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春深鎖軍備
“銅雀春深鎖二喬”,如果翻成西班牙語,是不是得用“可能式完成時”時態(tài)呀?甚或要動用“虛擬式過去未完成時”?因為詩句所表達的純粹是一種虛擬的可能,在真實的時空中一絲不曾發(fā)生。詩人喜歡“立意必奇辟”(《甌北詩話》),讀者卻或許就此產(chǎn)生誤會的印象,以為銅雀臺是類似隋煬帝“迷樓”的建筑,供帝王在其中不僅驕奢而且淫逸。
曹操建銅雀臺的本意何在?
陸翙《鄴中記》記載說:
建安十五年,銅爵(雀)臺成。曹操將諸子登樓,使各為賦,陳思王植援筆立就。金鳳臺初名“金虎”,至石氏改今名。冰井臺則凌室也。金虎、冰井皆建安十八年建也。銅爵臺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間,周圍彌覆其上。金虎臺有屋百三十間;冰井臺有冰室三與涼殿。皆以閣道相通,三臺崇舉,其高若山云。
至后趙石虎,三臺更加崇飾,甚于魏初。于銅爵臺上起五層樓閣,去地三百七十尺,周圍殿屋一百二十房……又于銅爵臺穿二井,作鐵梁地道以通井,號曰“命子窟”。于井中多置財寶飲食,以悅蕃客,曰“圣井”……南則金鳳臺有屋一百九間……北則冰井臺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shù)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石墨可書,又爇之難盡,又謂之石炭。又有窖粟及鹽,以備不虞……三臺皆磚甃,相去各六十步,上作閣道如浮橋,連以金屈戌,畫以云氣龍虎之勢,施則三臺相通,廢則中央懸絕也。
建安十五年至十八年(211—213),銅雀臺及其南側(cè)的金虎臺、北側(cè)的冰井臺相繼建成,到十六國時期,后趙石虎“更加崇飾,甚于魏初”。關(guān)于石虎時期的銅雀三臺,《鄴中記》的描述光怪陸離,然而,其中透露的一些信息卻很關(guān)鍵:銅雀臺上建起五層樓閣,同時,在高臺基中挖出兩口深井,通過地道與臺上相通,井中則貯滿財寶、飲食;冰井臺是在臺頂建冰室,冰室內(nèi)挖有深度達十五丈的大井多口,不過,這一處建在高臺上的大窖雖然名為“冰室”,其實卻是儲存各種生存基本物資的倉庫。深井里分別貯存著最重要的幾種生活物資:有的井里藏冰,有的井里藏煤(石墨),有的井里藏粟米,有的井里藏鹽。
最驚人之處在于,三臺之間交通的空中閣道采用“浮橋”,也就是活動吊橋的形式。按書中的說法,這一對浮橋用“金屈戍”也就是金屬合頁接合起一段又一段的橋面,“施則三臺相通,廢則中央懸絕也”——利用連綴橋面的金屬合頁可以打開的功能,再結(jié)合其他一些必備的機關(guān),將浮橋伸直,平鋪在高臺之間,便形成來往的通道;一旦將機關(guān)反向操作,各個合頁收折起來,那么,浮橋的各節(jié)橋面也會兩兩折疊,三臺之間的通道消失,作為主體的銅雀臺便變成一座巍峨高聳、易守難攻的空中孤島。如果這一記載屬實,那么,石虎時期的銅雀三臺上已然運用了折疊伸縮式活動浮橋!
不難看出,石虎所完善的銅雀三臺其實是一組非常強大的軍事工程設(shè)施,其目的在于一旦外敵突然來襲時打好防衛(wèi)戰(zhàn)。三臺均非常高大,所有房閣都建在臺頂,這樣就不易被敵人攻陷。臺體的上部建有大量房屋,不僅可供上層貴族的重要人物暫時避難,同時還能容納人數(shù)眾多的軍隊將士。主臺銅雀臺內(nèi)的一口深井貯藏財寶,部分承擔了國庫的功能;另一口深井則貯藏現(xiàn)成的飲料、食品,這是隨時預(yù)備一旦突然發(fā)生意外情況,撤退到臺上的人們可以免受饑渴之苦。冰井臺上的深井內(nèi)貯藏冰、煤、糧食、鹽,《鄴中記》明確指出,意圖在于“以備不虞”,防備各種突發(fā)的意外情況。顯然,這是一批重要的戰(zhàn)備物資,一旦鄴都被外敵攻陷,國君率軍隊撤退到三臺之上,利用冰井臺內(nèi)的儲備,還可以堅守一段時間,等待遠方援軍的馳救。
糧食與鹽足以維持人的生命;煤比炭燃燒更持久,如果用于冬季供暖,能提供更高效率的熱量。那么,冰呢?何以非要在高臺之上藏冰?顯然,是為了解決戰(zhàn)備中最重要也最難解決的一項,水!
要在高臺上打防守戰(zhàn),供應(yīng)飲水是個極其令人困擾的問題。且不說很難利用引水工程從湖河中將水抽汲到臺上,即使建成這樣的工程,在戰(zhàn)時也會被敵軍輕易破壞。另一種方案是在高臺上直接挖水窖,但以當時的技術(shù)水平,無法解決窖壁滲漏的問題,水窖中的儲水會慢慢滲干。因此,用儲冰代替儲水,竟是一個方便而又實用的計策。高臺的厚實的夯土臺基起到了良好的隔溫作用,讓冬冰在臺基體內(nèi)的深井中長年不化,而固體的冰塊當然無滲漏之虞,到了戰(zhàn)時,便是潔凈的水源。
石虎時期的銅雀三臺雖然華麗輝煌,但仍然只是對于當初曹魏三臺的擴充與完善。因此,可以推斷,曹操在建安年間營建銅雀三臺,一樣是出于軍事目的。實際上,《魏書·王脩傳》里曾提到,“嚴才反,與其徒屬數(shù)十人攻掖門”,曹操當此變亂之際的反應(yīng),便是立刻撤到銅雀臺上避險。
不可否認,曹操與石虎在建設(shè)銅雀三臺的時候,都在高臺上加設(shè)了富麗堂皇的宮閣建筑,讓軍事設(shè)施同時還具備政治的功能以及享樂的功能。例如,在冰井臺頂,曹操就順手給自己蓋了座涼殿。不過,其實更該注意的倒是,冰井臺創(chuàng)建于建安時期,故而,在高臺上設(shè)冰室,大量儲藏冬冰作為水源,以此解決戰(zhàn)時用水,這一妙計的專利權(quán)屬于曹操這位了不起的歷史斗士。另外,也不能遺忘銅雀三臺上曾經(jīng)的“折疊伸縮式活動浮橋”。在軍事工程學(xué)這一純屬男性的充滿暴力與智慧、然而也閃爍著美感的角斗場中,曹操與石虎的名字都曾用發(fā)光的顏色寫在浮沙上,然后被時光拂滅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