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 愛

雨中百合般的愛情 作者:蘇七七 著


第一輯

雨中百合般的愛情

TT:

春寒料峭啊,去年冬天一直沒有下雪,過了立春,有一天下雨,下著下著,慢慢變成了雪,漉漉絮絮的,飄了一陣,又漸漸停了。如果在家久坐的話,沒有一個油汀會很冷。喧鬧的寒假過去之后,要漸漸地才能心靜下來看片子或寫點東西。有一天看了一個特別安靜的片子,叫做《其后》,夏目漱石原著,森田芳光在1985年把它拍成了電影。

電影的故事背景在明治時代,主人公叫長井代助,是個富家子弟。父親顯然是經濟轉型期的得益者,而家庭還是舊式的,父親屬守著傳統(tǒng)家長的權威,長兄繼承了父業(yè),父兄在經濟上蔭庇著代助,他帝大文學部畢業(yè),不做什么工作,過著讀書閑居的悠游生活。從普通的角度看,代助與社會、與家庭的關系并不尖銳,他給自己選擇了一個邊緣位置,但并非憤世嫉俗,與家人的關系甚至談得上親密,父親希望他娶一個有恩于長井家的佐助家的小姐,然而代助一再逃避。和他聊天的嫂子問他:“你的意中人是誰呢?”“有一個這樣的女人嗎?”

有的。片子的開頭,就是朋友平岡的一封來信,接著這封信的特寫鏡頭,是一個在晚近的電影中不太經常出現(xiàn)的淡入淡出的鏡頭:一個嫻靜溫柔的美麗女子的面容特寫。(之所以用“晚近”這么個含糊不清的詞,是因為淡入淡出這種剪輯技法,是初期的黑白電影中常會看到的,用在追憶式的插敘里,但這種技法的痕跡過于明顯,在觀眾已經習慣電影的剪接敘事后,就不大常用了?!镀浜蟆菲^鄭而重之地用上一個淡入淡出的鏡頭,對女主人公三千代進行一個展示,卻是一種端莊典雅的用法,既合適這個片子的時代背景,也吻合電影整體的情調。)這個女子叫三千代,在大學時,長井、平岡、管沼是好朋友,三千代是管沼的妹妹,長井與平岡都喜歡上了如同一朵初放的小花般的三千代,長井退出了競爭,三千代嫁給了平岡,遷居大阪。

這就是小說與電影的名字叫《其后》的原因。事情像是已經結束了。但因為平岡的事業(yè)與經濟危機,必須到東京來另謀生路,又出現(xiàn)這些“后來的事”。三年時間,三千代經歷的是孩子流產,家庭負債,自己生病,還有丈夫的暴躁脾氣……“有這樣一個女人嗎?”接著這句問話的下一個鏡頭,是一個小旅館的外景,代助走上樓梯去拜訪朋友,聽到丈夫呵斥妻子的聲音?!猅T,這是一個非常難的愛情故事,因為它是從生活最不堪的那一面開始的,從她要來向他借錢開始。

而在他的回憶里,是雨,橋,橋畔的櫻花。她從橋上走下,他從橋邊的石階迎上。他撐著一把傘,把她接進自己的傘下,而她抱著一捧百合花。兩人隔得那么近。他低頭去聞花,而她看著他低著的頭。在一串輕盈的樂聲中,這段回憶拍得美極了,像是能感受到雨水的清濕,百合花的芬芳,兩個人間深深的,溫柔的,又隨著呼吸心跳在躍動的情意。這種無言中的兩心相知,是世界最美好的事情吧?!欢谶@樣的兩心相知里,兩心相知后,代助卻什么也沒有說,什么也沒有做,而是把三千代讓了出去。這確實是不可理解也不可原諒的。

對于代助來說,逃避是一個習慣動作?就像他逃避家庭,逃避工作一樣,他也逃避愛情?缺乏行動力是知識分子的通病,但對代助來說,問題要更復雜一些,他在自己的逃避上又為自己加了一個道德理由:成全自己的朋友,于是“高尚”地完成自己的逃避。事實上,他的邊緣生活狀態(tài)里也帶著潔身自好的高尚感,這可能在與父兄的關系里還帶了平衡:在仰賴他人與俯視他人中達成一種平衡。在代助的貌似瀟灑的生活表象下,低行動與高道德是相輔相成的,但是三千代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平衡,讓他不能不直面自我,不再用道德來矯飾,而是用行動來救贖。

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依然愛著三千代。三千代恰與他相反,他的瀟灑下面是逃避,她的柔弱下面卻是堅強。三千代依然美,她少女的嬌嫩與天真被生活給磨損了,帶上了痛苦與逆來順受的痕跡,然而她卻還保持著她的明亮的純潔氣息,——她還是一枝百合,在雨水的氣息里開放。

TT,看這個電影時,有些場景拍得非常美,其實場景很簡單,調度也很簡單,但是有一種簡樸而從容的美,又像青橄欖一樣讓人回甘。比如三千代來找代助借錢,兩個人一開始沒有對話,她坐下,他也坐下。她站起來,他也站起來。她顯然是局促的,而他也有內在的緊張。鏡頭很慢地推進,從全景,到中景,因為同時有人物的動作,所以并不感覺鏡頭推得突兀。她在說借錢的事情,沒法面對著他說,而只能面對著鏡頭的方向說,他就那么默默地像是跟在她背后。鏡頭推到她的面部特寫,看她那么柔美的眼睛里滿盛著哀痛,但卻并沒有什么屈辱與怨恨,像是她已經決定承受她的所有命運。這個鏡頭的美,讓人能夠明了深處的愛——而她說借錢的對白時,又響起了雨中百合的那段音樂,這輕輕的音樂就像是有人在同情她,扶著她一樣。也許是導演森田吧。

她第二次來找他是來道謝的,特意梳了一個銀杏髻,婚前與哥哥、哥哥的朋友們一起游玩時的發(fā)型,雨中百合那一幕的發(fā)型。于是那個少女像是又回來了,這一幕用了很多透明的玻璃道具:水杯、水瓶、插花的玻璃皿。她從景深處氣喘吁吁跑向前景,帶著兩枝百合,拿起水杯要喝水,代助把這水喝過了,把水倒了,讓她等等。她卻等不住,從插花的水里舀了一杯喝。這一幕拍得真是玲瓏剔透。樣樣東西,那些透明的、純凈的、美好的東西,圍繞著她的,都是用來襯托她的美。他們站在音樂盒邊聽,又隔得那樣近,呼吸與聞,雙目對視的時候,知道這四年來什么都沒有變過。她走到小桌邊,拿起花問:“為什么呢?”“你不討厭百合花嗎?”“我很遠繞道過來,差點下雨,跑得喘不過氣來。”她要把花擲下,代助搶一步緊接住花,把插著的花扔了,把百合放進玻璃皿里?!麄€電影只有這一小段,對話,動作,像是兩個戀人,有一丁點兒負氣的,拌嘴的,賠不是的意思在里頭。就像是冰山的很小很小的一個角,讓人知道底下有多重多深,而這一個角美得空靈,像是最干凈的玻璃里最干凈的水。在雨天的光里,他們并肩坐著,看著紙窗外的雨,等雨停,或者不是,這個鏡頭把這個段落安靜而完整地收住了。

TT,年青的時候失去一個人,也許并不明白自己失去的是什么,而當這個人回來了卻又回不來時,才明白自己的過錯。在《其后》里,愛情帶來的是自省,代助正視自己優(yōu)游的生活其實多么無力,沒有一個經濟與精神上同樣獨立的自我,談不上對愛情的承擔。但他終于走出了一步又一步:他向三千代說出了自己的愛,并也告訴了平岡他與三千代之間的感情,他拒絕了家里要求的婚事,家里不再蔭庇愛上一個“有夫之婦”的他,他離開了家——電影的最后是代助一個人走著的背影。茫茫霧中一個人的背影,在電影中出現(xiàn)了好幾次,這一次也并不知道三千代的病能不能好,他們能不能真正走到一起, 電影并沒有結局。

美好的結局是很渺茫的,但可能有。這就是《其后》的意義吧。從認識自我到付諸行動,是很容易總結的知識分子的自我成長,語言總是容易的。但要語言極其美,卻也并不容易,并且讓人動容動心,《其后》的電影語言之美,才是它真正的意義吧?

寫到這里。

七七,
一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