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四

古樓河上的星光:拿督許廷炎回憶錄 作者:菲爾 著;菲爾 編


序四

菲爾

中國和馬來西亞是兩個距離不算太遠、在各方面有異同的國家,這是因為馬來西亞有大約七百萬的華人同胞,他們的祖輩都來自中國,也將文化、文學、習俗等通過文字和口耳相傳的方式帶到馬來西亞,在這蕉風椰雨的環(huán)境里扎根、成長。

這一本書,雖然背景是馬來西亞,但處處可見中國的影子。書中的主角拿督許廷炎成長的年代,正是馬來西亞獨立前后。他的父母親、叔伯輩以及好幾名兄長都從中國南來,并在馬來西亞落地生根。雖然他算是馬來西亞華人的第二代,但是他們的家庭跟當時馬來西亞千千萬萬個華人家庭一樣——第一代來自中國,對他們來說,中國才是祖國,馬來西亞只是寄居地,因此,肯定無法避免來自中國的影響?,F在馬來西亞的華裔已發(fā)展到了第三、第四代,在我們的心目中,馬來西亞就是我們的國家,可是基于歷史的因素,我們,尤其是受華文教育的一群華人,對祖籍國——中國,仍有一種不可言喻的親近感。

在中國出版這本書的最大意義,就是帶來了文化交流的機會。因此,我懇切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文化交流大路上的一顆小石頭,讓中國的讀者了解當年我們祖先南來的艱辛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和奮斗。我們的祖輩們當時心向祖國,卻因現實環(huán)境所逼,最后選擇在東南亞扎根。他們當時的心理掙扎,后來的各種不適應和難題,還有至今已過三四代仍要時時面對當政者的懷疑和喊話,被作為政治人物的選票籌碼,咬政策上的各種不公的處境,這一切,是中國國內的讀者們很難設身處地去想象的,但散居東南亞的華人都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承受下來,以非凡的毅力去面對。拿督許廷炎的這一本回憶錄,是他個人的歷史,放在一個時代來看,也許只是其個人的“微歷史”;但對于“中國人下南洋”這段歷史來說,他們如何在這里落地生根、其后代又有什么樣的經歷……這一切也構成了馬來西亞歷史的一部分。這一大部國家歷史不也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微歷史”構成的嗎?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兩國人民的交往方面,若能先有一些認知,事情必定會被處理得更圓融。

謝謝陶然總編輯百忙中為本書的中國版作序。

最后,感謝暨南大學出版社給我們一個機會,將馬來西亞華人的故事帶進中國。

這本書的中國版,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完滿的旅程。

2015年9月15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