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浪跡川江

史海遠航:章開沅傳 作者:劉莉 著


3、浪跡川江

1941年“皖南事變”以后,國民黨政府加強對各級學校的控制,九中校園也橫遭憲兵、特務(wù)、三青團的監(jiān)視,學生中不滿情緒高漲,多次掀起學潮,一股緊張、喧嚷的氣氛驅(qū)走了往日的寧靜與平和。新任校長邵華的到來更是加劇了校園的騷動與不安。邵華原任八中校長,是國民黨中委,與地方軍隊、警察、憲兵和特務(wù)均有聯(lián)系。為樹立威信,他經(jīng)常大白天身著睡衣,帶著隨從在校園里耀武揚威。邵華還在暑期辦學習班,教官可以隨便毆打?qū)W生,特別是極端仇視多次掀起學潮的高一分部學生。章開沅一直循規(guī)蹈矩地用心讀書,對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并無多少了解,但卻未能幸免于難。

1943年春,章開沅正讀高三上。有一天,教授世界近代史課程的高一分部訓育主任魏老師一反常態(tài),沒有正式講課,而是拖長腔調(diào)大聲宣讀章開沅的一篇周記。這個魏老師非常崇拜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經(jīng)常出其不意地對學生使用一些“鐵血手腕”。宣讀完畢后,他“鐵腕”一揮,對章開沅厲聲呵斥道:“你認為這里不自由嗎?你要自由,什么地方自由?到莫斯科去!”章開沅惶然不知其意,因為他的周記無非是模仿魯迅的某篇散文,描寫了一群白鴿不顧某些人的驅(qū)趕仍舊快樂遨游于晴空,把悠揚的鴿鈴聲灑布人間,絲毫沒有觸及時政之意,況且他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國共之爭。他剛為自己辯護了幾句,班長就起來揭發(fā)他對黨國不忠不滿的“罪狀”?!坝又铮位紵o辭?”章開沅憤極以致語塞,這更使得鬧事者認為他已“伏罪”。學期末,章開沅被勒令退學。原來,學校早就開始注意他。高一分部的一些進步學生不滿學校現(xiàn)狀和時政,開辟了一個墻報專欄,常借用文字或漫畫來宣泄心中的憤慨。章開沅因文筆冷峭,在同學中享有“小魯迅”的美名,常受邀為他們寫點雜文,畫點漫畫。他曾經(jīng)畫過兩幅漫畫,一幅為一個戴著眼鏡的教務(wù)主任,兇神惡煞地抱著很多書,書堆下是一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瘦小學生,意在批評學校教務(wù)處施加于學生的課業(yè)之重;另外,針對當時糧食緊張,學生經(jīng)常吃不飽而出現(xiàn)搶飯的情形,他畫了一幅學生蜂擁而上搶稀飯的場景。在當時的政治高壓氣氛下,這種對校方的諷喻自然逃不過特務(wù)們的懷疑。此外,章開沅經(jīng)過冷靜分析而恍然大悟:原來此乃班長一手“炒作”,他是剛發(fā)展的三青團員,因急于立功而把自己當成犧牲品。

就這樣,美好的中學生活戛然而止,連一紙肄業(yè)證書都沒有。衣食住完全無著落的章開沅,不知何去何從。父母早已迫于生計而遠離重慶,到江西再就業(yè)以后,由于戰(zhàn)爭阻隔,已經(jīng)與子女失去書信聯(lián)系。萬般無奈之下,他只有投奔正在重慶讀藥專的大哥開平,但開平也是靠“貸金”度日,難以供養(yǎng)衣食無著的弟弟。幸得開平的一個同學熱心相助,不僅把宿舍床鋪讓給了章開沅,還和開平想方設(shè)法讓他在大食堂“蹭飯”。白天,開平和同學都去上課,章開沅無所事事,就翻閱大哥書架上的書籍。讓他獲益最大的是大哥珍藏的多卷本中國繪畫史,每一幅畫不僅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nèi)涵,還體現(xiàn)了畫家崇高的品格與意境。這些作品及其解說深深感染了章開沅,他后來回憶說:“正是這些書填補了我精神上的空虛,使我從一個浮躁淺薄的少年逐漸成熟起來,開始用較為深沉的理性眼光來觀察人生與社會?!?/p>

1943年9月,為解決弟弟的生計問題,大哥設(shè)法幫章開沅進入重慶鄉(xiāng)間一所專門收容淪陷區(qū)難民學生的兩年制計政人員專修班學會計。期間,除了聽課,大部分時間靠自學。章開沅在課余認真閱讀了一些會計學、統(tǒng)計學、貨幣學、銀行學的書籍,但更感興趣的還是閱讀19世紀俄國作家高爾基、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經(jīng)典文學名著。其中,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使他對人道主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高爾基的三部曲給予他應(yīng)付困苦、排除迷茫的精神力量。最幸運的是,他在這里竟然遇到了后來的哲學家楊榮國,當時楊老師主講的卻是世界經(jīng)濟史,章開沅認真聽課記筆記,收益頗豐。卻不料,無妄之災(zāi)第二次來臨。有一天軍訓時,素有惡名的教官對學生訓話說:“我只要下口令‘齊步走’,你們就是走到水坑掉下去也得服從命令!”從小就繼承了母親批判精神的章開沅當面頂撞了他。不久一次做早操時,教官故意找茬,粗暴地踢了章開沅一腳,章開沅不堪其辱,在全校學生面前批評教官對女生作風不正,對男生管制蠻橫。教官顏面掃地,氣憤至極,厲斥章開沅思想不純,并趁第二天其他同學上課時偷偷堵住他,嚴令他立刻離開學校。就這樣,就讀未滿一年的章開沅再次被學校開除。事發(fā)突然,他什么都沒來得及帶,連一套換洗衣服都沒有,書籍和紙筆都留在學校。為了不再次連累大哥,他獨自浪跡川江。

九中同學馬肇新知悉章開沅走投無路,千方百計聯(lián)絡(luò)到一個木船老板,讓章開沅到他船上打工。木船老板本不另需幫手,而且章開沅從未干過苦力活,并不是一個得力的船工。但經(jīng)過馬肇新多番解釋后,心地善良且同為逃難“下江人”的老板迅速對章開沅產(chǎn)生同情,不但收留了他,還勸慰他說:“人的一生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困難只是暫時的。你放心,到我這后,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你能做多少,就算多少?!闭麻_沅深受感動,決心以勤苦勞作回報老板。

這條船主要是在重慶、瀘縣之間運送大米,所經(jīng)過的那一段川江水路多有險灘、暗礁,還有很多洶涌彎曲的渦流,船工隨時面臨葬身江底的危險。但迫于生計,同時也為了完成保證戰(zhàn)時糧食供應(yīng)的緊急任務(wù),船工們每天清晨都準時迎風劈浪出船,而且在艱險的勞動中精誠團結(jié),結(jié)下生死友情。有一次船逆流而上,遇到大風,帆桅折斷,眼看就要翻沉,領(lǐng)唱川江號子的船工高聲唱起來,全船人頓時精神振奮,奮力與命運抗爭,最終化險為夷。船工的精神激勵著章開沅同惡劣的環(huán)境作斗爭,他什么都做,懸崖陡壁上拉纖繩、赤身露體下寒水推船、幫伙夫生火做飯……最讓他刻骨銘心的是逆水逆風拉纖前行,肩上每每會留下繩子勒過的深深印跡,但劃破長空的嘹亮川江號子、悲喜交集的民間歌謠,還有眾多船工的粗獷豪放,都緩解了勞累之苦與思鄉(xiāng)之情。章開沅最敬重那位老舵手,船上人員稱他為“駕長”。老人在江上掌舵幾十年,技能嫻熟,經(jīng)驗豐富,無須借助任何儀器,僅憑船在川江險灘中逆流而上觀察江面的水花,就能判斷出江底的深淺,而且諳熟河床所有的地形和江上的拐角及險灘,每遇渦流暗礁時能沉著冷靜地避開,確保全船人員和貨物的安全到達。悶熱的夏夜,章開沅會露天臥在船尾,聽老舵手講自己的人生閱歷,他從這位善良長者身上領(lǐng)悟到另一種做人和做事的道理:無論做什么樣的工作都要兢兢業(yè)業(yè);對乘上自己這艘船的人,要保證他們的生命和運輸安全。多年以后回憶這段川江航行,從來沒有攻讀博士學位的章開沅,總是說自己讀的是“長江大學”,老舵手就是自己的“人生博導(dǎo)”。

在艱苦的流浪歲月里,讓章開沅稍得寬慰的是所學會計技能派上了用場。有一次,木船運糧到瀘縣,當?shù)丶Z食倉庫主任請章開沅幫忙制作賬務(wù)報表,要求他一天之內(nèi)完成。殊不知,這點活對學過會計的章開沅來說倒是輕而易舉,不到半天就完成了。主任也是從江浙一帶逃難到四川的,所以對章開沅特別親切,中午炒了幾盤好菜,邀請他喝酒,這是章開沅第一次獨自享受尊貴客人的禮遇。但這段時間最大的痛苦是無書可讀,而且也并不具備讀書的時間與條件。船上僅有的讀物是別人拋棄的兩張舊報,他每天得空就看,從頭版頭條讀到末版末條,連每則廣告也逐字逐句琢磨,以致有的船工以為他得了神經(jīng)病。崢嶸歲月稠,章開沅晚年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倒是頗為欣慰:“我是較早利用廣告來研究歷史的,在撰寫《辛亥革命與江浙資產(chǎn)階級》一文時,我充分利用了若干廣告,說不定正得益于川江浪跡?!?/p>

1944年秋冬之間,章開沅隨船回到重慶,停泊朝天門碼頭時,被焦急萬分的三哥開誠尋獲。原來,遠在江西的父母已經(jīng)得知他失學流浪之事,唯恐他消極沉淪或?qū)ざ桃?,要求兄長多方尋覓。其實,章開沅早已繼承了母親的剛毅,被開除時不愿委曲求全,更不愿連累家人,獨自默默承受著折辱和凄楚。正如他后來回憶這些經(jīng)歷所說:“我就像魯迅著作里描述的森林里的狼,受傷之后,獨自到森林里舔吮自己的傷口?!爆F(xiàn)今已93歲的大哥開平每每憶起弟弟的這段流浪生活,不無慨嘆地夸獎弟弟的堅強。

1944年兄弟團聚后合影(前排左起為三哥開誠和小叔祖父,后排左起為大哥開平和章開沅)

社會猶如一本大書,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泉源,章開沅從這段浪跡社會底層的經(jīng)歷收獲不少社會閱歷,也使得他后來成為歷史學者后更具社會真實感。大哥的同學、馬肇新、木船老板的慷慨相助,使他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人間的真情;船工們的忠于職守以及對艱難險阻的克服,促使他此后更為勇敢地承受人生中的各種磨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