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李白(二首)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1]。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2]。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3]??址瞧缴?span >[4],路遠不可測[5]。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6]。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7]?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8]。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9]。
【題解】
這兩首詩也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肅宗至德二載(757),李白參加永王李璘幕府,后李璘因與其兄肅宗爭權,兵敗被殺,李白受牽連,坐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乾元元年長流夜郎,二年遇赦東還。但杜甫并不知李白遇赦消息,生死未卜,憂念成夢,遂作二詩,表達他對李白命運的深切關懷和遭受迫害的不平之鳴,表現了李、杜間生死不渝的兄弟般情誼。
【注釋】
[1]已:止。吞聲:飲泣。惻惻:悲痛貌。二句謂生別比死別更為痛苦。
[2]瘴癘:南方山林濕熱地區(qū)流行的瘟疫。潯陽、夜郎都在江南,故云“瘴癘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指李白。二句化用隋孫萬壽《遠戍江南寄京邑親友》詩:“江南瘴癘地,從來多逐臣?!?/p>
[3]故人:指李白。明:表明。二句謂故人入夢,正表明我對他思念之深。
[4]平生魂:生時之魂。當時杜甫疑心李白或許死了,故曰“恐非”。
[5]不可測:生死未明,不敢斷定。
[6]楓林:江南多楓,指李白所在?!冻o?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标P塞:指杜甫所在的秦州。同時在秦州寫的《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其二亦云:“數奇謫關塞?!薄秳e贊上人》又云:“天長關塞寒?!鄙暇渲^李白魂自江南而來,下句謂李白魂又自秦州而返。魂在夜間來去,故云“青”、“黑”。
[7]羅網:法網。羽翼:翅膀。網可羅雀,上用羅網為比,故下用羽翼。二句謂你既陷囹圄,何能往來自由呢?進一步申明“恐非平生魂”句。
[8]“落月”二句:寫夢醒后迷離惝怳的感覺。顏色:指李白的容貌。宋玉《神女賦》:“其始來也,耀乎如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進也,皎若明月舒其光?!?/p>
[9]“水深”二句:是夢醒臨別之際諄諄告誡李白的話,囑他多加小心。波浪闊:指歸途艱險,暗喻政治環(huán)境的險惡。蛟龍:傳說中的一種水生動物,此喻陷害忠良的惡人?!独m(xù)齊諧記》載:漢建武中,長沙人歐回,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即屈原)曰:“吾嘗見祭甚盛,然為蛟龍所苦?!倍旁姳敬?。杜甫《天末懷李白》云:“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庇帧恫灰姟吩娫疲骸笆廊私杂麣ⅲ嵋猹殤z才?!笨梢姸鸥Φ膿氖怯懈鶕摹?/p>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10]。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11]。告歸常侷促[12],苦道來不易[13]: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14]!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15]。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16]。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17]!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18]!
【評析】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而李、杜則不然。這兩位詩壇巨星,始終是相互敬重,情深誼長的。天寶三載四月,杜甫和李白在洛陽初識,一見之下,便成知己。二人同游梁宋、齊魯,“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真是情同手足。四載秋,二人在魯郡東石門一別之后,更是朝思暮想,時時系念。李白詩曰:“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杜甫詩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春日憶李白》)杜詩中涉及李白的多達十五首,對李白的人品、文才更是推崇備至,而殷切思念之情,則充溢于字里行間。杜甫敬重李白,更深知李白。他們之間的友誼,完全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礎之上的?!秹衾畎住范?,集中突出地體現了這一點。李白獲罪系獄并流放夜郎后,在“世人皆欲殺”的情勢下,杜甫并沒有以皇帝的是非為是非,中斷與李白的深厚友誼,更沒有趁人之危落井下石,而是表達了他對李白命運的極大關心和深切思念之情:“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薄叭诡l夢君,情親見君意”。李白實際上是肅宗李亨和永王李璘之間爭權奪利斗爭的犧牲品。李亨是皇帝,大權在握,永王李璘被指斥為“謀反”,李白是從逆犯,自然罪責難逃。其實,李白出于愛國熱忱參加永王幕府,他是無辜的。值得欽敬和贊揚的是,當時身處逆境的杜甫,并沒有迎合肅宗的旨意,看上峰眼色行事,反戈攻擊李白,而是為他辯誣,為他洗冤,為他鳴不平,不但不和李白劃清界限,反而極力贊揚李白,深表同情。“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是對李白不幸遭遇的控訴和對那個迫害人才的社會的抗議。從杜甫對李白的深情厚誼,我們更可看出他那不同流俗兀傲倔強的性格。清人仇兆鰲說得好:“前章說夢處,多涉疑詞;此章說夢處,宛如目擊。形愈疏而情愈篤,千古交情,惟此為至。然非公至性,不能有此至情。非公至文,亦不能寫此至性?!保ā抖旁娫斪ⅰ肪砥撸┬煸龈f得動人:“子美作是詩,腸回九曲,絲絲見血。朋友至情,千載而下,使人心動。”(《說唐詩》卷一)
【注釋】
[10]“浮云”二句:化用《古詩十九首》“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意。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送友人》)的話。游子:指李白。不至,故入夢;久不至,故頻入夢。李、杜于天寶四載(745)在山東分手后一直未再見面。
[11]“三夜”二句:謂一連幾個晚上都夢見李白,足見李白對自己情親意厚。與上首“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是就彼此兩方面來說的,說明兩人相互思念。
[12]告歸:告別。侷促:同“局促”,匆促不安貌。
[13]苦道:苦苦訴說。此下三句即是李白告別時所說的話。
[14]“江湖”二句化用《漢書?賈誼傳》:“若夫經制不定,是猶度江河亡維楫,中流而遇風波,船必覆矣”意。楫:船槳。舟楫:即指船。失墜:船翻落水。
[15]“出門”二句:寫李白告歸時神態(tài),好像辜負了平生壯志似的。搔首:以手撓頭,有所思貌。《詩經?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p>
[16]冠蓋:冠冕和車蓋,借指達官貴人。京華:京城。斯人:這個人,指李白。憔悴:困頓失意貌?!冻o?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倍渖顬槔畎坐Q不平。
[17]孰云:誰說。網恢恢:語本《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恢恢:廣大貌。將老:李白時年五十九,故云。身累:指李白被系獄流放。二句指斥世道不公,為李白鳴冤,故用反詰語氣。
[18]寂寞:指死后無知無為的境界。身后:即死后。二句語本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十五:“千秋萬歲后,榮名安所之?”杜甫《醉時歌》亦云:“德尊一代??部?,名垂萬古知何用!”杜甫認為李白必定名垂萬古,但那是身后之事。言外之意,這與他生前遭遇不是太不相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