D電子游戲的展臺前流連忘返,而不遠處公主玩偶的柜臺更是吸引了無數(shù)女“迪迷”。
迪士尼之所以致力打造一支足以滿足所有年齡層需求的制作團隊組合,并非僅僅著眼于到手的市場,而是希望自己的品牌形象能夠持續(xù)不斷地出現(xiàn)在消費者的各個年齡段,以此培養(yǎng)更多的“迪迷”,并且隨著一個家庭或者一個朋友圈的延續(xù)而傳承。
對于迪士尼來說,電影及其承載的人物形象是與消費者的初次相會,同時也是迪士尼品牌能否植入消費習慣的關鍵一役。為了更加有效地實現(xiàn)這一戰(zhàn)略,迪士尼在旗下眾多人物形象中特別劃出部分作為“系列人物”,并在相關內容推廣中加以資源傾斜。
在D23現(xiàn)場上,層出不窮的迪士尼電影人物是D23博覽會的“吸金術”,更是迪士尼不斷創(chuàng)新的成果。
2013年8月9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迪士尼D23博覽會在阿納海姆市會議中心開幕。第一天的重頭戲無疑是作為迪士尼發(fā)家核心,也是迪士尼靈魂所在的動畫項目。此外,安吉麗娜·朱莉等好萊塢明星也亮相現(xiàn)場。
當時迪士尼旗下的三大動畫工作室——皮克斯、迪士尼動畫和迪士尼TOON紛紛亮出自己在今后1~3年內的項目,長短片有12部之多,其中既有上一屆展會首次宣布的“好恐龍”及“大腦內外”等第一次公開的片花,也有全新公布的動畫部門下一部長片項目——以動物為主題的“動物文明”。
這一年,隨著“星球大戰(zhàn)”的東家盧卡斯影業(yè)已被迪士尼收購,D23的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曾經在圣迭戈動漫展上最受歡迎的星戰(zhàn)系列形象也紛紛現(xiàn)身。
皮克斯、迪士尼動畫、漫威、盧卡斯影業(yè),隨著這些極富價值的LOGO逐個出現(xiàn)在大銀幕上,迪士尼首席執(zhí)行官艾格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之情:“連我都不得不說,這的確挺酷的?!?/p>
在開幕儀式上,艾格尤其強調了正在建設中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對這個全球最新的迪士尼樂園充滿期待,而在影視項目上,艾格豪情萬丈地說道: 接下來幾年會有更多的驚喜。的確,當《復仇者聯(lián)盟2》《加勒比海盜5》《星球大戰(zhàn)7》《蟻人》等集中上映,作為“迪迷”絕對大呼過癮!
迪士尼將“迪迷日”的D23博覽會演變?yōu)樽约旱膭勇?,更成為“迪迷”大飽眼福的?jié)日。真可謂將一種粉絲文化融入迪士尼文化中,成為迪士尼新的“亮點”。
這一年,迪士尼首次將D23帶到美國之外,“D23 Expo日本”于2013年10月12~14日在東京迪士尼度假區(qū)舉行。
2015年第4屆D23博覽會于8月14日在阿納海姆會議中心舉行。因為,正在建設中的上海迪士尼樂園次年就將開園,由此成為全球迪士尼粉絲關注的焦點,本屆博覽會也透露出上海迪士尼樂園更多的設計細節(jié)及其背后的創(chuàng)新故事。
而今的D23博覽會,有點像國際動漫節(jié)的迪士尼版本。在D23博覽會里,粉絲們會發(fā)現(xiàn)迪士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yè)的新片消息,還能接觸到最新的互動游戲、迪士尼主題樂園最新發(fā)展情況、電視節(jié)目、限量收藏品等??傊小暗厦浴彼矚g的有關迪士尼娛樂王國的東西,都會在這里呈現(xiàn)。
當年的D23博覽會,適逢迪士尼樂園開園60周年。由此,迪士尼會在洛杉磯迪士尼樂園內舉行一系列慶?;顒?。當夜幕降臨,迪士尼慶典用一組華麗的巡游來點亮樂園。這場光影紛呈的巡游在美國小鎮(zhèn)大街上描繪出一道五彩長河,眾多迪士尼經典角色也相繼登場,他們用150多萬盞LED燈“點亮”迪士尼的夜晚。當然,這也為參會的“迪迷”營造更加歡樂的氛圍。
此外,D23博覽會還發(fā)布皮克斯新作《恐龍當家》《海底總動員2》等最新預告片。
對廣大“迪迷”而言,博覽會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但即將開園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乃是全球迪士尼粉絲最關心的話題。
在D23博覽會上,迪士尼公司特意為上海迪士尼樂園營造了一片展區(qū)。展區(qū)入口被設計成一個中國式的城門,映入眼簾的大紅燈籠,宛如徐徐飄來一股中國風。開幕式上,負責上海迪士尼樂園創(chuàng)意與設計工作的華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創(chuàng)意執(zhí)行總裁在現(xiàn)場為粉絲和媒體詳盡介紹了其設計亮點,引起眾多“迪迷”的熱捧。
在這位創(chuàng)意執(zhí)行總裁看來,上海迪士尼樂園處處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精神。比如,“明日世界”是一個早在1955年的迪士尼樂園就曾推出的園區(qū)。60年后,上海迪士尼樂園依然延續(xù)了這個園區(qū)名稱,但內容則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此“明日”而非今日之“明日”!上海迪士尼樂園經過了全新設計,更加注重科技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為此,幻想工程師借鑒科幻電影《創(chuàng)·戰(zhàn)紀》的劇情,開發(fā)設計了全球第一款“創(chuàng)極速光輪”過山車。這一景點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全球迪士尼樂園最驚險刺激的游樂項目。
諸如此類的突破性設計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里隨處可見。一位追隨迪士尼40年的資深粉絲在看完上海展區(qū)后說,自己去過全球所有的迪士尼樂園,但對上海迪士尼樂園仍抱有極大的興趣,“明年我一定會去上海,這個樂園太與眾不同了,值得期待”。
2017年迪士尼D23博覽會于7月14日在毗鄰迪士尼樂園的阿納海姆市會議中心開幕。
這是迪士尼D23博覽會第5次在美國舉行。博覽會為期3天,展示迪士尼最新電影資訊、玩具、周邊產品以及最新游戲試玩等。
博覽會上,動畫制作領域的佼佼者皮克斯和迪士尼動畫工作室蒞臨展會,介紹即將推出的動畫電影。迪士尼樂園中備受游客歡迎的諸多原創(chuàng)動漫人物也來到現(xiàn)場,與“迪迷”同樂。這場博覽會把“迪士尼最好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呈現(xiàn)在“同一個屋頂之下”,真是一場迪士尼粉絲的頂級狂歡節(jié)。
在現(xiàn)場,“迪迷”們紛紛感受到,這里仿佛就是迪士尼動畫片的再現(xiàn)。不久前,《賽車總動員3》勇奪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片中可愛的汽車造型也現(xiàn)身展會,吸引不少“迪迷”駐足拍照。在這里,動畫電影人物“走出了銀幕”,迪士尼愛好者則“走進了童話”,彼此之間沒有距離,只有歡笑和激動。
在當年的D23博覽會上,被稱為“迪士尼版名人堂”的迪士尼傳奇獎,迎來自己的30歲生日。作為曾為迪士尼作出特殊貢獻的人士,包括《星球大戰(zhàn)》中萊婭公主的扮演者凱麗·費雪、漫威的靈魂人物斯坦·李,以及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莉等在內的多位明星,成為該年的大贏家。
作為迪士尼產業(yè)鏈中的核心成員,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迪士尼影業(yè)、漫威影業(yè)以及盧卡斯影業(yè)在會上宣布接下來的一系列動畫和真人影片計劃。
除了動畫和真人電影之外,備受喜愛的迪士尼主題樂園也是D23博覽會的一大重頭戲。在當天的媒體預覽活動中,正在建設中的全新星球大戰(zhàn)主題園區(qū)模型正式亮相。從現(xiàn)場來看,細節(jié)構造非常到位,效果驚艷。迪士尼方面表示,該園區(qū)將于2019年正式開幕,星戰(zhàn)迷們早已摩拳擦掌急不可待。
這正是迪士尼在D23博覽會上慣用的“招數(shù)”,讓“迪迷”們先睹為快,既為“迪迷”灌輸著迪士尼文化,又為自己未來的票房寫下伏筆。
消費衍生品及游戲等互動娛樂產品歷來是迪士尼令人沉醉的神奇魔法之一。在本次的D23博覽會上,迪士尼消費品和互動媒體部門發(fā)布了包括《星球大戰(zhàn): 前線2》以及《王國之心3》等在內的全新游戲產品。而迪士尼自家以及與授權方合作出品的各類消費產品,也足夠吸引眼球。
在展會上,粉絲還觀賞到由迪士尼檔案館帶來的各類展覽。其中海盜主題的“一個海盜的一生”展覽將會對《小飛俠》中的胡克船長、《加勒比海盜》中的杰克船長等最令人難忘的迪士尼海盜形象進行獨家展示。約翰尼·德普在《加勒比海盜》中所穿過的戲服、電影中黑珍珠號的模型等道具和布景,都將一一展現(xiàn)在粉絲的眼前。
這是D23博覽會上的獨家“節(jié)目”,難怪被無數(shù)“迪迷”所追捧。
從迪士尼D23博覽會來看,“迪迷”現(xiàn)象的蓬勃興起,迪士尼卻善于引導,從善如流,為我所用,乃至形成一種迪士尼文化。這讓人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的創(chuàng)新之舉。
“迪迷”就是迪士尼的粉絲。粉絲作為一個個體,有著強烈的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粉絲作為一個群體,其傳播儀式的意義,就是通過借助各種符號表征方式,凝聚人心、加強集體內部團結,在建構粉絲文化中發(fā)掘更多健康積極的意義,從而獲得外部世界更多接納和認同。
目前,粉絲文化仍處于不斷活躍發(fā)展的狀態(tài)中,也不斷會有新現(xiàn)象出現(xiàn),并沒有明確的定義。粉絲文化是依附于大眾文化滋生的一種文化形式,由于個體或者群體存在著自己的崇拜對象甚至把其當作精神力量和信仰,他們?yōu)榱俗约合矏鄣膶ο竽芨冻鰺o償?shù)膭趧雍蜁r間,由此而產生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傳媒以及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總和。粉絲文化在傳播過程中要得以生產、修正、轉變和維系,成為一種分享意義的文化儀式。
其實,縱觀粉絲現(xiàn)象何以在當下社會得到如此迅猛而強勢的發(fā)展,是一個需要認真加以研究的文化課題。從粉絲方面來說,有尋求精神寄托、情感歸屬的原因,也有精神空虛、自我迷失的原因;從偶像方面來看,有吸引受眾、擴大影響的原因,也有享受擁戴、培植勢力的原因;從社會文化方面來看,有流行文化與娛樂文化大肆盛行的原因,也有商業(yè)文化、產業(yè)文化蓄勢待發(fā)的原因;從傳媒的角度來看,有取向轉型、看重娛樂的原因,也有追逐八卦、推波助瀾的原因。由此也可以說,粉絲從現(xiàn)象到文化,這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卻反映了一種文化需求。迪士尼的做法,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