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容忍即自由”思想的解讀(2)

容忍即自由:胡適的政治思想歷程 作者:李建軍


胡適的《容忍與自由》一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毛子水是胡適的學(xué)生,也被認為是最了解胡適思想的人??戳撕m的文章,毛子水寫了《“容忍與自由”書后》一文,試圖全面“申明”胡適的這一思想。在這篇文章里,毛子水說,“自由”固然是人類文化史上最可寶貴的東西,容忍別人的自由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修養(yǎng)。但是,一般人卻很難達到“無偏、無黨、無固、無我”的“四無”境地,他需要人們極艱苦的“克己”的功夫和養(yǎng)成“守法”的習(xí)慣,這就是“容忍”。

殷海光在《胡適論“容忍與自由”讀后》中也對胡適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的解讀。他說,胡適的“這篇文章是近四十年來中國思想上的一個偉大的文獻。這篇文章底義蘊是中國人應(yīng)走的大方向的指南針”。殷海光認為,“容忍”無疑是解決中國問題在心理狀態(tài)方面的基本鑰匙。同時,殷海光也指出,容忍必須是普遍的,不可有例外。一有例外,不容忍的“精神”就會從這個缺口擠出去,成為迫害異己的“大道理”,造成全面的不容忍。同時,殷海光也認為,同樣是容忍,要求別人對自己容忍易,要求自己對別人容忍難;同樣是容忍,無權(quán)無勢的人易,有權(quán)有勢的人難:無權(quán)無勢的人較易對人容忍,有權(quán)有勢的人頤指氣使慣了,他言欲為無窮則,行欲為后世法,到了現(xiàn)代更變?yōu)?ldquo;主義”等類“絕對真理”的化身。要這類人士學(xué)習(xí)容忍,真比纜繩穿過針孔更難。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最后,殷海光又為胡適留下了個問題。他說,適之先生是歷史大家。他一定知道,就咱們中國而論,自古至今,容忍的總是老百姓,被容忍的總是統(tǒng)治者。我們依據(jù)經(jīng)驗事實,認為適之先生要提倡容忍的話,還得多多向這類人士說法,還應(yīng)以使千千萬萬人不因任何“思想問題”而遭監(jiān)禁甚至殺害為己任。

為了說明自己的思想,同時也是為了回答殷海光的上述問題。1959年11月20日,在《自由中國》10周年紀念會上,胡適又作了《容忍與自由》的演講。在這篇演講里,胡適闡明了他寫《容忍與自由》一文的初衷,并回答了殷海光的問題。他說,他之所以在那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一方面實在是為了對“我們自己”說話,一方面也是為了對政府、對社會上有力量的人說話,總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雙方面的事。一方面我們運用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時候,應(yīng)該有一種容忍的態(tài)度;同時政府或社會上有勢力的人,也應(yīng)該有一種容忍的態(tài)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