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節(jié)看日本
日本的高速公路兩側(cè)安裝了隔音板
作為“好攝之徒”,我發(fā)現(xiàn)在日本高速公路前進的時候,很難朝窗外拍攝景物,因為高速公路兩側(cè),幾乎都豎起了高高的隔音板。只有行進在田野或者山區(qū)這些住宅很少的地方,高速公路兩邊才沒有隔音板。
日本很注意減少噪聲。在東京車水馬龍的街道,幾乎聽不到汽車的喇叭聲。
在公共場合,日本人彼此交談,如同竊竊私語。在餐館,我見到日本人的手機響了,他們當(dāng)即站起來,到走廊或者門外小聲地接聽,從不旁若無人哇啦哇啦講個沒完。同樣,在辦公室里,他們接電話時也總是輕聲細語。
在靜岡縣濱名湖皇家酒店吃和式料理時,服務(wù)生在我的面前放了十來個小盤子,每一個小盤里放一樣菜。這是因為日本菜的特點是追求“味道純正”,盡量不把不同的菜放在一個盤子里,以防“串味”“混味”。即便吃日式便當(dāng)(快餐),那便當(dāng)盒里也有三四個小格子,以放不同的菜。
日本的便當(dāng)也分許多格,以防“串味”
我在參觀三重縣的伊勢神宮的時候,一進門,就見到那“鳥居”(大門)是用原木建造的。神宮里的正殿,也都是用原木建造,全然是“素面朝天”,不像中國的寺院總是用濃重的紅色油漆涂抹。
日本人注重禮節(jié),每天不知要點頭哈腰多少次,而且在施禮時總是雙腳合攏,雙腿筆直。倘若在鋪著榻榻米的和式房間里,則必須“正座”,把上身彎下,兩手放在前面著地,然后低頭。日本人的“跪功”很好,從小就學(xué)會雙腿跪榻榻米“正座”,不論是與朋友交談或者進餐,都保持這樣的姿勢。在日本,中老年婦女走路時,往往呈內(nèi)八字,據(jù)說就是長時間跪著而“跪”出來的。
日本人注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次收了朋友的禮,下次必定還禮。一位朋友說,他在幾年前送給日本朋友一點禮品,幾年過去了,再度見面時,日本朋友還提到上次所送的禮品,并饋贈了相應(yīng)的禮品。也正因為這樣,日本人舉辦婚禮,很少是“賺”的—收禮必定還禮。
我發(fā)現(xiàn),在公共場合,幾乎見不到日本人抽煙,因為在那里豎立或者粘貼著禁煙標志。在東京千代田區(qū),我見到馬路邊豎立著“路上喫煙禁止”的牌子,也就是說,在路上都不允許“喫煙”—抽煙。也是在東京,一輛大卡車從我的身邊駛過,車廂上寫著禁煙廣告—“未成年者の喫煙防止”,意即防止未成年者抽煙。
在公共場合,幾乎見不到日本人抽煙,因為在那里豎立或者粘貼著禁煙標志
日本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理念,是因為日本人的心目中有著共同的“日本元素”。
日本人崇尚菊與劍。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菊花意味著清淡、純凈,劍則意味著濃烈、奔放。逢喜事日本人喜歡送黃色或者白色菊花,而逢喪事則送牡丹花。
櫻花、和服、俳句、武士、清酒、神道教這六個“日本元素”,構(gòu)成了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菊與劍這兩個方面。
組成文化的“日本元素”,還有“五道”,即茶道、花道、書道、柔道和劍道。日本獨特的茶文化和插花藝術(shù)—茶道和花道,自成一體的書法藝術(shù),都屬于“菊”的范疇。柔道和劍道是日本人喜愛的體育運動。
作為日本“國粹”,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相撲”,當(dāng)然是文化上的“日本元素”。棒球在日本非常普及,是日本的“國球”。臺灣人也非常喜歡棒球,這與臺灣地區(qū)曾經(jīng)被日本占領(lǐng)了半個世紀不無關(guān)系。圍棋也是日本人的最愛之一。
歌舞伎是日本的“國劇”,同時也是文化上的“日本元素”。押韻的臺詞、奇妙的舞蹈、悅耳的音樂、豪華的服飾、多彩的化妝、精心設(shè)計的飾物,是歌舞伎受到歡迎的原因。
“河豚宴”、松阪牛肉、壽司、生魚片以及鰻魚,則構(gòu)成飲食上的“日本元素”。
日本人忌諱“4”和“9”。這是因為“4”的讀音和“死”相同;“9”和“苦”的讀音相同,“9”意味著苦。日本人原本并不忌諱“13”,由于西方忌諱“13”,于是“13”在日本也不受歡迎?,F(xiàn)在日本許多旅館房間號和停車位沒有4、9、13這幾個數(shù)字。
日本不收小費。
日本的和尚十分專業(yè)化,往往是從神學(xué)院畢業(yè)的。日本和尚可以結(jié)婚成家,回家之后也可以食葷。
日本人的年齡,不按虛歲計算,而是過了生日之后才算真正年齡,比中國人所說的實足年齡還“實足”。
日本人很守時。約會見面,約幾時就幾時到。
日本人的個人所得稅非常高,最高為45%;遺產(chǎn)稅更高,最高為70%。日元的利率很低,有些年甚至為零利率。這就使日本百姓必須勤奮工作。到了退休年齡,日本百姓才有可能靠政府的津貼來養(yǎng)活自己。不過,在許多高速公路的收費站,我仍見到許多退休老人坐在收費亭工作,以求多一份收入。
日本利用一些國家勞動力便宜,在這些國家設(shè)置了許多工廠,加工許多產(chǎn)品,再返銷日本市場。但是,日本的藥品從來都是在本土生產(chǎn)的。日本人認為,藥品人命關(guān)天,只有置于本土的嚴格管理之下,才能確保藥品的質(zhì)量。
東京的房子一般不裝防盜門,很多門是非常薄的木板門和玻璃門??傮w來說,日本的治安狀況是不錯的。
日本人的鞋子很怪,前面是分叉的,把大腳趾跟其他四個腳趾分開,據(jù)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腳趾沒有壓迫感,很舒服。
日本人的鞋子很怪,前面是分叉的
在日本,幾乎看不見政治性標語。
在東京街道十字路口,往往豎立著一幅示意圖,上面標明路名和房屋號碼。由于東京遭遇過大地震和大轟炸,許多房子被毀,新建的房子的號碼往往不是按照順序編的,所以只有細細查看街頭的這些示意圖,才能從“亂跳”的號碼中找到要去的樓房。
東京的出租車上,有的標明“東京無線”,那是表明車上裝有無線電話,顧客可以通過無線電話訂車。
我在日本住旅館,退房時總臺立即辦手續(xù)。在中國,往往要等服務(wù)員檢查了你住過的房間有沒有損壞物品之后,總臺才給你辦理退房手續(xù)。
日本人有看書、讀報的習(xí)慣。尤其是東京,由于東京市中心的房價太貴,很多上班族都住得很遠,上下班要花兩三小時乘地鐵、乘輕軌、乘公共汽車,他們就抓緊路上的時間讀書、看報。所以日本人均購書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