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年,慧遠已經(jīng)68歲了,須發(fā)斑白,但精神還是異常健旺。
多年來,慧遠專修凈土?;圻h相信神不滅,由神不滅產(chǎn)生三世因果論,也就是因果報應。以為要脫離生死之苦,只有凈土的地方無限圣妙。結社就是凡社員都要修凈土。大家在一塊念阿彌陀佛,效果顯著些。
七月二十八日,很炎熱的時節(jié),但廬山很涼爽?;圻h很興奮,東林寺舉行結社了。這是個大事,也是中國佛教界第一次結社。
眾人在般若臺精舍阿彌陀佛像前站定,由慧遠帶領,慧遠身著嶄新緇色袈裟,恭敬焚香禮佛,接著一一焚香禮佛,然后由弟子劉遺民讀《西方發(fā)愿文》。文章是劉遺民起草的,他聲音響亮。發(fā)愿文是教徒們發(fā)誓愿的文字,表示自己的決心。
讀畢,大家發(fā)誓相互提攜,共登西方神界。史稱這次廬山集結為“白蓮社”或“蓮社”,是為中國凈土宗的開始。東林寺遂成為凈土宗的祖庭。
后來劉遺民授令為此次立社著文銘石,他首先記敘了這次立社的經(jīng)過和盛況,“法師釋慧遠貞感幽奧,宿懷特發(fā),乃延命同志,息心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廬山之陰,般若臺精舍阿彌陀像前。率以香華,敬薦而誓焉……”
首次結社,不會有很隆重的儀式和綱領,但還是鄭重嚴肅的。幾次說到“同志”,可見志向。當然不是生的志向,而是死的志向。卻也離不開生。生前要每天念南無阿彌陀佛,據(jù)說因為簡便,信的人很多。
隋唐時期,佛教鼎盛,分為八大宗派,雖修持法門不同,但都想到美好的世界去。有叫善導的高僧真正創(chuàng)立了凈土宗。9世紀,日本僧圓仁來華學習,傳到了日本,后來也有了凈土宗。
據(jù)說兩個有名的大詩人沒有參加結社。陶淵明是不愿參加。他不信神。
喜歡穿木屐上山并去掉前齒的謝靈運,和陶淵明正相反,想入而不讓入?;圻h說他心太雜,意思是不夠純潔,大約是靈運對仕途還沒有看透徹。靈運有部很美的大胡子,喜山愛水,山水詩極為空靈。有說受了佛、道兩家影響,也許佛家的影響大些。他49歲在廣州被殺時,還要當?shù)厮聫R收藏他的胡子。