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岳廟游記

人間山河:顧頡剛隨筆 作者:顧頡剛 著


東岳廟游記

我近年來為了古史的研究,覺得同時有研究神話的必要。其一,古史的本身本來是神話,至少可以說它是帶著神話性的,所以必得先了解了神話的意義,然后可以了解古史的意義。其二,古代的史書與神話本是一物,后來漸漸的分開來了;分開之后,神話依然發(fā)展,它的深入人心始終和古人的古史觀念一樣,不過因為不見采于史書,仿佛像衰歇似的;我們要了解古代神話的去處,要了解現(xiàn)代神話的由來,應(yīng)當(dāng)對于古今的神話為一貫的研究。

我們要研究古代的神話,有史書、筆記、圖畫、銘刻等等供給材料,要研究現(xiàn)代的神話,有廟宇、塑像、神祇、陽陰生、星相家、燒香人等等供給材料。我對于研究神話的興趣是發(fā)生得很早的,當(dāng)我七八歲時,我的祖父就把新年中懸掛的“神軸”上的神道解釋給我聽,所以我現(xiàn)在對于神道的印象中,還留著神軸的形式。這神軸上,很莊嚴(yán)的玉皇大帝坐在第一級,旁邊立著男的日神,女的月神。很慈祥的觀音菩薩是第二級,旁邊站著很活潑的善財和龍女。黑臉的孔圣人是第三級,旁邊很清俊的顏淵捧著書立著。第四級中的人可多了:有穿樹葉衣服的盤古,有溫雅的文昌帝君,有紅臉的關(guān)老爺,有捧刀的周倉,有風(fēng)流旖旎的八仙,又有很可厭的柳樹精在八仙中混著。第五級為搖鵝毛扇的諸葛亮,捧元寶的五路財神。第六級為執(zhí)令旗的姜太公,弄刀使槍的尉遲敬德和秦叔寶,伴著黑虎的趙玄壇。第七級為歪了頭的申公豹,踏著風(fēng)火輪的哪吒太子,捧著蟾蜍盤笑嘻嘻的和合,瞋目怒發(fā)的四金剛。第八級中是神職最小的了:有老憊的土地公公,有呆坐在井欄上的井泉童子,有替人管家務(wù)的灶君。以上所說,因為純恃記憶,恐不免有許多錯誤(如神的階級應(yīng)當(dāng)和官的階級一樣,分為九等,但這里我只想出八等來),但大概是不錯的。這個神軸的印象在我的腦子里,確是一件很有趣味的東西。那時候聽祖父的講說,似乎覺得天地間的布置非常完美:各種的性格都有,各種的才具都有,各種的面貌也都有,使我對于宇宙的想象有豐富的愉快。后來年紀(jì)大了些,知道這些神名和神跡多半是靠不住的,我們不值得去理會,所以對它漸漸的輕蔑下來。到近來,它的價值我知道了,頗覺得有重新理會的價值了,但又牽于一切的事務(wù),深深感受到時間缺乏的痛苦,只虛存此愿而已。

從上面的一節(jié)話看,我們要對于近代人心目中的神話,作一個粗淺的歷史解釋,是很容易的。我們且把這些神道分作幾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國古代原有的神,如玉皇(即上帝)、日神、月神,以至最末了的土地和灶君。第二部分,是真的人,他們有赫赫的功業(yè)和德行,只因為民眾的崇拜過度,遂把他們神話化了,如姜太公、孔圣人、關(guān)老爺、諸葛亮。第三部分,是本國中邊遠(yuǎn)的民族傳進(jìn)來的,如盤古(這一部分想來還多,只是我們不知道)。第四部分,是隨了佛教而傳進(jìn)來的,如觀音菩薩、哪吒太子、四金剛。第五部分,是本國后起的神,如趙玄壇、和合、申公豹、八仙。我們?nèi)裟茏鲆环敿?xì)的考查,一一尋出他們的出處,再排出他們的先后,真是非常的有趣,真不知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人的古史觀念到怎樣的程度。

道教的經(jīng)典我現(xiàn)在尚未能看,只是從蘇州的玄妙觀、北京的東岳廟領(lǐng)略一個道教的大意。這兩個地方都是神道的總匯處?,F(xiàn)在先說玄妙觀。玄妙觀在蘇州城的中心,是宋朝時造的,占有很大的地方,有兩個大殿,許多廟宇。前面的大殿是三清殿,石筑的露臺擁著七楹的高殿,大有太和殿的氣概。后邊是彌羅寶閣,現(xiàn)在燒了,記得幼時去過,看見七樓七底之中塑著無數(shù)的神像。大殿的東邊,是東岳殿、火神殿、財神殿、三官殿、祖師殿、機(jī)房殿、斗姆宮。大殿的西邊是雷祖殿。大殿的后邊是蓑衣真人殿、李祖師殿,和方丈。這許多殿的里邊,還有無數(shù)小殿,總一個玄妙觀計算,房屋當(dāng)不在三千間以下。我每走過這地,總覺得這是一個宗教史的寶藏,它正候著我們?nèi)グl(fā)掘和研究;只是我太不能干,又沒有空閑,又沒有同志,這個寶藏只是空空地鼓動我的歆羨之心!

北京的東岳廟的規(guī)模固然不能及玄妙觀大,但至少可以說是北京人的迷信的總匯,他們的生活上無論起了何種的不安,或生了何種的要求,都可以到東岳廟里去請求解決。我自從在《歌謠》周刊上發(fā)表了《東岳廟的七十二司》一文之后,總想再到朝陽門外去看一次,做較精密的調(diào)查。陰歷四月二十八日,是神仙生日,沈兼士先生說那天東岳廟有廟會,廟會日子是各殿洞開的,我就和我的同事胡文玉、劉澄清二先生前往參觀。哪知一到廟門口,依然冷清清的,這天并沒有廟會,我們就把殿宇的匾額抄了出來,畫成兩個草圖。于是我知道七十二司的數(shù)目是錯的,應(yīng)當(dāng)是七十六司。于是我可以修正上一次的分類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