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王永德先生
在國難這樣嚴重的時候,哭愛國青年王永德先生的死,實在增加我的無限的悲痛。
永德,江蘇常熟人,七歲進本鄉(xiāng)的梅李小學,十二歲畢業(yè),在原校補習兩年,十五歲考進生活周刊社做練習生(民國18年10月)他為人沉默厚重,常常不聲不響地把所辦的事做得妥妥貼貼。我最初只感覺到他的書法進步得很快,辦事的能力一天天充實起來,不久我便出國視察,和他分別了兩年多。在國外的時候,常常接到他的信,很驚異他的文筆和思想進步得那樣快。去年我回國后創(chuàng)辦《大眾生活》周刊,請他襄助編輯,同時幫助一部分信件的事情。他辦事非常認真負責,把《大眾生活》的事情看作他自己的事情。同時他又不顧勞瘁地參加救國運動。我辦《生活日報星期增刊》的時候,仍請他幫忙,我們總是共同工作到深夜。他在公余,自己不停地研究,該刊五號《怎樣研究時事動態(tài)》一文,就是他做的。他不但辦事得力,思想進步,寫作的能力也有突飛的猛進。我最近請他幫杜重遠先生編了《獄中雜感》一書。這本書我原答應做一篇序文,但是因為忙得不可開交,延擱又延擱,他常常催我,前幾天才寫好付印。本月3日聽說他患傷寒癥在仁濟醫(yī)院,我趕去看他的時候,他已不能認識我,我叫了好幾聲,他才在迷惘中知道是我。在那樣的神志昏迷中,他第一句突然出口的便是“杜先生的書已出版了沒有?”他在那樣苦楚中還流露著這樣負責的精神,我聽著真心如刀割!
我隨請一位西醫(yī)好友去看他,據(jù)說他的病癥雖很危險,脈息還好,還不無希望,不料竟于11月9日的早晨5點半鐘去世。他死的時候才二十歲。人材培養(yǎng)不易,像王永德這樣的人材,不是容易培養(yǎng)成功的,不幸這樣短命,我不僅為私誼哭,實為社會哭。
(原載1936年11月15日上?!渡钚瞧诳返?卷第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