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了嗎
我們喜歡旅游。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喜歡自己開車旅游。
一家四口開著車,從馬里蘭我們的家開到北面的賓州,紐約州,緬因州;開到南部的北卡州、南卡州,一直到佛羅里達州;往西開,往加拿大開。加州太遠開不過去,飛過去租了車仍然是自己開著車旅游。
開車途中孩子們永遠不變的問題是:“我們到了嗎?”下一個到了的地方或是一個旅館,一個落腳地,或是一處名勝古跡,一處著名游樂園。
我于是努力尋找窗外路上的風景,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青青的綠草地上一群奶牛悠然地吃著草,紅瓦白墻的農舍古樸又端莊;看,這一片無邊的向日葵地,燦爛鮮麗的色彩,多像我們欣賞過的一幅油畫;看,那一排高聳山嶺的巨大風輪,正優(yōu)雅而神秘地旋轉著;看,我們腳下的莽莽森林,雄鷹正在翱翔……
在馳過的路途上,有多少窗外風景,自自然然鋪展在你的眼前,美得讓人想停在那兒陶醉,美得讓人想刻記腦中永存,美得讓人難舍,美得讓人難忘。
朋友辛迪早早就告訴我們,她要參加好幾個月之后的半程馬拉松比賽。自從有了這個目標后,我們經(jīng)??匆娫瓉砜傇诩依锔C著不運動,已經(jīng)開始發(fā)福的辛迪,一身運動裝精神煥發(fā)鍛煉的身影。
等到半程馬拉松賽事結束后問辛迪跑得怎么樣,她老實告知我說她還是體質力量不夠火候,后來的路程沒有辦法跑下來,幾乎是走著才到達終點的。“但是幾個月鍛煉下來,我感覺身體好多了,”她高興地補充道,“至少我跑了大半,而且最后慢慢走到了終點?!?/p>
我知道對于辛迪來說,跑半程馬拉松的真正路程,是她前幾個月的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她積極投入鍛煉,選擇一種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享受逐漸改善的身體狀況。那天走到終點或跑到終點,實際上已無關緊要。
難道人生不就是一段旅途嗎?人生有不同的驛站,有著不同的里程碑,上學、畢業(yè)、工作、結婚、孩子。升職……我們有時會問:我們到了嗎?我們到達了我們預期的目的地了嗎?
也許你已經(jīng)到達一站,也許你仍在漫漫行程。你同時要問的另一個問題是:緊急地趕著這一生唯一的旅程,你真正注意過享受過一路風光嗎?
等到站時,激動之后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你深刻懷念的,是路程,而不是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