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韜光養(yǎng)晦而后發(fā)制人 (1)

劉邦的天下謀略 作者:東雄


在分封問題上,楚懷王顯然已經(jīng)得罪了項羽,所以項羽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將楚懷王封為義帝,實際上已把楚懷王完全架空。

秦王朝滅亡后,楚懷王是名義上的天下最高領(lǐng)袖,當然也是項羽的上級,但項羽卻從來沒把這個“上級”放在眼里過。早在巨鹿之戰(zhàn)前,項羽誅殺了宋義,奪得軍權(quán)后,就曾半強迫式地要求楚懷王承認自己為北征軍統(tǒng)帥。雖然楚懷王迫于項羽的實力,不得不承認了他的北征軍統(tǒng)帥地位,但自那時候起,楚懷王就開始對項羽不滿了。

火燒咸陽后,當項羽派人向楚懷王請示怎樣安排劉邦的職位時,楚懷王竟只吐出兩個字“如約”,也就是要項羽遵照早先他與眾將的約定,由先入關(guān)中的劉邦出任關(guān)中之王。

項羽對楚懷王對劉邦的“偏袒”很不滿,便暴跳如雷,想把楚懷王廢掉,幸虧亞父范增苦苦哀勸,讓他以大局為重,別再做傻事,項羽才沒有付諸行動。但這口氣畢竟難以咽下去。想了想,項羽召開了一個諸侯王會議,在會上,項羽對諸侯們說:“楚懷王是由我們項家軍團擁立的,但擁立后他的所作所為卻讓我們失望,他已經(jīng)沒有資格再向天下發(fā)號施令了。據(jù)我所知,楚懷王雖沒有功勞,但他畢竟也沒有做過真正的壞事,所以我建議,看在他是楚國王室的真正后裔份上,將他尊為義帝,但王室要遷至長江上游原楚國王室一帶。”

于是,項羽將義帝遷居于長江上游,建都于現(xiàn)在的郴縣,將他架空。這樣項羽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擺布劉邦等諸侯了。

倘若按照原先項羽和楚懷王的約定,立劉邦為關(guān)中之王,以劉邦在關(guān)中的形象和能力,無疑是養(yǎng)虎為患。但如果不給劉邦較大的封國,又顯出項羽有意壓制劉邦,被天下人恥笑。

在范增的周密策劃下,項羽把劉邦封到了巴蜀、漢中。巴蜀、漢中,名義上屬于關(guān)中之地,但由于交通阻隔,算不上好地域。盡管這樣,這兒畢竟是關(guān)中的轄地,這樣的分封結(jié)果也堵住了別人的嘴,“先入關(guān)中可為關(guān)中之王”也算落到了實處,誰還敢在背后說三道四。

巴在今天的重慶一帶,秦漢之際,這兒由山地民族的巴人所統(tǒng)轄,蜀在今天的成都一帶。由蜀中進入關(guān)中,一定要經(jīng)過漢中。漢中是塊盆地,和關(guān)中之間有山勢險要的秦嶺阻隔,所以古人才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感嘆。

巴蜀、漢中是個囚禁劉邦的天然囚籠。進了這個地方,即使劉邦再有本領(lǐng),也不會有所作為。

說到自己被分封為漢王,劉邦當初也很高興,但當他得知他的轄地是在鳥不拉屎的巴蜀、漢中時,便憤怒不已。

巴蜀之地,一直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被封到了那個鬼地方,就意味著與世隔絕了,還有什么前途?因此,劉邦又走入了另一個死胡同,整天心灰意冷,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一向樂觀的劉邦,長這么大,這么悲觀絕望、聽天由命,大家還是頭一次見到。于是,張良、蕭何等人前去規(guī)勸劉邦。

蕭何對劉邦說:“能夠承受別人給予的巨大恥辱,卻建立了萬乘之國,這是商湯和周武王給我們做出的榜樣。臣希望您能在漢中先建立政權(quán),招募賢人,并建立人民對王朝的信心;待完全穩(wěn)定巴蜀后,再反過來收服關(guān)中的三個秦將統(tǒng)轄的國度,有這樣的實力后,再來和項羽爭奪天下,就一定能夠成功了,您又何必為眼前的這點得失而悲觀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